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后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国内史学界不少论著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还有的论著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思想”。两种看法不乏相通之处,但有原则区别,如果不辨析清楚,就难以从总体上把握新文化运动,而且有碍中国马列主义传播史的深入研究。 为此,有必要首先探究一下“主流”和“主导”两个词的确切涵义。对“主流”,《辞海》(1979年版)的解释为:主流是指事物的本质方面,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2.
陈东海 《学理论》2009,(30):219-220
韩少功在他早期小说的创作中,从关注人性到启蒙思想。继承并发展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使“文革”后的国人重新意识并觉醒了自身的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近几年兴起的“文化热”中,一些人不择手段,对中华民族精神竭尽诬损否定之能事,一度导致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严重滑坡。这些手段中最危险的,就是攻击和否定马克思主义,他们胡说“马克思主义等于乌托邦,已经过时,不适合中国国情,应该予以彻底否定”,竭力造成全民族的信仰危机,企图从根本上摧毁中华民族精神。这种“釜底抽薪”的战法,应引起一切有志于振兴中华民族精神的人们的高度警惕。早在40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  相似文献   

4.
以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为《新青年》)开始,一直到1923年才结束的新文化运动,对此历来缺乏完整的评价。传统的观点是把它划分为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对于五四运动前的所谓“早期新文化运动”冠以“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是“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笔者认为,只停留在这样的评价上是不够的,即使是对“早期新文化运动”也是不够的。本文试图把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对它进行整体性评价,以充分肯定它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必然要触及对财富、劳动、要素贡献等的价值判断。对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里连续用了“五个一切”,充分体现了新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理论依据。劳动者没有财产就不是社会主义 FORTUNE在英文中至少有“财产”和“幸  相似文献   

6.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整整过去了八十个年头,回顾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难忘曙光将现的前夜。20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发生过两次大的裂变:一次是1898年的维新变法;一次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两次思想裂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痛苦于落后挨打现实所引动的中西文化冲突,产生了对传统的儒家价值观的怀疑和否定,包括反对“礼教”、“旧伦理”和“旧政治”。这两次思想裂变也有不同点,那就是运用的批判武器有区别,一个立足于本土,推崇旧有的异质文化;一个放眼于世界,从西方文化中觅取。前者所关注的是以旧文化来理解新文…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唯物辩证法基本理论的探讨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要充分,合理地认识黑格尔辩证法,又往往必须首先正确认识黑格尔哲学的正、反、合三段式方法。对于这个方法,我国的学术界一直把它解释为关于事物的辩证发展或“一切从低级到高级过程”的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并认为,以三段式“猜测到”这一“普遍规律”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合理内核”(见《辞海》缩印本80年第一版。第19页;《哲学辞典》83年第一版,第32页)。笔者认为,这种传统观点是对黑格尔哲学的一大误解,如果在此基础上研究黑格尔哲学,尤其是他的辩证法,则必然要在黑格尔的哲学大厦中误入迷途。因此本文谈点浅见,试图证明黑格尔哲学的三段式方法并不是对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猜则。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林业设计院黎水文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是中央一再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是指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对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具有重要保证地位而言的 ,其实质 ,既是否定过去政工可以“冲击一切”的错误倾向 ,又坚决反对那种否定削弱政工重要地位的错误思想和做法。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政治与经济、政治与业务的有机统一 ,结合经济和其他工作一道去做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渗透到生产经营质量管理之中去 ,既不能搞空头政治 ,也不能自我取消、自生自灭 ,放任埋头单纯搞业务…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理论问题,可以列举出许多来。这里我提出两个问题,我认为这是当今重大的理论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一、关于全人类利益与阶级利益的关系问题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和新思维》一书中指出:“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就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全人类的价值或利益?全人类和益与阶级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承认全人类的利益或价值高于一切,是不是否定阶级利益,否定阶级斗争,否定用阶级观点看问题?这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修正主义?这不论在苏联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戈尔巴乔夫在这本书中明确指出:承认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这并不等于否认阶级斗争,用阶级观点看问题”。“阶级斗争仍然是划分阶级的国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一、人权是抽象的还是具体和历史的一切剥削阶级思想家谈论人权问题,由于其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无一不是忽视人权问题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他们往往以抽象的人权否认具体的历史的人权。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君权神授”论以神权否定了人权,以君权否定并取代了民权。  相似文献   

