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许多地市级党报纷纷扩版。在扩版的运作中,诞生了一些新的专刊(版)及周刊。应当看到,新一轮报纸的改版和扩版,其根本目的是扩大新闻信息容量,增强有用性和可读性,强化党报的市场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有包含着对广告市场的占有。从理论上讲,这些大部分带有行业特征及专业性质的版面,是介于新闻和广告之间的边缘化了的版面。这些版面是整张报纸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在同样的传播和宣传环境下,如何加强报纸的可读性,已成为报纸竞争中无法回避的课题。尤其对目前的党报来说,可读性不强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由此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报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拉大了党报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无形中也削弱了党报应有的宣传效果。增加党报的可读性,不仅要在新闻报道上下功夫,而且包括党报的新闻评论,也应在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可读性,而不致使读者生厌。受传统观念和写作模式的影响,党报的评论大多四平八稳,枯燥乏味,严肃有余,生动不足,语言陈旧,形式老套,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何把党报的评论写好,写得生动活泼,受人欢迎,值得探讨。党报评论的导向优势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一是党报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了解相对较早,政治敏感性强,能够领先一步做文章。二是党报在读者中有一定权威性,发表的评论比  相似文献   

3.
重视理论宣传是党报的传统和优势。报纸理论宣传具有指导性的本质特征和可读性的内在要求,同时要求做到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结合,从而不断增强报纸理论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一、指导性:报纸理论宣传的本质特征指导性首先是党报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所决定的,是党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报纸理论宣传来说,这种指导性作用更加凸显,是第一位的。从根本上说,指导性是报纸理论宣传的本质规定性,如果没有这种指导性,报纸理论宣传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与根据了。报纸理论宣传的指导性应当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思想性。这是报纸理论宣传的首要任务和最大优势。它是指在我国,报纸理论宣传必须以完整准确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4.
党报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但党报不会因为是机关报而自然成为主流媒体,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权威性报道来显示自己是主流媒体,并受到受众认同。地市党报需要不断创新,需要有名牌栏目的支撑,通过打造名专栏名版面乃成就名记者名编辑的捷径,增强报纸可读性与影响力,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传媒竞争十分激烈,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首当其冲的是提高报纸质量,增强可读性,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地市级党报作为当地主流媒体,要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除了坚持正确的导向之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办报原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坚持“三贴近”,是需要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服务中心,服务经济做好党的喉舌,这无疑是党报的神圣职责,但是笔者认为,党报在做好党的宣传工作的同时,应该重视自身的宣传。这是因为做好自身宣传才能促进党的宣传工作,而自身宣传也应该是党的宣传的题中之义。那么党报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宣传自己的目的呢? 打造品牌,努力提高办报质量办报毫无疑问是我们的主业,我们提倡宣传自己不是要人主次不分,丢了西瓜捡芝麻,党报宣传自己的最好途径还是办好自己的报纸。自我宣传,实际上包含着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向读者宣传“我是最优秀的报纸之一”。报纸是我们的第一产品,我们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及时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关注社会,反映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我们才能拥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党报时事版,似乎说的都是国事、天下事,与普通百姓的“家事”离得太远。所以,受传统意识束缚较大、办得古板的报纸,时事版往往不受欢迎。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时事稿件从选稿、编稿到编划制作,没有考虑到读者的需要,没有考虑读者的喜好,只是应付差使似的完成政治宣传任务,其宣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一、时事编辑增强平民意识是新形势的要求 1.从读者群的重新定位和党报的长远发展看,时事编辑增强平民意识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各地都在探索如何让党报走进千家万户,提高党报的自费订阅份数,让其既担当起引导舆论、传播党中央声音的任务,又能提高报纸的可读性,贴近性。据中国报协  相似文献   

8.
一新闻性是报纸的本质特征,是报纸的灵魂。中国报业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就是对新闻性、对报纸自身特征的不断强化的过程。报纸之间的竞争,貌似发行、广告、经济实力的角逐,实质上是在新闻采编制作上的比拼,是报纸新闻性的比拼。要闻版更应突出新闻性,地市党报要闻版尤其要强化“新”意识,增强新闻性。新闻性体现在新闻的质和量上,体现在新闻的时效、价值的大小、内容的贴近性,以及后期制作上。我国大部分地市党报,在我国报业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却一直游离于报业市场之外或在报业市场边缘徘徊,办报模式陈旧,新闻观念老化,新闻性弱。地市党…  相似文献   

9.
进入读图时代,努力提高报纸的可读性、观赏性,制造报纸强烈的视觉冲击,已经成为办报人的共识。作为主流媒体、严肃媒体的党报究竟如何更好地使用图片,让新闻摄影在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的竞争中发挥其独有的魅力和作用,成为党报办报人新形势下思考的新问题。其之,党报的性质决定其严肃、威严的面孔特性,与娱乐通俗报纸的图片使用有着质的区别。由此,在当前严峻的媒体市场化竞争中,  相似文献   

