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阳军区富裕农副业基地机务队长李怀庆,敦厚朴实,一口浓郁的胶东腔,19岁入伍来到“北大荒”,他一干就是18年,成了一名精通农耕的现代版的“耕田好把式”。  相似文献   

2.
陈云莲的新“外号”○常江苏宇恒以“陈辣椒”、“陈调度”、“陈民政”三个外号享誉全省的榆树市太安乡农民党员陈云莲,成绩面前不歇脚,近两年又创出了三个新外号:“陈经理”、“陈顾问”、“陈教授”。陈经理随着“陈辣椒”知名度的迅速提高,陈云莲的“业务量”也迅...  相似文献   

3.
以“陈辣椒、陈调度、陈民政”三个外号享誉省内外的榆树市太安乡农民党员陈云莲,现已成为榆树市著名的民营企业——吉林省双联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几年来,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陈云莲一直不歇脚、不松劲,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努力增加“三个外号”的新内涵,强化“三  相似文献   

4.
原国防科大校长陈启智教授见证了“哈军工”的发展历程,对“哈军工”的精神,对“哈军工”的传统理解颇为透彻,感悟颇为深刻。在“哈军工”———国防科大建立50周年前夕,记者敲开了陈启智的家门,聆听他对“哈军工”传统的独特感悟。陈启智坦率、严谨的谈吐展示了他永不褪色的军人风采。与他这样睿智的学者交谈,确实是一件相当愉快的事。陈启智开门见山地说:“哈军工”的优良传统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其中,有两个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一个是毛泽东主席颁发的训词。1953年8月26日,毛泽东主席为“哈军工”颁发了训词。9月1日,时任中央军委副…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13,(2):8-9
牢牢牵住农业现代化的“牛鼻子” “两头跑,饿不死,吃不饱!”这句流传在开县农村的口头禅,是温泉镇东坪村农民工陈永中的真实写照。“在农村,种水稻、小麦,收入仅够维持温饱。”陈永中说。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12):67-67
教育 老张:“李所长,东边市场上有两个走私烟贩子,你看怎么办?” 李所长说:“抓起来。” 老张:“听说有一个是陈局长的儿子。” 李所长:“陈局长?那就算了!陈局长那么大的本事都没把自己的儿子教育好,我一个小小的派出所所长,能教育好吗?”  相似文献   

7.
“陈厂长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陈长厂的关心,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是陈厂长把我带进厂,我的生活才有了很好的着落!”这是我们在成都市金牛区的一家残疾人福利企业——白马印刷厂走访时,听剑的残疾职工的肺腑之言。一个名叫彭茂竹的聋哑职工在一首诗中还亲切地称陈厂长为“厂长妈妈”。  相似文献   

8.
陈胜,字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史记·陈涉世家》中对他有两段精彩的描写。一段是: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相似文献   

9.
高翠 《党史纵横》2009,(8):52-54
陈纳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美国空军将领。抗日战争时期,陈纳德率领飞虎队配合国民党军在空中与日本法西斯作战,与蒋介石结下深交。中国内战爆发后,再次来华的陈纳德站在蒋介石一方,积极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在蒋介石败亡台湾之时,陈纳德继续支持蒋介石。为了防止“两航”飞机落入中国共产党的手中,陈纳德积极争取美国政府的支持,并最终争得了“两航”的飞机财产。  相似文献   

10.
1919年陈独秀被捕,陈的潜意识里有“坐牢情结”,因为在他看来,仗剑拯民于水火,就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有一件事让陈独秀颇感意外。当时自陈入狱后,各阶层各行各业营救陈独秀成为全国性的浪潮。有两个人也站出来,让陈独秀没有想到。这两个人是反对白话文的桐城派古文家马通伯、姚叔节,两人均思想守旧,当初恨不得刨陈的祖坟,而此刻却为他说话。认为陈“所著言论或不无迂直之处。然其学问人品亦尚为士林所推许”。  相似文献   

11.
冉彪 《当代党员》2006,(9):46-47
今年5月,留学新西兰的黄晓浒又一次回重庆探亲。来到母校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那天,正逢实验一小陈蓓蓓参加师德师风片区演讲,一位不知情的同事问陈蓓蓓:“你的儿子长得真帅。”陈蓓蓓自豪地同答:“是的。”当陈倍蓓站在台上,讲到她的学生黄晓浒刚从新西兰回来.今天也来到会场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2.
194 0年 3月 ,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考察和慰问。福建民众闻悉乡贤返国 ,“莫不如大旱望云霓般的冀望陈先生早日莅临”。9月 2 4日 ,一路风尘的陈嘉庚率南侨总会常委侯西反、秘书李铁民轻装简从 ,由浙江龙泉入闽 ,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陈先生 ,我奉省府陈主席之命 ,特来接应先生入境。”福建省政府秘书处侨务科科长陈延进率卫士2 0多人列队迎候。“兄弟回闽前已电请陈主席 ,值此国难期间 ,毋须迎待之烦 ,可你们礼仪这般隆重 ,使庚深感不安。”虽辗转跋涉 ,陈嘉庚犹无倦色 ,与欢迎者握手为礼。“陈先生十多年没…  相似文献   

13.
“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那冷峻峭拔的青松,正是抗联名将陈翰章刚直豪迈、不畏艰难、英气勃发的英雄形象最好的代言。  相似文献   

14.
“我生在老官陈,长在老官陈,我就要为老官陈的群众办点实事。”这是陈青刚在担仟老官陈村党支部书记时说的话。17年来,他脚踏实地、心系群众,一直在默默无闻地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相似文献   

15.
革命人物     
方尔灏方尔灏,化名一号、方号、方草等,一九○四年出生于福州北门后街,祖籍浙江绍兴。十五岁进杨光中学修法语,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陈任民组织的福州学生运动。后转学省立二中,与陈任民等发起组织“民社”,“工学社”,团结进步青年学生,学  相似文献   

16.
李海钦 《当代贵州》2022,(46):58-59
<正>陈国能在企业工作17年后,毅然决定投身职业教育事业。进入学校以后,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企业工作实际和教育教学相结合,积极推进“三教”改革育人模式,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建设获“重要贡献奖”。步入社会25年,陈国能扮演过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造访“陈老总”──记饰演陈毅同志的特型演员刘锡田本刊记者段永刚在共和国十大元帅中,陈毅元帅的性格特色极富魅力;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陈老总是位说不尽的传奇伟人。逝者如斯,陈老总早已作古,然而陈老总的风采却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从银幕上、电视屏幕上,人们在...  相似文献   

18.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训慈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史学家、图书馆事业家,他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我们从“爱中国、表乡贤、史学建树、图书馆事业”四个方面来论述陈训慈先生爱国的一生,以此纪念陈先生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月,“红椒”种植专家、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王庙村农民陈家珍被党组织确定为预备党员。消息传来,熟悉他的人都替他高兴,陈家珍自己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