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我肃立在操场上,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电影《烈火中的永生》里,江姐和她的战友们绣红旗的一幕:解放重庆的隆隆炮声响起了,反动派在自己灭亡前要杀害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里的革命者。但革命者毫不畏惧即将到来的死亡,江姐和她的姐妹们手拿从被子上拆下来的黄线,你一针我一针,在鲜红的被面上绣国旗。从她们充满胜利喜悦的眼神中,我读到了革命者的心。那针针线线绣出的不仅是一面象征胜利的旗帜,更是她们的理想,是她们对新中国的向往与热爱,是她们的一腔热血和生命。先辈们有多么博大的胸怀啊!许…  相似文献   

2.
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尊严的象征。我驻南使馆被炸后,五星红旗依然高高飘扬在使馆废墟上,我们的亲人牺牲了,而在他们的身后有着一个不容欺侮的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维护祖国主权的力量所在。建国五十年来,每每注目五星红旗,国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当年,江姐和她的难友们在敌人的监狱中,面临的是死亡。但当他们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时,异常激奋,在特务们的刺刀底下,精心同绣五星红旗,作为向新中国胜利诞生的献礼。那红旗代表着革命志士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新中国灿烂前途的良好祝福。先烈们的爱国情结和高…  相似文献   

3.
警絮三题     
我肃立在红色娘子军雕像前,默读着那篇浓缩了的血与火、青春与生命的历史。于是,我的面前出现了一条血路,那些驱赶黑暗的英魂向我走来……沿着时间隧道,我来到她们中间。我看见她们憔悴的脸上依然挂着笑容;我看见她们吃的是草根,心中便涌出一种难言的滋味;我看见她们坐在月光下,哼着小曲,憧憬未来,是那样充满自信;我还看见,当枪声大作的时候,她们是怎样地奋不顾身……是什么支撑着,使得她们如此坚强?是为了什么,她们竟这样舍弃生命?她们笑了,但笑得并不轻松。她们谈起了她们的经历、她们的遭遇、她们的苦难,从她们的目光中透出的是怎样的一…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神秘又特殊的角落,有那么一批女犯和管教她们的女警。女犯们灰色的生命在大墙内日复一日渐渐地复苏,而女警们的青春年华却年复一年在大墙内慢慢流逝……   作为一名公安记者,我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先后两次踏着厚厚的积雪,逆着回家过年的人流,来到位于新乡市南郊的河南省女子监狱。   烟花不堪剪  见到胡秋月时,她正坐在洁白的床单上看从家带来的孩子们的作业,脸上的表情喜忧参半。同监号的几个女犯不时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   看到我们,胡秋月立即很谦卑地从床上站起来。我让她坐下,我问:“这个年过得好吧 ?…  相似文献   

5.
马迎 《中国保安》2005,(6):46-48
我是在一个小商品市场认识丽春、丽秋这对姐妹的,她们闪动着明亮的大眼睛,冲我友善地微笑,好像是天天见面的朋友。从山村到城市,从深圳到北京,从当学徒到做生意,她们的成长伴随着一步一步打工路上的艰辛。妹妹丽秋向我动情地讲述着她们的故事,那是小鸟追逐蓝天的故事……我们的老家在山东莱阳,那是个产梨的好地方。黄清清的大鸭梨,又脆又甜水气又多。家里就我们两个女孩,父母靠辛苦种地、伺候果树供我们读书,生活挺艰难的。2000年,姐姐念到高二,我刚刚初中毕业,这在农村,女孩子能把书读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学识不浅了。姐姐一直有个要好的男…  相似文献   

6.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女孩叫“达配”。“达配”们心灵手巧,从小就会针线活,她们出嫁时穿的嫁衣一般都是由自己亲手缝绣,若缝绣得不好是要被人笑话的。所以,在苗寨里,“达配”们个个都是缝绣高手和跳舞高手,每到重大活动和节日,她们就会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春秋》2001,(3)
江正之是江姐惟一的亲弟弟,数十年来一直没有关于他的经历的真实报道。而委托我撰写妈妈江姐家传的彭炳忠、彭云兄弟,对这个舅舅的经历竟也知之不详,且失掉联系多年,仅仅知道他曾在重庆市一家医院工作过而已。在长达10年的寻访中,通过江姐的10多位亲友,我了解到了江正之的一些基本情况。直到好不容易寻访到了江正之的遗孀,我这才终于弄清了江姐、江正之  相似文献   

8.
鸟之梦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鸟,她们从什么地方来,我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我也不知道。但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她们美丽的影子在我的周围飞旋、盘绕。她们黑且亮的眼睛,不经意地躲闪着,温暖而柔和地注视着我,我是多么喜欢这种善意的目光啊,像一条洒满阳光的小溪,倏然从心间叮咚而过,给你春意,给你诗情。我始终固执地以为鸟是有灵魂的,这是我发自内心热爱所有鸟类的原因。多少年来,我一直坚持用美丽的  相似文献   

