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理论在当代西方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其主要包括权利平等原则、分配公正原则及程序正义原则,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它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依据而建构的,我们只能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借鉴,摒弃其不合理成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理论,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2.
十日评     
《当代贵州》2011,(7):7
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社会公正是一个古老恒久的话题,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们便开始思考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社会公正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公正总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社会公正始终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相随。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正问题是后发展地区的重大问题之一。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助于实现社会实质公正、程序公正和形式公正。我国后发展地区的社会公正问题与全国的社会公正问题相比,具有一些突出的特征,这些特征契合了通过协商民主促进社会公正问题解决的要求。通过协商民主的实施促进后发展地区社会公正问题的逐步解决,既要借鉴吸收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正原则,在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追寻社会公正的发展过程,力求准确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公平思想,提出树立正确的社会公正观念;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正的实现状况,论述了社会公正的作用;通过剖析社会公正问题在我国社会凸显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促进社会公正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公正问题及其实现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理论建设》2007,(2):42-45
本文从社会公正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公正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危害,并详细阐述了现阶段实现我国社会公正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正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社会公正的科学内涵;把握实现社会公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坚持社会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意义以及当前我国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社会公正问题,从经济伦理、政治哲学等维度,结合我国现实问题,多视角地展开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试图从不同的维度来建构起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对于客观科学地认识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进一步推动和谐公正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是一切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伴随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社会公正问题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针对社会公正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不平等现象、社会公平本身,以及化解社会矛盾的角度去研究的。事实上,社会公正问题既是社会分配和经济平等的问题,又属于社会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关于社会公正感问题研究的分析,揭示了有关社会公正感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所运用的基本方法,归纳了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社会公正感的基本内涵、测量维度与要素、影响因素以及促进社会公正感的对策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当前国内相关研究描述了当代中国不同群体社会公正感的现状,从分配公正、组织公正与社会心理等层面分析了影响不同群体社会公正感状况的基本因素,提出了各项增进社会公正感的具体措施,为促进我国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的理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琛  吕梁山 《求实》2007,1(11):19-22
社会公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始终坚信和坚持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人民社会公正追求的唯一正确途径,他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正道路。他实事求是地承认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些不公问题和倾向并预见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追求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