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西北山区聚居着汉、壮、苗、瑶、侗等众多民族,他们居住在被称为"干栏"的民居建筑中,这些建筑具有自然环境之美、村寨聚落之美、外在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装饰之美、生活色彩之美、崇信之美,揭示"干栏"民居建筑特殊的美学现象,有利于加强和促进民族地区建筑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宏波 《奋斗》2012,(10):62-63
在历史中寻找城市的发展脉络,记下在城市的发展中“几乎囊括了人类所关注事物的全部”(意大利建筑史家布鲁诺·赛维语)的建筑,这是对于城市文明的延续,也是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珍惜文化遗产和不断地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仇伟 《世纪桥》2004,(6):16-17
建筑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集中了历史上各族人民的创造才能,体现了人类共同创造历史的智慧结晶。哈尔滨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爆发"起来的新兴国际化城市,在短短的时期内,它汇集了十几个民族,这些民族带来的东西方建筑文化的优秀成果,交汇展现在哈尔滨。在这些光辉灿烂的世界建筑文化遗产中,颐园街  相似文献   

4.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世世代代居住着苗、布依、侗、彝、水、瑶、仡佬等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建筑文化,其中苗、布依和侗族民居堪称贵州这个建筑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苗族民居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跨境民族。我国是苗族的发祥地,贵州是其主要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保护是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或者潜在的文化遗产问题,协调人类和文化遗产的关系,保护和改善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生存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以下简称文保)[1]。公众参与是文保发展的重要趋势。学者张国超[2]在《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文保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指  相似文献   

6.
叶辉  陈毛应  叶福明 《党建》2010,(1):39-40
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连绵不绝的竹海,漫山遍野的树林,清澈的溪流,古朴的民居,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浙江省安吉县已成为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相似文献   

7.
《红岩春秋》2014,(9):78-78
重庆学者何智亚长期致力于巴蜀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历时数年,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资料搜集,用29W文字和708幅照片记录了巴渝传统建筑中的50所私家居住宅第、祠堂以及碉楼建筑。不仅从建筑的角度剖析了它们的结构和风格,还从历史和人的角度,介绍了民居主人家族的命运以及民居建筑所经历的一些故事、本书文字通俗,图片精美,具有较高的建筑、文化、美学和乡土旅游导引价值,  相似文献   

8.
温州楠溪江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古村落民居的文化是建立在民居物质建筑基础上的精神属性总和的反映。温州楠溪江古村落民居数量多而且保存完整 ,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这不仅体现了精致而富有诗意的独特的生存环境 ,而且反映了先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整体形态、思维方式及居住功能等充分认识。本文从文化功能和价值角度 ,对楠溪江古村落民居的人文资源进行分析 ,来揭示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只有深入认识以山水为纽带的自然艺术文脉 ,才能有利于楠溪江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升华 ,进而展示山水资源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指导精神,本文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处理好几种关系中做好保护工作的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F0004-F0004
蕲春县管窑镇人杰地灵,风景秀美,是著名的鄂东陶都发源地,陶瓷生产从宋朝开始,手工陶瓷制作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镇的南征中学创建于1972年,原名“赤西高中”,是一所发展中的乡镇级重点中学。学校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静,布局错落有致,配套设施齐全,校风学风纯正。  相似文献   

11.
<正>清泉乡位于乌江边上,地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过去叫清溪场,始建于清初,在清咸丰年至民国时期,是生漆交易的重要集市。民国24年,成立清溪乡。1980年地名普查中,因清溪在地区内有重名,故更名清泉。清泉乡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街上民居多为清末至民国时期所建,石板老街有近1公里。由于乌江岸线陡峭,江边建筑多为干栏式民居。沿石阶上到正街,房屋毗邻而建。由于地势狭窄,部分民居从空中挑出,用立柱支撑,架于石板路之上,形成骑楼式建筑。  相似文献   

12.
霍胜男 《世纪桥》2009,(11):51-52
建筑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的文化综合体,是历史长河中不灭的记忆,对于它,我们要学会欣赏和保护。文中提出建筑了形式美、意象美、社会美几项建筑欣赏的方面,并力求通过对这几方面的讨论使欣赏者或者说社会大众都能够充分的读懂建筑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建筑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社会物质与精神现象,"集中地表现了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全部人类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从各种形式的劳动生产、生活、社会结构、思想文化到变革社会的现实的政治活动,无一不包容在内"。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镇宁、关岭、紫云以及贵阳、六盘水周边地区的布依族民居建筑,既是当地民族文化的活态载体,也是构成整个村寨聚落的基本单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布依族的历史起源、地方特征、生产方式、生活状态、图腾崇拜、礼仪习俗、居住模式、伦理制度、家庭结构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4.
马平 《实践》2006,(9):18-19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多样性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多样性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不应坐视它的衰落、消解与消亡,而要积极地推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正3月,春光普照。小青瓦、坡屋面、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三合院、白粉墙。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别致。"这是黔北民居‘七要素’,源于传统的木房结构,还吸收了巴蜀建筑文化元素。"在湄潭县鱼泉街道办新石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杨成溢的眼中,黔北民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群众的集体智慧。龙凤村田家沟是黔北民居示范  相似文献   

16.
周必素 《当代贵州》2009,(18):44-4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延年益寿”?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传承性”、的关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其“生命力”“流变性”的特性。处理好保护和利用,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7.
在从江县这片324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24.6万人。各民族人民群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积淀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为人类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有风格独特的民族建筑,有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有优美动听的民族歌舞,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遗产资源,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逐步创造、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遗存和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前者为文物,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种;后者可分为宗教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节日文化、曲艺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黎平会议会址是晚清修建的民居建筑,这所普通的民房,因“黎平会议”而成为重要革命文物。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的二郎坡,它是晚清修建的民居建筑,两端有高大的封火墙,房屋面宽五间。正中有一座门楼,两边为铺面,当年是胡荣顺商号。走进门楼,里面是一个大院,有9个大小不同的天井,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  相似文献   

20.
初次看到,在贵州古代建筑和传统民居上用石灰雕塑白菜、南瓜之类的造型,试想建筑物与白菜、南瓜,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这些建筑却形成了贵州别具一格的"菜文化"、"瓜文化",颇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