9.
吴凡 《浙江人事》2007,(4):46-46
读过小说《红岩》,看过电影《烈火中永生》,听过歌剧《江姐》,英烈的意志和壮烈时常激励着我。2004年秋。我有机会去重庆,亲历了英雄们战斗过的地方。这时,恰逢我党召开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时,我知道了革命圣地——延安,听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很多革命志士、青年才俊为了新中国,纷纷奔赴延安,在这一方黄土地上挥洒她们的青春年华,我一直疑惑着,延安这片黄土地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当时自己在心中勾勒出一幅画:延安处处红霞万丈,特别是滚滚延河水边巍巍宝塔山上的宝塔,一定是金光闪闪的,充满了神秘,在那儿的人们都是喜气洋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去延安看看,去追寻我儿时心中的圣地。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有一次我骑着自行车匆匆下班回家,在新街口的过街天桥底下等绿灯时,猛然撞见于蓝,她穿着随意。步履蹒跚。像个很普通的邻家老太,她正一个人横穿马路奔赴什么去处。街上人流如注,但却没有人特别关注她,因为这张经过岁月打磨的面容已变得非常普通,普通得可以淹没在人流中而令人浑然不知。 但在漫长的中国电影史上,人们却绝对不能忽略于蓝这样一个响亮名字的存在。她是我们的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从小就是看着她演的片子长大的,比如《白衣战士》、《翠岗红旗》、比如《龙须沟》、《林家铺子》。再比如《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其中她饰演的北京旧式劳动妇女程娘子可谓入木三分,而她扮演的革命母亲周莲及江姐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蓝简直就成了江姐的代名词。至今,我的耳畔还能清晰地回响着于蓝所扮演的江姐在受刑时  相似文献   

12.
东瀛风流女儒女性研究先驱近年来,日本女性们开始频繁地进出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大舞台,用她们多年来积蓄的力量,用她们的勇气、智慧,在坚硬的土地上开拓出了一条条成功的道路,用她们的魅力征服了世人,不仅仅使男性们开始对这些巾帼英雄刮目相看,即使女性大众自...  相似文献   

13.
田野 《前进论坛》2014,(7):48-49
<正>"现在社会中,有些人生活得还比较艰辛,他们或许没有祥林嫂那般悲惨,但他们同样困难,同样需要人们的关心。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让他们体会这个社会对他们的关怀。"—摘自一大学生的观后感。"我知晓《江姐》的故事,但观看歌剧《江姐》,还是让我有一种触及灵魂的震撼。"浙江理工大学一学生说。  相似文献   

14.
公鸡占窝     
凡夫 《传承》2004,(5):41
母鸡们要下蛋了,但公鸡却赖在窝里不出来。母鸡们对公鸡说:“你又不下蛋,干嘛把窝占着?我们都等着进窝里去下蛋呢!公鸡斜乜着眼睛扫了她们一眼,不屑地说:“什么,这窝难道只准你们用?告诉你们,我是在编人员这窝也有我一份!“我们不否认这窝有你一份,但现在我们进去是为了下蛋啊,你赖在窝里是为了什么呢?“我么,是为了‘占坑’!谁规定鸡窝里只准母鸡下蛋,不准公鸡呆在这里的?你们拿得出法律依据吗?“求求你了!你再不把窝让出来,我们会把蛋掉在地上打碎的!“蛋会不会打碎,关我什么事!说完,公鸡把眼睛一闭,任凭母鸡们百般劝说,千般央求,万般讽刺…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同舟共进》第1期已送到我的信箱,利用元旦假日细细阅读,倍感亲切而畅快。阅读过程中,不时回想去年最后一期关于"讲真话"的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是一个以文字为生的职业写作者。虽然写作和阅读是不可分割的两位一体,但是,如果一定要我在这两者之间选择,我首选阅读。单纯的阅读,对于我来说,那是生命中的大乐趣。在我早年的阅读中,北岛们在八十年代编的油印刊物《今天》让我爱上文学,而后来读到的中国古典诗歌和国外的里尔克、庞德们的诗歌,让我在写诗的练习中养成了自省式思考,在写作的时候努力追求着简洁、诗意和睿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4,(12):21-25
女人如花,因为她们有着牡丹花的雍容华丽、荷花的纯洁无瑕、菊花的热情奔放、梅花的傲然骨气。她们竞相开放,散发芳香,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谱就了华丽的篇章,使世界变得更加多彩,人生变得更加绚丽。真抓实干创新业一个周六的上午,我们来到哈尔滨市妇女培训中心举办的招聘大集,这里热闹非凡,用人单位把岗位需求详细地写在彩纸上用绳子挂起来,便于应聘人员阅读,远远看去像一面面迎风招展的彩旗。每一个参加招聘大集的妇女热切地关注着每一个信息,不时地用笔记录着,而更多的人则挤到了用人单位所设的咨询台不停地询问着。作为培训中心主任的…  相似文献   

18.
你是谁的人?     
笔者的一位老乡,今年大学毕业分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不到一月就跑来向我诉苦,说单位不时有人神秘兮兮地问他:"你是谁的人?"并请教我,他该怎么办?我说,你只管埋头工作,告诉池们谁的人也不是,你是你自己的人.老乡苦笑着说:"不行啊,我们单位书记和主任矛盾很大……"我也感到无可奈阿,总不能教唆他"良臣择主而事"或"卖身投靠"吧!  相似文献   

19.
正父母带家人搬迁金门,我成长要离开他们,人生的合、分,仿佛必然了。三重的居家,是母亲陪我买下的。那一晚我记得清晰,母亲陪我到招待中心,两位女业务员见来客,客气招待。都是业务员,但能明显感受她们的江湖有深、有浅,她们的眉角老是藏着算计,资浅的那位眼神则明透许多。我很高兴是她带领我们参观房屋,母亲也有她的眉角,不时看  相似文献   

20.
在披上婚纱,迈向红地毯的那一刻,每对男女都憧憬着幸福美满,白头偕老,可是,婚姻的一叶小舟,在岁月的航道上,走着走着,不时地要打个旋儿触个礁,婚姻的千疮百孔漏出了破绽,"悔不当初"是很多人发出的无奈感慨,而"当初我真是瞎了眼"也不绝于耳……真是的所有的感情都没了出口?还是人们有时过于情绪化?当理性和感性撞在一起;当激情不在,感觉遁形,彼此没了那份温和、默契的牵持,当男人女人们不得不面对这道离婚题,人们该如何交上这张冰冷的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