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宏剑 《江淮法治》2010,(12):11-13
10多年前,河南两村民赵振晌和赵作海打架后,赵振晌失踪。1年后,村民发现一具无头尸体,认为就是赵振晌,警方遂将赵作海带走。后来,赵作海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死缓。谁想到,就在“杀人犯”赵作海服刑11年后,“死者”赵振晌突然回到村里。  相似文献   

2.
宏剑 《公民与法治》2010,(13):15-17
十多年前,河南两村民赵振晌和赵作海打架后,赵振晌失踪。1年后,村民发现一具无头尸体,认为就是赵振晌,警方遂将赵作海帯走。后来,赵作海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死缓。谁想到,就在“杀人犯”赵作海服刑11年后,“死者”赵振晌突然回到村里。  相似文献   

3.
银玉芝 《检察风云》2010,(11):33-33
又是沉冤得雪的报道。今年4月30日,被同村人赵作海“杀害”十多年的河南省商丘市赵楼村村民赵振晌突然回家。此时,赵作海已经被判服刑11年。5月8日,赵作海前妻赵小齐(音)表示,井里尸体被发现后,她曾经被警方在乡里一个酒厂关押一个月,受到很多折磨,但一直否认丈夫作案。(5月9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4.
一剑 《检察风云》2010,(12):34-36
被害人"复活","杀人犯"已服刑11年"杀人犯"赵作海,入狱前,家住河南省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2010年5月9日,当获知58岁的赵作海将被无罪释放之后,乡亲们聚在村里,想 看看经历了11年牢狱之灾的赵作海现在是什么样子。之前,还有一件令乡亲们震惊的事,当年,被赵作海“杀死”的赵振晌突然“复活”,从太康县回到了家中,这让平静的丰十致口同炸'开了锅。  相似文献   

5.
沈峰 《政府法制》2010,(11):35-35
今年4月30日,被同村人赵作海“杀害”十多年的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村民赵振裳突然回家。此时,赵作海已经服刑11年。5月9日上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赵作海一案的再审情况,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已派人赶赴监狱,释放赵作海,并安排好其出狱后的生活。河南省人民法院纪检组、监察室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佘祥林、赵作海、张氏叔侄等一系列案件的出现,五部门联合发布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和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关于非法证据规定的出台,非法证据的认定及排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20):15-15
1999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农民赵作海被指控杀害同村人赵振晌继而被判死缓入狱。在被监禁11年后,赵振朐“复活”。河南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撤销该案原审判决,宣告赵作海无罪。  相似文献   

8.
游伟 《检察风云》2010,(12):62-63
“佘祥林”、“赵作海”,已经成为中国冤案的代名词,而被写入当代法制史。“赵作海”与“佘祥林”蒙冤,具有惊人相似的地方。湖北警方在水塘发现,疑似佘祥林媳妇的尸体,河南警方在水井里发现疑似赵作海的仇家——赵振裳的尸体;受害人都曾经遭受警方的刑讯逼供,佘祥林的鼻子被多次打破之后,警方竟将他的头残忍地按到浴缸里,  相似文献   

9.
《中国检察官》2010,(12):36-47
“赵作海”作为冤假错案又一新的代名词,在近期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中不乏批评声,也屡见公检法三机关的自我检讨,更有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吸取。显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高谈阔论赵作海案推动法洽进程的层面上,更多的应当是反思前车之鉴带给后人的警示,鞭策司法官理性、平和、文明司法。为此,本期“热案聚焦”栏目选取赵作海案,在充分借鉴各方言论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思,希冀对广大法律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李克杰 《检察风云》2010,(12):63-63
可以说,从发案到被怀疑,从反复退案到最终定案,从被害人“复活”到沉冤昭雪。赵作海案的每一步都颇具戏剧性。该案起源于同村人赵振裳因为共同的相好而于1997年10月30日深夜向赵作海头上砍了一刀,由于害怕自己闯了大祸.赵振裳随即逃离家乡。然而。近乎一年半后的1999年5月8日在村边机井里出现的一具无头男尸,让本为受害人的赵作海成为重点嫌疑人,被捕入狱。  相似文献   

11.
馀迅雷 《检察风云》2011,(17):39-39
彼苦海刚出来,此苦海陷进去,这个赵作海,真当是跟社会之海密切相关啊! 河南商丘农民赵作海,年近六旬,曾因冤假错案,被当做“杀人犯”判处死缓,坐牢11年,2010年才平反,出来后,获国家赔偿款及困难补助共65万元。没承想,他被诱至宁夏贺兰县,深陷传销泥潭。他和他妻子李素兰都陷进去了,那65万元赔偿款,结果有一大块“补偿”...  相似文献   

12.
陈卫东 《中国法律》2010,(4):6-8,61-64
连日来,河南赵作海冤案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随着赵作海被无罪释放并获得65万元的国家赔偿,遣起冤案才逐渐落下帷幕。冤假错案,这个刑事司法界最棘手的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上演着。从此前的云南杜培武“故意杀人”案到佘祥林“杀妻”案,再到至今还未讨到说法的河北聂树彬案,诸多的冤假错案轮番登场,  相似文献   

13.
赵作海冤案的前因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害人"复活","杀人犯"已服刑11年 "杀人犯"赵作海,入狱前,家住河南省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 2010年5月9日,当获知58岁的赵作海将被无罪释放之后,乡亲们聚在村里,想看看经历了11年牢狱之灾的赵作海现在是什么样子.之前,还有一件令乡亲们震惊的事,当年,被赵作海"杀死"的赵振晌突然"复活",从太康县回到了家中,这让平静的村子如同炸开了锅.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法》32年旅程中的两次大修,着力点都关乎增补人权"短板"。正是因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权被喻为人权木板上最短的一块板,在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漫长时段内,一批学者、执法者、立法者一直致力于"短板"修补,而赵作海等被错误追究刑责的当事人也形成了推动法制进步的另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15.
刘英团 《江淮法治》2010,(15):37-37
赵作海案的出现,让许多人对司法产生疑虑和不信任,司法公信力正受到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何树立对司法的信心,满足人们对法律公正、公平的渴望?管子曰:“法律政令者,吏民之规矩绳墨也”,也就是说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是是非曲直的尺度,是定纷止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被称作“河南版佘祥林”的赵作海,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的一名现年58岁的普通农村老汉。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忠厚老实的他,1999年因与之有隙的同村村民赵振晌失踪且警方在村口发现一具无头男尸而被拘留,  相似文献   

17.
3月12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在审议“两高”报告发言时,反思赵作海案和“天价高速费”案,倡言“有错必纠”,称不能像鸵鸟一样。他建议刑案被告人开庭时和辩护人坐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赵作海冤情得以洗刷后,商丘市政法部门成立专案组,立案查处赵作海案涉案人员的违法违纪和职务犯罪行为。当年审理赵案的三名法官已经停职接受调查,涉嫌对赵作海刑讯逼供的民警两人已被刑拘,一人负罪在逃。  相似文献   

19.
李丽静 《政府法制》2010,(11):21-22
5月9日,“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刑多年的河南商丘村民赵作海,因“被害人”赵振裳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河南省有关方面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20.
除了11年的冤狱,错案带给赵作海的还有65万元国家赔偿和补助。但他却没有因此过上好日子—因钱众叛亲离,再婚娶妻后与儿媳失和,投资商海又血本无归。"国家给了赵作海赔偿,并不代表他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朋友闵凡玉表示,晚年危机正在向赵作海逼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