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通常是用西方形而上学的观念来看待老子的“道”,要么认为“道”是精神的存在,要么认为“道”是物质的存在。然而老子并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去探究世界是由物质还是由精神所构成,而是思考存在的意义问题。“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而是指“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道”所蕴含的“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是“众妙之门”,天地万物由此而生,故老子以“道”这种“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作为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在“道”的“有”与“无”矛盾转化中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老子“道”的本体论显示了东方形而上学不同与西方形而上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程 《人民论坛》2012,(35):198-199
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实现的前提,也是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老子《道德经》中就有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老子认为,和谐社会主要取决于执政者。如果执政者能具有道的品质,实现无为而治,并能得到百姓信赖和拥护,那么社会就必然走向和谐。老子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梅 《求索》2013,(4):117-119
"生道"思想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之说的一系列理论建构的总称。早期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在阐释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主张"生"、"道"合一,赋予"道"以"精"、"气"、"神"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并提出"太上老君"的概念,奉行"信道守诫"的宗教戒律思想,力证道教长生成仙之可能性与可行性,最终使老子自然之"道"转变为宗教神学化的长生久视之"道",为道教生命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老子对"道"进行了三级区分:有、无的区分是初级区分,这种区分探讨的是事物成其为事物的依据和本源;一、二的区分是次级区分,它要求从正、反两个方面考察一个问题,从而得出肯定与否定的结论;二、三的区分是三级区分,它探讨的是二者之间的边缘与边界。初级的区分是本源的区分,次级的区分是哲学的区分,深层次的区分是美学的区分。  相似文献   

5.
人的问题一直被视为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从古希腊哲学到中国哲学,对人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主题。从西方思想中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到中国思想中的"人是万物之灵",人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者。海德格尔认为"人已经不是理性的动物,但尚未成为能死者",人居住在大地上,与天地神构成了四元世界,接受天地人神所构成的尺度,从而形成天地人神的游戏;而在老子看来,人与道天地构成了"四大"的世界,根据道的规定将人可分为有道者与无道者。通过对二者思想中关于人的主题,如"四元"到"四大",诗人到圣人,以及对人死亡的规定等,区分二者思想中的相似点与差异。  相似文献   

6.
7.
8.
陈国强 《传承》2009,(18):134-135
老子的"道"不同于古希腊的宇宙生成论,而是将"宇宙"理解为万物,而万物则是由无差等的、全息性的"道"来表征的,因此,"道"就具有了符号学意义。从符号学维度来理解《老子》文本是一个新的视角,从而导出其所蕴含的民本思想和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9.
老子的"道"不同于古希腊的宇宙生成论,而是将"宇宙"理解为万物,而万物则是由无差等的、全息性的"道"来表征的,因此,"道"就具有了符号学意义.从符号学维度来理解<老子>文本是一个新的视角,从而导出其所蕴含的民本思想和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0.
梁静  宋辉 《人民论坛》2010,(1):112-113
老子从道出发来阐述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即统治者要依道行事,为政以德,清静无为,顺民心,合民意;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公平正义,要废苛政、减民负;人们处事要执中、适度、贵柔;国家之间也要和平相处。这些思想既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作为我国道家文化的创始人,他在<道德经>(又叫<老子>)一书中深入阐述了丰富的哲学、伦理、政法、军事等思想,尤其以哲学思想见长.<道德经>哲学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建一代规模,而且对当今世界也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赵方方 《传承》2009,(20):142-143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作为我国道家文化的创始人,他在《道德经》(又叫《老子》)一书中深入阐述了丰富的哲学、伦理、政法、军事等思想,尤其以哲学思想见长。《道德经》哲学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建一代规模,而且对当今世界也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子政治思想与当代政治文明的互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的政治思想通过《道德经》得以独特而深刻地展示。他强调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民为本,和光同尘"、"修身积德,去私寡欲"、"循道交往,为强不霸"等思想分别与现代政治原则、群众路线、政治道德和国家关系规范具有相通性,是我们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张天本 《传承》2009,(10):72-73
老子的军事哲学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老子以后的兵家从老子思想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古代兵学文化。老子的战争理念带有和平主义的理想化特征,寄希望于统治者加强个人修养,少私寡欲、实行无为、守柔、谦下来消除战争的根源,使百姓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军事哲学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老子以后的兵家从老子思想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古代兵学文化.老子的战争理念带有和平主义的理想化特征,寄希望于统治者加强个人修养,少私寡欲、实行无为、守柔、谦下来消除战争的根源,使百姓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周德义 《求索》2007,(9):143-145
“道”、“无”、“有”是《老子》本体论研究的三个层面。“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宇宙万物的演变都是“道”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道”之有形无实的存在称之为“无”;“有”生于“无”。这与黑格尔为代表的以“绝对精神”为核心的西方哲学体系相比较,其论说要严谨与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哲学及智慧对中国人的谋略艺术有重要影响。《老子》的智慧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老子》智慧的哲学基础是老子的深邃的辩证法。《老子》的智慧对历代中国人包括现、当代一些革命家在谋略方面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老子精深的智慧还将在未来无尽的历史长河中对无数人的谋略提供智慧帮助。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世纪,我们应该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智慧包括老子的精深智慧来应对各种挑战,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唐超 《前沿》2012,(3):191-193
当代中国女权主义发生着变异,处在了目标失落与对象错位的尴尬之中。老子提出了“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认为最美好的人类社会是刚柔相济、阴阳和谐的道法自然状态。老子的阴柔之道可以为当代女权主义提供辩证与批判、方法论与本体论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仁而不以为仁--论老子仁的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梓根  张松辉 《求索》2007,(6):214-216
一般认为,老子反对仁。我们认为老子实质上并不反对仁,并且相对孔孟提倡的仁而言,老子提倡的仁境界更高,更理想化。老子要求仁发自本真,是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不具有任何强迫或虚伪的成分。这与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道法自然”的核心原则是一致的。郭店简本《老子》关于仁的表述值得注意,但我们认为研究老子的思想当以通行本《老子》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素芬  张立 《求索》2012,(6):207-208,40
老子的自然主义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具有原创意义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在现代大力发掘中国传统的老子自然主义伦理哲学精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气息、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的伦理范式是当前伦理哲学突围的理论进路与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