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载,某公司发展一种野菜,单方写好合同,与有关方面"勾兑"后,让农民稀里糊涂画了押.订单写的是保证每亩收入两千元,结果每亩收入两百元都没能兑现.农民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相似文献   

2.
"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当好这个‘家'."这是罗江县鄢家镇长堰村主任黄友禄常说的一句话.如今,长堰村一年一个样,一年一个新面貌.村集体经济已有固定资产14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0元.村民说:"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田野上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都把季节性较强的"催种、催管、催收、催款"当做工作职能,农村干部群众形象地称之为"四季歌".笔者认为,"四季歌"也要与时俱进,改换新词.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来到新津县一些乡村走访农户,与农民摆谈起"三个代表",下面记录的是三位农民的心里话-- 李志强(兴乐乡杨柳村2组农民):我是村里的一位养殖专业户,农闲时外出搞一些房屋装修.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确实讲得好,虽然我还说不出什么很深刻的道理,但是自己心里明白,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要让农民挣钱更多、腰包更鼓、生活更富.  相似文献   

5.
"农民的肚子"和"领导的面子",到底哪个更重要?海南省东方市原市委书记黄成模的答案是:"搞这样的形象工程已经对不起全市人民,现在我考虑的是农民的肚子,不是领导的面子."于是,一个占地600多亩的广场,便全部改为生态林和经济林.  相似文献   

6.
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下乡.最近,中央下发了针对"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对农民来说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7.
"两年来,我通过互联网发布和下载柑桔信息300多条,谈成10笔交易,获利4万元."11月6日,旺苍县东河镇农民张熹乐滋滋地向笔者介绍他的销售业绩.据统计,旺苍县有32个像张熹这样的农民注册了个人网站,300多农户家里的电脑上了互联网,10家企业建立了网站,带动近千户农户"触网".茶叶、林果、中药材等近百种特色农副产品通过互联网源源不断走出旺苍,迈向广州、成都、绵阳等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8.
我省农业税全部实行减免后,农民乐了,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的情绪却低落了,出现了思想不稳、无所事事、无所适从的局面,甚至出现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撂挑子、不玩活的现象.早已习惯了催种催收的村干部们,一旦不必用大部分精力去收税费了,仿佛不知道咋干工作了.  相似文献   

9.
"下田有技术指导,看样板有示范园,销售有市场引导,我今年种的0.8亩蔬菜已净收入3000多元."2006年11月13日,在宣汉县东乡镇城南村张家坝蔬菜基地,农民张朝前乐得合不拢嘴.近年来,宣汉县通过开设田间流动课堂给农民传授农业技术知识,开设现场观摩课让农民在参观中学习致富经验,开设市场引导课让农民掌握市场行情,受到农民的拍手欢迎.……  相似文献   

10.
冯治 《唯实》2005,(2):61-62
一、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 探索与思考 十几年来,我一年有3/4的时间去农村,和农民与农村干部在一起苦苦探寻,就是想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探寻到一条道路,以实现我研究"三农",富裕农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是一份送给农民群众的厚重的年礼.农民是最实在的,今年的一号文件写得也非常实在.文件开头,总结2004年"三农"工作,总共约300字,讲成绩、摆问题篇幅相当,各占了大约150字.  相似文献   

12.
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的大背景下,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新亮点",27条惠农政策有多少"含金量"?本刊特将新华社记者徐京跃、姚润丰撰写的专稿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在全省农村,各地按照省委要求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民活动.通江县城的"背篼公寓"就解决了务工农民露宿街头的问题.该县日进城务工的农民有100多人.这些人吃苦耐劳,成天背着背篼,有人需要劳力时,叫声"背篼",便蜂拥而至抢活干.于是"背篼"就成了务工者的代名词.一到夜里,城区大街小巷的街沿上,他们夏天一床油布,冬天一张油渍的棉被往街沿上一铺,便以背篼口作枕过夜.为解决"背篼"露宿街头,通江县出资租了能住百人的旅馆,建起了"背篼公寓",按旅馆业管理,每晚只收0.5元钱.由"背篼公寓"我体会到了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4.
"星期天,我娃儿到村委会电教室去查了点资料,家里柚子长蚜虫的问题一下子就给解决了."4月18日,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凤仪村村委会的电教室里热闹非凡,前来"泡"网吧的农民朋友兴高采烈地说:"咱农民‘泡'网吧也能发家致富呢!"……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三房巷村新村建成,农民们喜迁新居.新村建有398幢造型新颖、结构合理、配套齐全的农民别墅,小区内环境幽雅,鲜花盛开.入夜,欧式路灯和多彩的霓虹把农民别墅点缀得尤如人间仙境.今日的三房巷村已不见昔日农村的旧影,村民也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这里分明是一座"小康化"的现代乡村都市.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与乡镇干部苦于应付县直单位"会海"泛滥相对照的是,村里直接面向农民群众的会却开得越来越少了。在一些村里,不要说群众大会几年开不了一次,连党员大会、团员大会一年之中也难得开一次,群众形象地把这叫做闹"会荒"。现在,一些部门和单位确实存在着"文山"日高、"会海"日深的现象,让  相似文献   

17.
1953年7月,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刘少奇大哥的孙子)回乡度暑假.离京前,他去中南海看望叔爷爷刘少奇.刘少奇交给他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个农民"秘书",经常向他反映农村的情况.刘少奇希望他的农民"秘书"既是种田的行家里手,又是敢于讲真话的老农民.  相似文献   

18.
"因为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我要回到农村为农民做点事.不管做的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对农民有帮助就行."周小丽这段真情告白,道出了她回到农村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的中国农村再次成为改革的舞台,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引领下,新一轮农村改革使9亿农民"九喜"临门. 一喜:农民收入增加了 2004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0元,实际增长11.4%,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4.4个百分点.权威人士认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有望突破5%的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封感谢信 "尊敬的四川华西民工救助中心的领导,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向你们反映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这件事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深情厚意,共产党真正在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过去老百姓在外面打工受了伤,或者死亡了根本没有人管,现在有你们这么一个单位为在外打工的农民说话,这是农民工的福气啊!感谢你们民工救助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