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佘文龙昔时,鲁迅先生就主张“拿来主义”,倡导国人不要盲目排外,对国外有益的东西要“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日,我们司法行政工作者也应提倡“拿来主义”,对各省各市各兄弟单位有益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作法、应该“拿来”。“拿来”后,再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国际私法是一个舶来品。它是随着20世纪初期中国维新倡法运动而传播到中国。中国国际私法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拿来主义”特征。然而,中国法制的现代化要求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必须实现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政府法制》2012,(5):10-10
全民的创造精神怎样发挥,这是文化自觉一个要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文化创新、文化《荣的目标就难以达到。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一个重要的思垦贡献。这是学者的文化自觉。中央高层的文化自觉,是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提出的“两大一斤”为标志。“两大一新”即“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摹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对鲁迅先生笔下的浙东“二丑”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只能囫囵吞枣地粗读《二丑艺术》,甚感遗憾。最近,在报纸看到《圈点浙江四大“腐败名托儿”》(3月21日《服务导报》),觉得像鲁迅先生刻画的“二丑”角色,翻出鲁迅先生的作品来重读,我真对鲁迅先生佩服至极———这四个“腐败名托儿”早就被鲁迅先生脸谱化了,这四个“二丑”给世人上演了一场浙江的地方戏!鲁迅先生说,“二丑”和小丑不同,身份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看看这四大名“托儿”,果然如此,身份因贪官而鸡升,干的都是坏到骨子里的事儿:臭名昭著的瑞安“地下组织部长”陈时…  相似文献   

5.
近日,鲁迅之子周海婴写的《我与鲁迅七十年》一书畅销,全国各地有数十家媒体争相连载,为此,2001年11月15日,中央电视台“聊天”节目播出了半小时对周海婴的专题访谈。节目中间有一段,周海婴说:“我打官司不是为了钱。”主持人倪萍问:“关于鲁迅的后人,社会上人们有所传说是很自然的,有一种传说是关于鲁迅的后人为鲁迅著作版权打官司的事。有人说鲁迅先生的后人都比较爱钱,这样的话你听到过吗?”周海婴答“:这个传闻已有很多年,从1980年以后一直到现在。我背的这个不叫‘黑锅’而叫‘钱锅’已有20年……那次我访…  相似文献   

6.
先生之风     
鲁楠 《法律与生活》2011,(14):52-52
在哈佛,有两位先生对我影响最大。一位是法学院的格伦顿教授,另一位是历史系的前教授陆惠风先生。格伦顿教授是我“在朝”的老师,陆惠风先生是我“在野”的师傅。格伦顿教授是比较法学家,专治西方法律传统;陆惠风先生则是历史学家,研究中国思想史。两位先生一西一中,各擅胜场,各有千秋,却同样对各自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常鸣 《法庭内外》2009,(12):62-62
安徽省一名个体户注册了以“鲁迅”为字号的一系列域名并在网上叫卖,结果被鲁迅之子周海婴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使用“鲁迅”系列域名。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8.
铁肩与妙手     
张士河 《山东审判》2013,(3):117-118
一直很喜欢李大钊先生的名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近日读史,才发现自己又犯了不求甚解的毛病:原来此句出自明代忠臣杨继盛,是他在甘肃临洮超然书院讲学时所撰,原句为"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大钊先生不过是秉承了拿来主义的精神,将"辣"改为"妙",一字之改,使这一名句广泛流传。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直隶  相似文献   

9.
文心 《中国律师》2002,(3):15-17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名字无疑是最闪光、最伟大的之一。他的文章遗响千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历久弥坚。鲁迅自己的文字和关于鲁迅的文字比比皆是,而关于周海婴的却并不多。只有他自己写的刚刚出版的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正如周海婴在书中所说:“七十年来,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与我父亲联系在一起的。”他7岁的时候鲁迅离世,今天他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公众的期望里。鲁迅先生身后默默无闻的周海婴是怎样在别人的目光中生活?我们的社会是否出了什么问题记者:鲁迅先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  相似文献   

10.
三个女大学生的窃贼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海淀区算得上是中国大学最集中的地方,仅名牌大学就有数十所。各类大学生有20余万人。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他们中间不乏精英和骄子,在他们中间也有一些人走上邪路,触犯法纪,身陷囹圄,使父母、师长蒙羞,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周梅——孔乙己的 新弟子,没有忏悔 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写下了著名的小说《孔乙己》。一句“窃书”、“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令人叫绝。鲁迅先生以如椽巨笔写尽了没落文人的堕落与辛酸。鲁迅先生曾说过,若数十年后,他的作品仍有现实  相似文献   

