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农村社会治安稳定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社会治安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是一个牵涉面大、问题较多的工作难点。如何对农村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已成为愈来愈重要的研讨课题。本文结合湖北省南漳县的实际,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与原因及综合治理策略作初步探讨。 一、农村社会治安状况 目前,南漳县农村社会治安总的来说是稳定的,但还潜在许多不安定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采取措施提高综治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整合农村综治和维稳力量,完善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综治工作规范化,以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多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已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表现在: 1.农村刑事案件发案量居高不下。2003年至2005年底,遂宁市共立刑事案件18178件,其中农  相似文献   

4.
农村全面奔小康进程中社会治安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领域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状,阐述了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现状和特点,并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必须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巩固农村政治基础、营造农村思想基础和落实农村工作基础,从而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建设平安中国的根本途径,是关系着千家万户平安、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为解决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法律不健全、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和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减弱等问题,我们需要联系地方实际,完善农村相关法律、深化农民自治、深化涉农综合执法改革,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对无锡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就当前影响农村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其对策作一剖析。 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无锡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从我们调查测评的情况看,89.3%以上的干部群众认为是有安全感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治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20字”蓝图能否变成现实,公安机关应当立足现实,抓住机遇,以农村现阶段社会治安问题为切入点,做好农村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高度重视。安徽皖北Y县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侵财类案件多发、社会矛盾纠纷聚集、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蔓延、交通事故频发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群众法治意识观念单薄、基层政权组织不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完善以及基层警力不足。对此,应加强对农村的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观念和意识;完善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警力向基层倾斜,改善基层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安机关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当解决赌博、滋事、伤害、盗窃、黑恶势力等治安突出问题。由于农村地域辽阔,居住分散,治安防控难度较大,为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必须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审视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夯实防控基础建设;主动适应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打造"三化"防控格局;强化区域防控责任意识,构建环乡(镇)、村治安防控圈;以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为根本点,进一步打造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以加大对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为着力点,进一步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立足点,进一步打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群众根基;以建设平安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目的,加大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0.
"治安中心户"是一种新型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制度.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它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畅通农村治安情报信息收集的渠道,提高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但是"治安中心户"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应建立健全联防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改进考核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安全保障机制,为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田成有 《思想战线》2001,27(5):81-86
在我国广大乡土社会中,民间法与国家法同时存在,这已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民间法与国家法既存在矛盾冲突,但又具有可以消解和转化的条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到二者的互动与相容关系,在依法治国的大前提下,建构现代农村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2.
韦宇红 《桂海论丛》2008,24(6):28-3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Carsten A. Holz 《当代中国》2001,10(27):189-217
Until the late 1990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cooperative funds as semi-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countryside attracted little attention. In many provinces, these funds took over large swathes of rural finance, before the State Council in March 1999 issued a secret decree requesting that they be immediately dissolv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cooperative funds in many localities, examines why this has been an issue of contention, and explains why it has tak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uch a long time to come up with a coherent—and, furthermore, drastic—response. Although rural cooperative funds are now being dissolved across the country, they may already have achieved their purpose of revolutionizing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要完成这一宏伟目标 ,关键在农村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发达的农业 ,没有繁荣的农村 ,没有殷实的农民 ,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建设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是 ,建设现代农业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人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近年来 ,我国北方农村实施集雨工程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鉴此 ,本文主张将农村集雨成功的经验向乡镇、城区推广 ,城乡同步实施集雨工程 ,开发利用天然的水资源。这也是一条缓解我国乃至世界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这项工程费时短、耗资少、见效快。只要实施起来 ,就能使城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6.
叶安珊 《桂海论丛》2006,22(6):29-31
新农村环境规划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桥梁,是新农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涵。给予农民最大自主权才能搞好农村战略规划。不恰当的整体与局部,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的政策链接点,阻碍了环境规划的实施。借鉴外来成功的经验,立足国情,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体系,农村战略规划才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构建社会保障、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分层次、分类别、有步骤、分阶段地面向农民、非农化的城市农民工以及乡镇企业(小城镇)从业人员,建立以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大势所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6、进城农民平等意识与相对剥夺感之间的矛盾,促使部分进城农民非法致富动机扩张一直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民,不容易体会到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不平等,而一旦走进城市试图生存下来的时候,进城农民就会对自己所遭遇的不平等产生强烈的震撼。在城市,工作肯干并有效率的“农民工”往往受到带有歧视性的雇用,工资低,待遇差,大多只能干“累、脏、差”的活,多劳少得,缺少福利,缺乏安全感;相反,一些不肯出力而“混日子”的城市“固定工”,由于具有“高附加值的社会身份”,往往向管理、技术的工作岗位聚集,得到的报酬也往往较高。由此形成二者工资待…  相似文献   

19.
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学文  黄彬 《桂海论丛》2005,21(4):34-37
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许多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危害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各级党政机构及其领导同志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统筹规划,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论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但从各地的实践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的实效性不足;二是农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不足;四是民生问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五是缺乏推动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矫正上述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坚持舆论先导,进一步凝聚新农村建设的共识;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地位;三是坚持各方参与,努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四是坚持全面进步,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