10.
党报作为中国各级党委的机关报,几十年来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风风雨雨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其间为全国和本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享有很高声誉,形成了其自身的权威性但是党报首先是一份报纸,不管它具有这样那样的特点、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读者去读的面对“内忧外患”,党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争夺读者,重新把读者吸引过来,已经成为党报发展的首要任务。增强党报的可读性犹如渡水之舟楫至关重要,又迫在眉睫,我认为解决此问题,关键要在贴近读者上下功夫。读者是挑剔的“上帝”历史的脚步已迈进了新世纪的门槛。面对新世纪,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媒体格局,党报人应有一种紧迫感目前,电信业、网络业发展很快,读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目光越来越挑剔,就报业而言,晚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着晚报、晨报等都市报纸的兴起,地市党报的发行越来越难,因此地市党报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一下发行市场,找出自身的“卖点”,在稳定发行量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在发行市场的夹缝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党报姓党”仍是竞争优势和强势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耳目。党报作为主流报纸,其政治优势是非主流报纸不可比拟的,它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地市党报作为党的地方性机关报,其特性和任务决定了它只能姓“党”,必须围绕地市党委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新闻报道。这一特性和任务既规定和限制了地市党报的服务定位,也赋予地市党报生存竞争的优势和强势,使之具有都市报等休闲报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是为适应其受众需要而办的;如果一种媒体不能适应其受众的需要,不被其受众所认可,它就不仅没有市场,而且连存在的必要都没有了。由于各种媒体的性质、特点、定位不同,其受众构成、受众需要也有所不同。以报纸为例,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不同,党报与晚报、都市报不同。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报纸,都只有对自身受众的需要有所了解,并针对自己受众的实际需要采取对策,才可能赢得受众的认可。本文仅就地市党报的受众需要及适应对策谈一点浅见,以期得到行家指教。一、地市党报的受众范围从理论上讲,地市党报作为地市党委的机关报,它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和耳目,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它应该是面向全体人民群  相似文献   

13.
迈进新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新闻传媒的市场竞争也将更趋激烈。省级党报应对竞争,已逐步走集团化的产业化路子,壮大了实力,增强了竞争发展能力。地市级党报由于处的层面较低,区域性较强,同级大众化报纸还不多,报业市场的竞争还不是十分激烈。但随着地市州晚报等大众化报纸的扩容,地市报业市场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地市党报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走产业化的路子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一种必然和现实的选择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各种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舆论导向功能、服务娱乐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报业市场的竞争,不仅是记者、编辑在新闻采编方面的竞争,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党报新闻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党报理论宣传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认真解决好传播效果问题.要在创新中增强传播效果,在重点解决可读性中增强传播效果,在增强贴近性中突出传播效果,真正使党报理论宣传令广大读者入目、入脑、入心,发挥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报纸往往取决于成功的编辑活动,而成功的编辑活动取决于正确的编辑思想和良好的编辑意识。作者认为,地市党报编辑应该树立政治意识、规范意识、读者意识、创新意识、干预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求知意识、法律意识、审美意识,在报业竞争中,赢得读者,闯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头版是一张报纸的“旗舰”,它“引航”整个报纸的报道风格与传播导向。著名传媒大亨默多克曾说过,报纸的头版头条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进一步推动新闻宣传“三贴近”的进程中,如何提升党报头版的质量,如何增强党报头版的新闻宣传功能,不仅是各级党报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的重点,而且也是各级党报普遍困扰并迫切亟待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一无须赘言,作为“门面”的党报头版难办之难,有目共睹。其原因概述有二:一方面是因为头版毫不动摇地承担着要闻版的中心功能,客观上要求不折不扣地刊登一些重要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另一方面,面对大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级党委机关报相继办起了晚报和系列子报,各种主题、侧重点不同的副报也应运而生,做为党报的补充和延伸,这些副报的出现促进了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然而,有些报纸副刊为适应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片面追求新闻受众的最大化和可读性,而忽视了正确的舆论导向,甚至为一时的轰动效应而违反新闻纪律,使一些不宜公开报道的新闻见诸报端,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犯了不应该犯的政治性错误。副报(刊)作为党报的一分子,办报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一致的,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所以,在新闻实践中要不遗余力地坚持政治家办报的方针,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也是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包括省市党委机关报在内的地方党报,在通过行政渠道抓好公费订阅的同时,要不要通过走入市场,扩大自费订阅和零售量?这是当前业内的热门话题。本文拟围绕这一热门话题,就地方党报要追求什么样的发行量,地方党报的发行量该怎么计算,地方党报抓市场发行要从哪儿抓起,地方党报进入市场的基础工作要抓什么等四个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以就教于同行。党报要追求有效发行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委机关报固有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它完全可以进入市场。正因为如此,目前,多数地方党报已在通过行政渠道发行的同时,开始进军报纸市场。从总体上看,报纸市场发行…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办好党报?这是广大报界同仁和读者瞩目的一个问题。作为执政党的“耳目喉舌”,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功能,增强头版的可读性十分必要,只有不断增强读者意识、新闻意识、审美意识,才能让社会各阶层的读者对党报头版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20.
《贵阳日报》作为一张省会城市的党报,如何真正做到“两个坚持”、“两个结合”,即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三贴近”,“把体现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心声结合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让这张党报真正成为一张“引领主流舆论的现代新型城市党报”,使之既能进机关、又能进市场。2005年5月26日,在贵阳日报创刊25周年之际,《贵阳日报》进行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这是一次涵盖办报理念、报道思想、报纸定位、版面设置、版式风格、版型、报头以及机构调整、人员整合等全方位的改革。如今,改革进行了整整一年,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