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欧美发达国家为了所谓的保护竞争力、避免碳泄漏提出了碳关税制度,但有关碳关税的概念在国际范围内还存在不一致。在界定碳关税概念的基础上,剖析欧美碳关税制度的实施基础,分析欧美碳关税制度的效果,对认清欧美发达国家的背后目的,提早做好应对之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认同是国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认同与制度化构成一个互动的关系.正向的国家间认同为制度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国际制度则为国家认同的塑造提供平台,高级制度化伴随着一个国家内化规范及认同建构的过程.探讨国家认同的含义和来源,分析认同与制度化的互动关系对于认识国家间关系的互动很有意义.二战后的欧美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认同与制度化良好互动的典型例证.欧美在良好认同的基础上开始制度化进程,而在国际制度基础上的国家间交往,则进一步加深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程度,改变它们对安全、权力、利益和主导规范的认识,推动欧美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跨大西洋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认同是国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国家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认同与制度化构成一个互动的关系。正向的国家间认同为制度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国际制度则为国家认同的塑造提供平台,高级制度化伴随着一个国家内化规范及认同建构的过程。探讨国家认同的含义和来源,分析认同与制度化的互动关系对于认识国家间关系的互动很有意义。二战后的欧美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认同与制度化良好互动的典型例证。欧美在良好认同的基础上开始制度化进程,而在国际制度基础上的国家间交往,则进一步加深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程度,改变它们对安全、权力、利益和主导规范的认识,推动欧美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一个稳定有效的“跨大西洋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认同是影响国家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国家在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认同与制度化构成一个互动的关系。从认同的角度看正向的国家间认同为制度化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制度的角度看,国际制度为国家认同的塑造提供平台,高级制度化往往伴随着一个国家内化规范及认同建构的过程。二战后的欧美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认同与制度化良好互动的典型例证。双方在良好认同的基础上开始制度化进程,而在国际制度基础上的国家间交往,则进一步加深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程度,改变它们对安全、权力、利益和主导规范的认识,推动欧美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建立了一个稳定有效的"跨大西洋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知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体现了一国知识经济的发展程度.通过使用RCA和NXRCA指数,对中国在内的九个国家2002年和2005年知识型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可以看出,欧美发达国家在知识型服务贸易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中国知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提升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SA8000的实施与中国工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敬涌 《工会论坛》2005,11(1):13-14
实施SA80 0 0标准 ,从客观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本性和发展趋势 ,可以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 ,是企业通向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通行证。中国工会要应对实施SA80 0 0标准带来的挑战和机制 ,科学辩证地理解SA80 0 0标准 ,切实维护我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朱文奇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人道法研究所所长。留学于欧美,在我国外交部任外交官、联合国高官等。曾是国际刑事法庭唯一中国籍的检察官,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在国际司法机构出庭并进行法庭辩论的中国法律专家。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对国外司法制度和西方人文环境非常熟悉,其英语和法语都极其流畅。主要从事国际人道法(战争与武装冲突)、国际法下的罪行、国际刑庭的理论和实践、国际刑事诉讼程序研究。  相似文献   

8.
关于市场经济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非 《理论前沿》2007,493(4):29-30
在欧美对华反倾销中,市场经济地位一直是困扰中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的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有关市场经济标准的相关国际规则的不合理性、欧美国家对华反倾销关于市场经济地位认定实践的不公正性等问题的阐述,提出解决中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60年代起,欧美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相继展开对当代和平与发展的研究,并已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与传统的以国家为中心,以对权力和国家利益的追逐为基本动力的国际关系研究不同的是,这种研究是以国际社会与人类生存为基点,对国际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进行综合的考察。其研  相似文献   

10.
国内对于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理论的认知存在偏误,狭隘地将曾经的对外殖民之洲——欧洲视为国际移民融合理论的发祥地。但实际上,美国作为移民之国,形成了以欧裔白人为中心的主流社会,并较早地衍生出移民融合理论。欧美社会融合理论分异明显:欧洲由公共政策推动,倡导"各美其美"的价值理念,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实践性融合模式;美国则源于学术力量,以非欧裔移民为对象,推崇文化交融,催生"自下而上"的理论驱动性融合模式。欧美融合理论在内涵、过程、路径和影响因素方面有融通之处,二者均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心理融合内涵,强调包容性发展。欧美移民融合理论对中国多群体、多元化、多层次的本土化理论框架建设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质性阻碍是反倾销法损害认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和实质性损害、实质性损害威胁共同构成反倾销法中的损害要件。实质性阻碍在反倾销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总体上探讨反倾销法律制度经济和非经济的合理性,并分析其在实质性阻碍标准中的应用,同时也将审查特别适用于实质性阻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与反垄断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拟通过对反倾销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 ,以及对反垄断法功能的探讨 ,明确反倾销与反垄断的关系 ,从而提出对反倾销政策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国际反倾销和外国对华反倾销越演越烈,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和主要指控对象。因此,制定反倾销的专门法律、法规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2002年的《反倾销条例》与1997年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相比,无论是从实体法还是从程序法来看都有很大的进步,但与WTO《反倾销协议》相比仍存在条文内容过于简单、立法层次较低、调查机构的权限划分不够清楚等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4.
论WTO反倾销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从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分析,各国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数目急剧增加,引发了人们对于反倾销是否已经偏离制定反倾销法律的初衷而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的思考。WTO多哈回合中,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坚持下,《反倾销守则》改革的议题已经被列入谈判议程。从现行《反倾销守则》的规定进行分析,《守则》存在着在"倾销"界定标准、成员自由裁量和对发展中国家缺乏倾斜待遇的缺陷,从而难以有效地防止成员对反倾销救济的滥用,所以必须对《守则》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保证WTO自由贸易体制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反倾销法存在合理性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销与反倾销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法律问题。反倾销并不具备充足的经济合理性 ,但从法律及社会的角度实证地考察反倾销法的实质与形式合理性 ,却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国际社会为此种矛盾的解决已进行了大量努力 ,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6.
TBT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突破的一种贸易壁垒,已成为继配额、原产地和反倾销措施之后,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又一项重要的非关税壁垒。中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应从WTO相关规则出发,提出构建与完善中国TBT法律体系的理论思考与现实探寻。  相似文献   

17.
乌拉圭回合《世贸组织反倾销守则》适用于所有的世贸组织成员,美国反倾销法在理论上也应与该守则相一致。但是,美国在根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守则》的规定来修改自己的国内反倾销立法时,依然保留了许多与该守则相抵触的规定。通过与《世贸组织反倾销守则》,将会揭示美国反倾销法的贸易保护主义功能。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是美国反倾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司法审查的主管机构、司法审查的范围、提起司法审查的主体以及司法的审查标准等内容,是美国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宪法原则的体现。中国企业在应对美国的反倾销指控时,应充分利用该司法救济制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同时要注意该司法审查制度存在的局限性,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前制订商事通则的呼声颇高,但从商法与民法的关系、我国的立法传统和立法技术等方面看,制订商事通则的可行性、必要性值得检讨;否定商事通则的立法主张绝不意味着商法不重要,其重要性与独立性无必然联系.坚持民商合一,商事规范以单行法的形式存在是我国商事立法的最佳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品遭受国外反倾销诉讼快速增加 ,原因主要有反倾销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壁垒、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价格偏低、中国仍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等。为应对国外反倾销 ,我国应采取如下对策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合理定价 ,防止低价竞销 ;尽快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性待遇 ;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应诉 ;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 ;加速反倾销专业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