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网上支付工具的法律效力   我国现有的网络立法主要停留在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运行、域名注册、网络安全等网络发展初期的层面上,有关网络交易的立法几乎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网上支付的法律了。由于缺少法律规范,网上支付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亟需对有关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加以研究。这里对网上支付手段中的电子支票及电子现金的法律效力作一探讨。   网上支付中比较主要的问题是电子支票的法律效力。电子支票由于使用数字签名技术,把支票的纸质完全抛弃,并通过网络直接传输。这便会受到我国《票据法》的制约,使银行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2.
支票保付支付具有增强支票信用和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与汇票中承兑的功能类似,在实践中对支票的使用有重要价值,我国应该在借鉴外国法的基础上建立该制度。在具体制度设计方面,我国采用日本和韩国的相对保付制度更为合适。在冻结资金问题上,银行冻结资金不应认定为是对持票人的担保,持票人对此资金不具有优先受偿权。  相似文献   

3.
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论韩家勇票据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进行资金、清算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的经济社会里,因各种交易或其它原因所发生的资金收付、汇兑、结算等往往是通过票据来实现的。我国自1989年银行结算制度改革以来,汇票、本票、支票这三种票据的使用日趋广泛、...  相似文献   

4.
由于支票具有使用方便、结算迅速的特点,因此在同城商品交易中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被广泛使用。但近几年来,支票遗失以及利用遗失支票诈骗的案件不断增多,如何认定支票冒用赔偿责任,是法律、金融等部门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人们经常从报纸、电视上看到遗失支票的启事或声明。这些支票有空白的,也有签发单位印鉴、用途、金额齐全的。遗失支票给遗失支票的单位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并引起购销单位之间的经济纠纷。关于支票的挂失作废,《银行结算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已签发的现金支票遗失,可向银行申请挂失,挂失前已经支付,银行不予受…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中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累计达2.08万亿元,同比增长3.1倍。在加快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同时,资本项目跨境人  相似文献   

6.
金融票证,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信汇单、电汇单、信用卡、信用证或其随付的单据、文件等有价证券和银行结算凭证,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极为流行的信用工具和结算凭证。现代经济生活中,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及个体工商户之间的经济往来都离不开以银行为中介的金融票证结算;据资料显示,尽管80%-90%的交易是用现金结算的,但利用金融票证进行转帐结算的交易额已占交易总额90%以上。随着金融票证的出现和其功能的增强,利用各种金融票证进行诈骗犯罪也相伴而生,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  相似文献   

7.
如何准确认定并正确处理支票欺诈行为,是我国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结合民法通则和有关支票的规定作些探讨。一、支票欺诈行为的构成世界各国在进行支票立法时,都规定了支票欺诈行为。不过,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多对支票欺诈行为予以分别列举规定,却无一个法定概念。我国还未制定票据法,尚无支票欺诈行为的法定概念,有关支票欺诈行为的规定多散见于其他法律或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条例、规定之中,如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银行结算办法》、上海市颁发的《上海市票据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及有关支票的规定,结合世界各国支票的立法与实践,笔者认为,支票欺诈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支票行为时,采取不正当手段,欺骗他人,  相似文献   

8.
从形式层面与实质层面分析,习惯上所称之远期支票并不违背支票的见票即付性。就法律效力而言,远期支票应为有效票据,其票据权利义务应自实际出票之日产生,票载出票日前亦得背书转让。为适应经济发展,我国法律应对远期支票做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9.
读了《人民司法》去年第十期关于《窃取转帐支票骗购物品应定何罪》一文后,笔者认为蔡胜的行为应定盗窃罪。其理由是: 蔡胜窃取的印鉴齐全的空白转帐支票,在同一城市内的商品交易及其他款项的往来结算方面,与现金有着同等的效用。根据我国人民银行有关结算的规定,转帐支票适用于同一城市的商品交易及其他款项的往来结算。即转帐支票在同一城市内可直接行使货币的流通和支付职能,无论谁持有这种支票,均能在市场上购取物品(尚未开设银行帐户的出售方的物品除外)。尽管蔡胜所窃取的  相似文献   

