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实质是利益和谐。实现利益和谐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任务和系统工作。实现利益和谐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统筹兼顾的原则和社会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华阳标 《唯实》2007,(9):111-114
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主要特征,科学分析引发利益矛盾的主要原因.利益创造和利益协调是当前化解利益矛盾、实现利益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益和谐:社会和谐的一种实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阳标 《唯实》2007,(8):111-114
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主要特征,科学分析引发利益矛盾的主要原因.利益创造和利益协调是当前化解利益矛盾、实现利益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利益矛盾的主要特征,科学分析引发利益矛盾的主要原因.利益创造和利益协调是化解利益矛盾、实现利益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长洲 《新长征》2008,(3):20-2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由此可见,利益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利益和谐就是要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根本。要实现利益和谐进而达到社会和谐,就要实行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农村建设,打破垄断,实行调控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内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实现党内和谐,要解放思想、统一目标;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要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党的作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呼唤利益和谐。和谐社会,主要就是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市场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利益问题,在当前中国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中,利益分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必须关注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利益协调机制,疏通利益表达渠道,以给各利益主体进行利益博弈的机会。没有利益的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社会成员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直接特征.在构建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中,必须重视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行为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只有重视社会成员心理和谐,不断铲除体制上、方针政策上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弊端,才能从根源上消除矛盾和冲突,为构建和谐社会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文正再  丁文胜  晏计生 《求实》2007,2(9):51-53
追求社会和谐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而考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因素又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源于人民利益的是否满足以及满足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二是源于政府对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和利益制度安排的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人们对这种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和信任。因此,人民利益的切实满足和有效整合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适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司法审查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克服成文法的疏漏、僵硬及冲突,又不至于造成法律适用混乱和法官滥权?其关键就在于找到行政法基本原则适用的时机.只有在"穷尽规则"和"充足论证"的前提条件下,行政法基本原则才有适用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只有在行政法规则缺失、行政法规则涵盖过宽、行政法规则模糊、适用行政法规则的结果将会导致明显的不公正或行政法律规则相互冲突的情况出现时,原则才允许被适用.  相似文献   

12.
以底线公平为原则调整社会利益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呈现出不公平性、敏感性和利益获取的即期性、利益矛盾的复合性、利益诉求的联动性以及利益冲突的易发性等特征.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效率与公平以及利益表达和利益调控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建立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体现底线公平的利益调整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首先必须坚持五条基本原则,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坚持公民政治参与渐进式、制度化,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稳定大局;坚持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政治参与协调进行,相互促进;坚持统筹兼顾、多管齐下、多点突破、互动共进.其次应当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即从鼎新政治文化和加强公民教育入手,全面提高公民参与能力;从加快制度化建设入手,健全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和规范体系;从推动参与型行政入手,实现公民政治参与和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编辑出版工作者和管理者在选题策划中,需要性原则规定了选题策划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根本方向;科学性原则体现了选题策划以科学理论和事实为根据;创新性原则要求选题策划探索未知世界的新现象;系统性原则要求完整地全面地做好整个系统的工作;前瞻性原则要求选题策划具有科学预见性;可行性原则要求选题策划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赋予党的统一战线崭新的时代课题。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统一战线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时代主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履行好促进发展和凝聚力量这两个基本职能。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在全球推行文化霸权是和谐世界文化建构的最大阻力.一些西方国家为争取和谐世界文化展开了抗御美国文化霸权的不懈斗争,为中国建设和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的启迪主要有:中国在创建"双和模式"的过程中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创生一种新文化来抗御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要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树立温和的中国形象,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要在创新人类文化发展模式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要实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之外,还强调要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显然将“生态文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中.注入了绿色的生态化特征。本文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化特征的内在依据、主要标志和实现途径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创造力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农村工作中,只有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意义非常重大.和谐社会内涵丰富,构成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具体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弘扬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丰硕的外交思想,对当前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认真细致研究后得出的重要科学论断,是现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和谐世界思想产生的国际、国内和文化背景,认为和谐世界思想主要包括国际秩序的和谐、多种力量的和谐、不同文明的和谐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体现出现实应用性、文化多元性、思想创新性等鲜明特征,阐述了和谐世界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