11.
林应钦 《中国司法》2006,(11):51-54
在涉及何为律师文化的问题上,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如宋占文先生认为“律师文化是律师这一社会群体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在法律服务实践中形成的,为广大律师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王玉亮律师则认为,“文化”一词的原本语义应是“一个国家治理概念”,因而律师文化可从“物质、行为、制度以及精神四个方面进行考察”。也有论者认为“律师文化当归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属人类精神财富。具体指律师这一职业群体所共同具备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从以上论者对律师文化的定义,可以归纳出律师文化的建设大概有以下的几种类型:一是以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为重点;二是涵盖所有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全面发展;三是以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为重点。这几种类型都是建设律师文化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但律师文化建设之于我们确实是千头万绪,以什么为起点,从哪里人手夯实律师文化的基石呢?以专业水平为基石显然不够支撑律师文化的大厦,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完美但现实困难重重。笔者认为律师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推动律师文化的建设中,既要描绘好理想蓝图,也要解决好现实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刑警与科技》2006,(5B):70-74
随着IT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存储等名词相继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言谈中。当人们初步掌握了这些产品和技术的使用后.对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存储空间、传输速度、稳定性等。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安防产业蓄势待发.技术与产品都呈现出蓬勃进发的势头,迫切需要成熟技术的介入来提高现有水平。所以,我们是否能借鉴一下鲁迅先生笔下的“拿来主义”呢?引进、吸收、集成、整合、升华一些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安防技术和产品完美结合.成为安防人今后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3.
沈海晨 《检察风云》2011,(10):86-87
今年是中国新兴版画诞生80周年的历史时刻。在《藏家鲁迅》一书中介绍了鲁迅先生对文化的收藏门类众多,有碑帖、汉画像、版画、笺纸等,其中就有大量的版画和藏书票。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法治纵横》2014,(1):1-1
2014新年来临之际,著名作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顾问王蒙先生为本刊亲笔题辞——“祝福新疆”。  相似文献   

15.
高深 《中国监察》2011,(20):62-62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这个日子不能不想起章太炎先生。1986年,我国发行“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物”纪念邮票(第一套)共三枚,邮票上的人物分别为孙中山、黄兴、章太炎。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文中写道:“考期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虹口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全区面积234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区域常住人口853万,人口密度36万人/平方公里。虹口区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鲁迅、茅盾、丁玲等一批文化名人故居都坐落于此,该区是目前上海市惟一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区”称号的城区。围绕该区的区域特点,近年来,虹口法院始终坚持将司法品质和精致文化融入审判、  相似文献   

17.
金韵 《检察风云》2011,(18):86-87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29年,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以“朝花社”为阵地,编辑出版了“艺苑朝花”,有计划地选登了部分欧洲的木刻版画作品。从西方引回了“新兴木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概念,擎起了“新兴木刻”的大旗,以推动“新兴木刻”在中国的光大。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关键时刻,毛主席一再号召我们“学习鲁迅”“读点鲁迅”,发扬鲁迅的革命精神,为执行和捍卫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而奋斗。然而,“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成为完全背弃马克思主义行为的挡箭牌了”。(《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二四三页)“四人帮”正是把纪念鲁迅、学习鲁迅的词句当作完全背弃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彭澎 《检察风云》2013,(24):37-37
上世纪初,欧洲文明大潮冲击中国时,我国知识阶层有"拿来主义"的说法。最走极端的是主张汉语拉丁化,全盘照搬西方法律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例如邹容的《革命军》,文内涉及市民出版、言论自由的大纲,即全部照搬欧美国家的宪法。  相似文献   

20.
“人文北京”建设的核心是“人”和“文”,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从“人”的角度,“人文北京”就是要建设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健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从“文”的角度.“人文北京”就是要建成最具人文关怀、最显文明风采、最有文化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法治”建设,是人文北京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涵要求。一方面,法治是实现真正的“人文北京”的内涵之一;另一方面,健全法制又是“人文北京”建设的根本保障。完善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协调高效的文化执法机制、廉洁公正的司法运行机制、便捷的法律中介服务机制是文化法制建设的要求。在“人文北京”法制环境建设路径方面,建议构建“人文北京”的法制建设规划;健全“人文北京”的地方文化法规体系;创造“人文北京”的良好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