10.
网上银行是指以银行的计算机为主体,以银行自建的通信网络或公共互联网络为传输媒介,以单位或个人计算机为入网操作终端的三位一体的新型银行服务形式,是在因特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06年度网上银行客户数量达7495万元,交易金额达95万亿元,交易笔数达11亿。但是在交易规模迅猛增长的背景下,网上银行使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网上银行案件呈高发态势,如何  相似文献   

11.
《商务与法律》2005,(4):50-50
2005年10月14日。委内瑞拉《反非法外汇交易法》生效施行。该法对在委自然人和法人的外汇交易、转让、进出口、使用等做了详细规定,并对非法行为施以严厉处罚。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外汇(包括现金和银行支票等)只能向外汇管理委员会(CADIVI)中清获得。  相似文献   

12.
论空白票据的有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空白票据的有关法律问题中山大学谢石松199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在第85条将票据金额规定为支票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以后,又接着于第86条,作为例外,规定支票上的金额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①,从而,在我国票...  相似文献   

13.
支票法律特征探析邬红旗,王启庭《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我国《票据法》”)对支票进行了法律规定,但我国《银行结算办法》中的普通支票及国际上的支票与我国《票据法》中规定的支票有一定差异。本文拟对一般支票和我国支票的法律特征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与...  相似文献   

14.
空白票据法律制度研究□高子才我国票据法第八十六条、第八十七条第一款分别规定:“支票上的金额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未补记前的支票,不得使用。”“支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经出票人授权,可以补记。”而根据票据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和该法立法精神,票据金额和收款...  相似文献   

15.
网上银行是指以银行的计算机为主体,以银行自建的通信网络或公共互联网络为传输媒介,以单位或个人计算机为人网操作终端的“三位一体”的新型银行服务形式,是在因特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06年度网上银行客户数量达7495万元,交易金额达95万亿元,交易笔数达11亿。但是在交易规模迅猛增长的背景下,网上银行使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网上银行案件呈高发态势,如何有效地防范网上银行案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票据法和银行结算制度都是在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国和银行均根据自己的经济和法律制度的特点,分别制定各自的票据法和结算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制定了银行结算办法,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总结和完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银行结算制度改革的推进,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制定了新的《银行结算办法》。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制定并颁布适用于全国的票据法。这样在已有了较为完整的银行结算制度的背景下,票据立法自然应该吸取其有益的经验,并尽量与之保持协调。因为二者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我国现行银行结算办法中已有若干关于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等票据行为的规范;另一方面,在起草中的票据法也必然会有与银行结算办法中有关票据结算部分相一致的规定。然而,在票据法的起草过程中,有种观点却  相似文献   

17.
吴戈 《法治纵横》2014,(17):29-30
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听到或看见的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这就是事实。然而真正的事实往往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就如本文所讲到的这起支票诈骗案,诈骗金额虽不是很大,但整个案件真可谓一波三折,历时两年,经过沟沟坎坎,警方最终将涉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交往中,支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随之,一些不法分子钻支票管理的空子,利用支票犯罪的案件也不断增加。去年元月至九月,武汉市城区法院受理的经济犯罪案件中,利用支票犯罪的案件占同期受理经济犯罪案件的百分之一十六。其中,利用支票诈骗公共财物的案件占同期受理的诈骗案件的百分之六十二点五。这类案件的罪与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某食品厂临时工朱某于1991年9月潜入该厂财会室,盗取空白转帐支票两张,并盗盖了该厂公章、财务专用章以及厂长和总帐会计的私章。朱某持其中一张转帐支票去个体工商户张某店内购烟,并在支票的付款单位栏内填写了该食品厂,在结算金额栏内填写了壹仟肆佰元。因张某店内缺货,张某即自己持该支票去邻近的个体工商户徐某店内购烟。徐某验看支票并收下后,交给张某10条红塔山香烟并找付人民币775元,张某除自留人民币15元外,将烟、余款悉数交给朱某。次日,徐某征得该市蔬菜副食品厂公司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支票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经营活动中,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使人们更好地使用支票,本文试对支票的内涵及其应用上的有关问题作一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第82条对支票的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