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词     
《党政论坛》2013,(4):59-59
第三次移民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国际人才蓝皮书披露,在当下的中国,“第三次移民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仅2011年,中国对外移民就超过了15万。所谓“第三次”,是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的两波移民潮而言的。  相似文献   

2.
江羽 《党政论坛》2014,(12):17-17
耐用品的消费阶梯 耐用品消费是居民家庭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当居民家庭对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第一波耐用消费品表现出旺盛的消费热情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等新兴家用电器正以一种“奢侈品”的姿态悄然进入城镇居民家庭,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领了第二波耐用品消费热。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0,(14):44-44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处在国际敌对势力四面包围和封锁之中.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应对敌对势力随时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党中央,毛主席果断地做出了加强一二线的后方建设和备战工作的决策。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10)
20世纪20年代,随着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留苏热潮兴起。本文系统梳理了这一时期共产党单独派遣和国共双方共同派遣留苏学生的情况,并将这一时期分为1920—1924年,1925—1927年7月,1927—1930年这三个阶段。在梳理留学过程的基础上,综合评价20世纪20年代的留苏运动对国共双方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曲卫国  杨占书 《团结》2009,(1):38-40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减轻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开始形成了一系列的环境税收制度.通过对污染物或污染行为征收环境税.以达到筹集资金保护环境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税收制度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高涨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经济杠杆在环境保护中逐渐发挥出主导作用.市场机制在控制污染,提高资源有效利用方面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6.
廖心文 《党政论坛》2012,(14):36-37
中苏关系恶化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苏联采取了…系列行动,对中国实行战略性包围,试图压服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北面,陈兵百万于中苏、中蒙边界,对中国直接进行军事威胁。  相似文献   

7.
“谁是抓捕‘四人帮’的首倡者”,是中国当代史上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叶剑英在1976))一书问世以后,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两种说法:一说是叶剑英“有意识地主动接近华国锋,逐渐说服了处于犹豫不决、彷徨不定的华国锋,  相似文献   

8.
高峰 《党政论坛》2009,(5):60-61
在20世纪初,北欧诸国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60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其国家竞争力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9.
许利平 《党政论坛》2011,(16):37-37
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南海争端,现在呈现复杂化、扩大化趋势。虽然我国主张“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岛礁被侵蚀、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现状,使我国在南海争端上目益陷入尴尬境地。实践证明,现有战略并没有减缓南海争端复杂化的趋势,需要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0,(8):47-47
杜治洲、任建明在《人民论坛》撰文认为,在中国经济改革和转轨过程中,腐败潜伏期在逐渐延长。从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贪官的平均潜伏期在2至3年,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期,腐败潜伏期大幅度攀升,达到了5至6年。  相似文献   

11.
李海洋 《党政论坛》2008,(15):57-59
古巴共产党是古巴现今唯一合法的政党,至今已连续执政近50年。作为拉美乃至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长期遭受美国的敌视政策,从经济封锁、贸易禁运、外交孤立、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到军事威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古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打击。但古共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根据形势变化,沉着应对,  相似文献   

12.
刘利平 《民主》2012,(9):31-34
在绵延起伏的太行山脚下,滹沱河的臂弯里有一个风光秀美的小山村,这便是西柏坡。20世纪40年代末,一代伟人从陕北的黄土高原上走来,在这里成功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根基;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相似文献   

13.
姜建芳 《理论参考》2009,(11):29-31
自20世纪20年代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定了须臾不可偏离的历史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过来又深深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模式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是在互动中不断向前推进的。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0,(4):54-55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只能通过广播和报纸了解天气。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很简短,《人民日报》上有北京地区的24小时预报。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夜里,南转北风一二级;白天,北转南风二三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初,一位大学刚毕业的上海小伙子创办了一家扑克牌生产公司。小伙子生产的扑克牌,手感舒适、包装华丽,很快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谢国权 《党政论坛》2008,(13):54-56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大规模迁移,城市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众多城市的旧城区必须进行市政、交通与居住条件的更新改造,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各级城市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永锋 《各界》2010,(8):69-72
自20世纪40年代,宋子文被传为世界首富以来,围绕着这位民国财政部长个人财富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这其中既有人为因素,也有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21世纪,“以人为本”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一些何责任感的理论工作者开始重新提倡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人为本”再次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声音。到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终于融入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改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正式被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宣布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政治发展目标,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出发点,这标志着“以人为本”从知识界的一种理念转变成为党和政府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3,(4):28-28
中东地区2010年后经历着如同欧洲20世纪20年代末所经历的那种急风暴雨式的变革,“阿拉伯之春”蔓延,席卷一个又一个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相京 《各界》2010,(3):33-3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疑是中国社会的黑暗时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有枪就是草头王”,大小军阀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在这些赳赳武夫中,刘珍年(字儒席)可谓一个“异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