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中的监外罪犯心理矫正工作,有诸多模式。认识到各种模式的存在的优点和缺点,以及监外罪犯心理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不断提高对监外罪犯心理矫正工作水平。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应有自己核心专业力量。并需优化心理矫正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13,(16):34-34
为进一步规范监外服刑罪犯刑罚执行社区矫正工作.实现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全程监督”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要求.不久前.泾县检察院监所监察科对全县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检察.共检察暂予监所执行、缓刑、假释等罪犯17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是我国在罪犯改造方面的新尝试,它区别于狱内矫正,该制度的实施对完善罪犯的改造,使其重返社会,节省公共资源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基于此西方的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我国也由试点逐渐的铺开,但是在矫正试点工作中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需要重视。本文重点泼墨于此,希望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展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工作,体现了对监外罪犯的一种人性化管理。如何把社区矫正对象管住、管好,使其不再重新犯罪,达到弃恶从善,悔过自新的目的?笔者通过工作实践探索,认为要从以下五个字来把握,即“教、情、理、紧、正”。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制度是一种人道、有效、经济的罪犯处遇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的一种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参与整合社区矫正社会资源,使社区矫正兼具"司法、教育、心理和社会融合"等多方面功能,通过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创新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促进罪犯与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本文对《江苏句容首例见义勇为获减刑》进行法律分析,从社区矫正工作实践入手,对当前检察机关在参与社区矫正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及问题,提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制及合理运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监外执行中的社区矫正是在构建犯罪防控体系的现实需要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职务罪犯社区矫正更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本文主要以社区矫正具体实践为切入点,归纳了职务犯罪社区矫正对象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检察机关介入职务罪犯社区矫正具体实践及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社区矫正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对人民法院裁决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开展矫正工作的法律手段。一、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1.社区矫正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矫正规定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对罪犯执行社区矫正时,司法行政机关仅起  相似文献   

8.
吴楠 《法制与社会》2013,(25):217-218
流动人口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问题,已经日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颁布,对社区矫正的实施确定了以居住地为主的管辖权原则。然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够明确,在实践过程中,有关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的管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流动人口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国外较常见的包括缓刑、假释、社区服务、暂时释放、工作释放、学习释放等。在我国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相似文献   

10.
安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1):101-105
心理矫正理论和技术介入改造罪犯工作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在肯定其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还要给这项活动科学定位。心理矫正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心理矫正的模式自产生以来。主要有医学模式和社会一生物一心理综合模式。监狱对罪犯的心理矫正只能采用后一种模式;心理矫正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就监狱的实际情况而言在监狱只能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矫正是罪犯改造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所发挥的作用与狱政管理、罪犯教育、罪犯劳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