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师 《两岸关系》2009,(6):16-18
5月15日-22日,首届海峡论坛在每峡西岸的福建省隆重举行。与以往两岸大型交流活动不同的是,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本次大会,在突出经贸交流的同时,还将两岸民间交流提到了很高的层次,包括两岸民间习俗、传统文化在内的对接和互动活动吸引了两岸同胞和媒体记者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自1987年11月两岸打破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以来,两岸民间往来快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后,伴随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人员交流日益热络。在两岸官方交流渠道还不畅通的今天,两岸民间交流以其广泛性、直接性、灵活性和亲密性等优势和特点,日益成为两岸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3.
张志军 《黄埔》2013,(5):1-1
我们都知道,有交流,就有感情的交融,就有亲情的升华。两岸同胞历经百年沧桑,从被迫分离到短暂相聚,再从相互隔绝到交流往来,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一家人的亲情。海峡论坛的举办,就是要鼓励和推动两岸同胞的全方位交流,深化两岸一家人的亲情。  相似文献   

4.
陈筠 《两岸关系》2009,(5):33-34
为顺应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加强两岸民间各界的广泛交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务院台办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等部门将于2009年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厦门、福州、泉州、莆田等地举办首届大型的“海峡论坛”。其主题是“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12,(6):50-51
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等66家两岸有关单位共同主办的为期一周的第三届海峡论坛,6月17日落下帷幕。论坛继续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突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内涵,反映了两岸各界民众的共同愿望。海峡论坛的成功举办,再次呈现两岸同胞大交流、两岸各界大合作的局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要成果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6.
声音     
“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重要的是更加有力地推动两岸同胞大交流,促进两岸各界大合作。我们强调大交流、大合作,就是要把两岸交流合作推向最广泛的领域、推向基层,鼓励最广泛的基层民众参与到两岸交流合作中来,增加更多的直接交往,努力使两岸同胞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  相似文献   

7.
时政要闻     
《两岸关系》2013,(9):8-10
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台湾少数民族民意代表访京团。俞正声表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台湾少数民族同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长期以来,你们是抗御外来侵略斗争中民族尊严的峰定捍卫者,是宝岛开发的重要建设者,是两岸交流的积极促进者。台湾少数民族同胞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两岸同胞齐心协力,携手合作,就一定能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实现同家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06,(9):1-1
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落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达成的共识和意见;在今年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又提出了包括扩大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在内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并积极推动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的举办。大力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两岸农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台湾地域狭小,市场空间小,海洋…  相似文献   

9.
两岸同胞同根同脉,是一家人。胡锦涛总书记在“12·31”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既深刻反映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也为深化两岸交流交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9,(4):84-85
5月22日,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闭幕。本届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由大陆26个部门、台湾28家民间机构联合主办,上万名两岸同胞共同参与。其中台湾各界8000多人,来自各主要党派.25个县市、20多个界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重要演讲。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天然纽带。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文同言,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2300万台湾同胞和13亿大陆同胞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彼此容易亲近、交流和沟通。大陆同胞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真诚希望台湾同胞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12.
洪鸿  程朔图 《台声》2013,(1):43-44
自1987年两岸民间交流恢复以来,已有33万多对两岸同胞喜结连理,每年还在以1万多对的速度增长。两岸婚姻被誉为是继两岸“三通”之后的“第四通”  相似文献   

13.
王亮 《两岸关系》2013,(6):22-25
6月15日至21日,第五届海峡论坛将在福建举办。5年间,通过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海峡论坛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最大平台和知名品牌,为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融洽感情,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五届海峡论坛即将举办之际,《两岸关系》杂志社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台办交流局局长程金中,获得了关于海峡论坛的专题介绍。问:请介绍海峡论坛成立的背景。答:海峡论坛是在已举办三届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说,两岸民间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增进同胞感情、扩大共同利益的最好方式。20多年前成立的金门同胞联谊会、黄埔军校同学会等组织,彰显了当年倡议者的远见卓识和战略前瞻。而今,来自世界各地的  相似文献   

15.
王尧  朱华夏 《台声》2005,(10):12-13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2005年9月15日~16日,上海黄浦江畔,首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在这里举行,海峡两岸2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聚会在这里,共同探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共同筹划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成为两岸同胞坚定的共识。两岸同胞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向未来、携手合作,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贾庆林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说。“今天这个论坛的结论,将高度影响明天各自的政策。”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此次两岸民间菁英论坛的举办,是落实今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与宋楚瑜会谈公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19)
<正>今年是两岸开放民间交流三十周年,为图文并茂展示两岸民间交流成果,我会拟举办"纪念两岸交流30周年——两岸一家亲"图片展等系列活动。为丰富活动内容,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照片、书信及老物件等实物。征集内容(一)能够反映两岸隔绝时期,两岸同胞来往、思念、渴望团聚的照片、书信及老物件等;(二)能够反映两岸交流三十年来重大历史进程的照片、书信及老物件等;(三)能够反映两岸交流三十年来两岸民间交流的照片、书信及老物件等;(四)能够反映两岸同胞共建家园的照片、书信及老物件等。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海峡两岸处于隔绝的状态。但是,同文同种的两岸同胞,仍通过文学领域的交流得以沟通。当然,这种交流是历经曲折的。  相似文献   

18.
正年年凤凰花开时,两岸同胞手拉手。海峡论坛自创办以来,年年如期在福建举行。2009年,在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在原有的"海西论坛"基础上,两岸共同创办了海峡论坛。十年来,海峡论坛始终坚持为两岸基层民众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定位,始终坚持以基层民众为主角、以亲情和乡情为纽带,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交流内涵,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凝聚两岸同胞力量,共同维护和推进两岸关系和  相似文献   

19.
从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推动两岸交流的深入发展,如何扩大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如何实现两岸同胞大团结,一直是大陆认真思考和积极解决的主要问题,更是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重要工作,“7·4首发”开始的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则是成功的创举。  相似文献   

20.
各位同胞、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初夏的鹭岛,花团锦簇,生机盎然。我很高兴和来自海峡两岸的各位同胞一起,共同参加首届海峡论坛。这次论坛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顺应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很有意义。昨天,论坛已经隆重开幕,各项活动在福州、厦门、泉州和莆田陆续展开。受胡锦涛总书记的委托,我代表中共中央,对首届海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前来参加论坛活动的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各界乡亲,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