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刚  董瑜 《政法论丛》2000,(1):43-45
在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中,劳动教养制度的积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尤其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有效预防犯罪等方面,劳动教养制度更是功不可没。但若客观全面地看,这一制度本身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与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这些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立法不够科学。在我国的现行法中,相对于其他一些行政强制措施,有关劳动教养的立法应当说还是较为多见和完备的。但从我国整个法的体系及发展趋势看,有关劳动教养的立法就显得既薄弱、又不协调。暂抛开其他一些问题不谈,仅就《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19条“劳动教养人员在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全国劳动教养立法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绍彦 《现代法学》2001,23(3):156-160
2 0 0 1年 3月 2 9日— 4月 1日 ,全国劳动教养立法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深入地讨论了劳动教养立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 ,并就劳动教养的法治化建构和公民权利的保护与限制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劳动教养立法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关于劳动教养立法的基础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教养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重要司法制度,劳动教养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和法学理论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需建立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夯实劳动教养立法的“四大支柱”:立法和法理学上的法治化支柱;制度设计上的宪法或宪政支柱;处罚体系设计上的实体法支柱;处罚适用上的程序法支柱。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劳动教养立法面临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以下简称劳教)是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在法学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与两个有影响的典型事件有关,一是检举沈阳市原市委书记慕绥新贪污腐败的老干部周为遭打击报复被劳教3年,另一个是山东省平邑县的两个法官因撤销了不恰当的劳教决定,被以“徇私舞弊罪”判刑。从此劳教制度浮出水面,成为刻不容缓需要变革的社会热点问题,劳教立法的呼声不断高涨。其实劳教立法从1986年与监狱法同步开始,先后列入国家的“七五”至“十五”立法规划,2003年3月新的劳教法——《违法行为矫治法》(草案)出台,原定于2005年4月进入初审阶段,后来又不了了…  相似文献   

5.
原艳 《法制与社会》2010,(15):35-36
由于历史原因和立法上的先天不足,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着许多与《立法法》有冲突的地方,以至改革的呼声不断。随着我国政府‘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树立,劳动教养的立法改革终于提上了日程。本文将主要围绕我国劳动教养决定的审批程序及其监督程序,分别就审批机关、审批程序、劳教人员的权利保障和检察机关的监督等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05,(4):1-1
《违法行为矫治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5年立法计划,全国人大法工委今年4月将首次将《违法行为矫治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意味着我国劳教制度将面临重大的变革。近年来法学界和司法界对改革劳教制度的呼声日趋高涨,在去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共有12名代表提出4件议案建议制定劳动教养法。“违法行为矫治法”的草案即将提交审议,这也是最高立法机关顺应民意和司法规律作出的科学的立法决策。被老百姓俗称为“二劳改”的劳教制度,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957年批准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建立的。1979年全国…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养制度自其产生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可以说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发展的始终。其功过是非自有评说。不过,就目前而言,最受各方普遍关注的是,劳动教养制度到底该不该立法,何时立法,该立什么样的法。这就必然牵涉到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和定位、与国家权力分配、与人权保障、与司法体制改革等诸多问题,即涉及到宪政、法理、法律史、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方方面面。劳动教养立法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加以支撑。正是基于此目的,本刊在“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中国劳动教养立法研究课题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就“劳动教养制度与中国法制建设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欢迎广大读者参加。  相似文献   

8.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劳动教养立法及改革问题就成为法学界及司法行政部门极其关注的话题。进入21世纪以后,有关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多次召开,不少专家、学者出版了相关专著发表论文。劳教工作实际部门对办劳动教养特色提出了不少方案,有的已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劳动教养立法和改革奠定了基础。借此,笔者也想参与讨论,对劳动教养的改革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劳动教养改革是历史的必然劳动教养,是我国对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所采取的一项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也是我国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手段之一。自1955年提出,1957年经全国…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历经四十多年,目前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对其存废,多有争论。笔者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在四十年间对我国的社会治安的稳定曾经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其立法不完善,审批、管理制度混乱,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影响,对于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本着“有病治病”的原则进行改革、完善,而不是全面废除,使劳动教养制度在新时期对社会治安稳定和预防犯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向东 《中国司法》2005,(11):48-50
《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2005年立法规划,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将要继承、改革、发展劳动教养制度,从而使职能部门依法高效地处理社会治安问题,更好地保障教育矫治对象的合法权益,体现司法公正。近年来,劳教执行制度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着与教育矫治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其中劳教人员的权益保障不充分,劳教民警的执法行为不规范,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科学,劳动生产的目的不纯正、重生产、轻教育或以生产代管教等问题是制约劳教制度改革的瓶颈。笔者从实务的角度,对劳动教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