11.
“全盘西化”,在中国近代史上,也称“全盘欧化”,或全盘欧化派”、“传统否定派”、“时髦派”、“国新派”、“极端崇外派”、“西体中用派”等。它的简义就是中国的一切东西都要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但近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全盘西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不符合于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李洪林否定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观点,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是“灌输论”的奠基者;列宁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概念并系统阐述了“灌输论”的思想:当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灌输论”有重要的意义;否定和反对“灌输论”其实质是否定和反对向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理论界大体有四种说法,即“对立统一规律”说,“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普遍联系”说;“全体规律范畴”说。这些说法虽各执一词,互有长短。但却一致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同一回事,这正是导致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核心不等于实质,二者是有区别的: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而实质则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一《现代汉语词典》对实质的释义是“本质”,在俄语中,实质和本质是同一个单词。  相似文献   

14.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途径与战略问题,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长期地、普遍地关注。他们主张经过“总体革命”,“双重否定”,“日常生活批判”和“结构改革”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其理论视角独特、内容丰富,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汪晖 《党政论坛》2012,(20):1-1
二、20世纪政治大转变恰恰是因新文化运动创造出了一代新人 “20世纪的政治发生大转变,恰恰是经过新文化运动产生一代不同的人。新文化运动的真正成就在于带动一代年轻人,以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方式去改造社会。”  相似文献   

16.
章士钊与章太炎结义于爱国学社,他们以《苏报》为阵地,开展反清革命。“联省自治”一说,是二章的义弟张继首先提出来的。按章太炎的想法,联省自治“本分三期,有省自治而后有联省自治,有联省自治而后有联省政府,节次稍差,便为躐等。”章士钊则写下了《评新文化运动》等文章,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亡文化运动。反对白话文,主张读经,二章的观点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人性假设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引导与规约着行动者的价值诉求与行为期待。在公共行政领域中,行政人假设的自然理性或曰元理性聚焦于“权力”,一切行政话语的谱系,离不开对权力的讨论。行政生活以权力为圆点,以行政组织、人员行动为二级和三级半径,构成了由内及外、由中心至边缘的差序结构,呈现“权力-组织-行动”的三维框架。在行政人理性假设的引导下,分别表现出极化、周期和偏好定律。一是权力极化律。行政人理性在实践中存在逐权与去权的分殊化现象。二是组织周期律。即承载权力的行政组织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存在“等级偏好”“职能扩张”“效率递减”和“周期变革”的规律性。三是行动偏好律。即行政行动过程中,行政人员的策略性选择存在偏好性,分别是决策环节的“垄断决策”和“惯性否定”、财政环节的“财收稳增”和“公帑虚耗”、执行环节的“渐趋保守”和“选择性执行”、控制环节的“规避监管”和“责任转嫁”。  相似文献   

18.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如何,理所当然地必须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与生产力决定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价值,既可以从哲学的意义上去理解,又可以从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是这样给价值做哲学界说的:“‘价值’这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而是“效用 /劳动价值论” ,或“生产力 (率 )价值论” ,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正宗”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 ,现在我们应加以否定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有相通之处 ,我们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20.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肯定(否定的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即事物经过“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形成一个“仿佛回到出发点的周期”,从而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完成自己,实现和完成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显然,在事物发展的这个完整周期中,两度出现的否定,就构成了事物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特征.因此,深入地研究和讨论事物发展的否定形式,对于进一步加深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就事物否定的内外形式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