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洁 《法学》2018,(3):104-112
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收购绝大多数采协议收购方式,但现行协议收购的制度建构零散不成体系,也未能依据协议收购的内在机理建立科学的信息披露规制措施,从而给资本市场并购监管造成很大的困境。本文在比较协议收购与要约收购信息披露之差异的基础上,认为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信息披露应兼顾确保程序便捷、防范证券违法行为的双重考量,从权益披露、防止内幕交易、防止操纵市场三个维度进行监管。需要厘清的核心疑难问题包括协议收购应当在何时披露,协议公告披露后能否修改或撤销,协议的报告与公告能否分开使用等。为了更好地规范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应当统一《证券法》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并将持股数量与协议收购目的的披露相结合,同时对疏漏的规则进行补充完善以回应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入世,外国资本将以更加迅猛的势头涌入中国。选择收购中国上市公司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不仅可以化解与对手的竞争,还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与国内企业的双赢”①。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外资在WTO和全世界大购并浪潮的双重影响下,将与中国的上市公司形成一轮新的购并(重组)浪潮”②。“通过收购中国上市公司达到外资‘借壳’上市的目的,外资对国内上市公司的购并也将是下一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③。  相似文献   

3.
论要约收购的基本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要约收购的基本法律问题●虞政平要约收购,是指接受企业(投资者)以公开要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上市股票并获得该公司控股权的行为,它与协议收购共同组成企业股权合并的两大方法。西方各国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及上市公司的繁荣,有关要约收购的规则较为完善。如美国《威...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要约收购法律制度的缺陷、不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导致上市公司股份协议收购大量发生的原因,应进一步完善协议收购程序、义务规范。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弊端及立法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永红 《现代法学》2001,23(6):85-88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唱主角的收购方式 ,也是立法规范最缺乏、操作适用中产生问题最多的收购方式。为此 ,本文概括论述了协议收购现存的主要弊端 ,具体提出了加强立法规范的建议和对策 ,期望促进我国证券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企业的收购与兼并,淘汰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淘汰不合格的企业家,实现存量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标志。公司的收购与兼并是企业间的一种经济活动,涉及到存量资产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迅速集聚、产权的转移、公司重组、资本重组等诸多经济和法律的问题。律师为买方公司收购兼并非上市公司提供法律服务一个企业收购、兼并另一个企业的资产和产权是一种资产买卖活动,产权转让行为,买方公司可以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资产,也可以只收购部分资产,本文所…  相似文献   

7.
试论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决定权的归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日益频繁。当上市公司面临被收购特别是被恶意收购的危险时,为了防止公司控制权的转移,目标公司通常会采取相应的反收购措施,以预防或挫败收购者对本公司的收购。在资本市场全流通时期,反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证券法中的上市公司收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投资者依法购买股份有限公司已发行上市的股 份,从而获得该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我国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采取鼓励的政 策取向,对信息披露制度、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协议收购均作了有关规定。但对一致 行动问题和反收购制度未予涉及,值得提起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从2005年股改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开始了较大的调整。而在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下述新《办法》)在旧的《办法》基础上作出了重大的变革,是指引此次资本市场调整的最重要法律文件之一。了解《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是正确理解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不可缺少的一步。本文将重点对新《办法》进行分析,并就此法的影响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49条第1款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公司合并时除外。”从理论上讲,股份是公司资本的构成单位,如果允许上市公司收购自身股票,必然导致资本减少,这就可能损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从实践上看,允许上市公司收购自身股票,会引发公司内幕操纵股价、通过炒作公司股票来掩盖公司实绩等问题。因此,各国公司法一般都严格限制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实践中,不严格执行(公司法}第149条关于限制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的规则,伴随收购价值理念的认知与收购类型的变化,处于变迁发展之中。我国公司收购立法秉承披露理念与公平保护精神,将要约收购规则从强制性全面要约改变为自愿部分性要约、重新定位了协议收购的规则、引入了间接收购规则、补充了反收购规则,从而更好地完善了企业资源的效率化配置与各方利益群体的公平保护。  相似文献   

12.
2002年被称为“中国并购元年”。跨国公司或外商投资企业收购中国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屡见不鲜,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中国资本市场直接上市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国重点垄断行业之一的民航业,也自2002年8月1日起执行新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国家商务部等四部  相似文献   

13.
郭丹 《中国律师》2000,(5):54-55
要约收购(亦即“标购”)是境外证券市场兼并收购的最主要形式,是指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的一定比例时,如果进行收购,应当依法向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的意思表示而进行收购的一种方式。我国《证券法》第78条规定:“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取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的方式。”该法涉及要约收购的条款达17条之多,且将要的收购放在上市公司收购方式之首,足见我国《证券法》对要的收购的重视,为要约收购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笔者仅就要约收购涉及到的几个法律问题做一粗浅探讨,以求对要约收购的实践有所助益。一、…  相似文献   

14.
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典型公司形式,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特征之一是将股本分成等额股份,由无限多的股东分别持有,并贯彻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基于保持公有制的主导性=股市资金和规模的有限性等因素的考虑,人为地将股份公司的股本分为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和外资股,并规定国家股、法人股暂不上市流通,仅社会公众股可以上市流通,结果造成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平均三分之二的股份沉淀在持有者手中,无法上市自由流通,进一步造就了同股不同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价的特殊股份有限公司,正是由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持有者就想方设法在交易所外把国家股、法人股协议转让出去由此在实践中先出现了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方式,以后我国证券管理机构和《证券法》相继肯定和确认了这一收购方式,本文正是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成因和对协议收购方式适用之影响,揭示协议收购方式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及今后随股权结构变化而可能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评我国证券法第四章“上市公司收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证券法》第四章专章规定了上市公司收购 ,这对规范上市公司收购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但仍存在某些不足 ,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认为 ,协议收购仅是一种过渡时期的收购方式 ,应颁布专门的行政法规加以规范 ;强制收购豁免的具体情形应加以规定 ;目标公司董事会的权利义务及行动一致在《证券法》中应有体现。  相似文献   

16.
蔡红 《律师世界》2002,(9):19-22
一上市公司收购是投资者依法购买股份有限公司已发行上市的股份,从而获得该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一致行动是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者经常采取的共同行动,它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收购过程中,相互配合以获取或巩固某家公司控制权的行动。虽然我国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的一些基本制度诸如信息披露、强制要约收购、协议收购均作了相关规定,但是,对于“一致行动”的概念以及应如何对它进行规范却未作任何规定。我国《证券法》的这一立法空白并非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实践中没有出现一致行动的情况,恰恰相反,我国证券市…  相似文献   

17.
大港油田收购爱使股份的操作实录与法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证券市场既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也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是优化资产结构、发挥证券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重要渠道。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证券市场来实现企业的收购、兼并及重组,十分普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收购亦方兴未艾。上市公司的收购又称接管,是法人或自然人在证券市场上公开收购某一公司的股份而获得对该公司控制权的行为。由于收购通常涉及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因而对目标公司各种利益主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目标公司董事会减员的影响最为严重。所以收购就有了“善意…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法律制度沈志军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的深入,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公开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以实现控股或兼并,已经成为企业向外拓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健全的证券立法和市场管理机制,企业的这类控股或兼并活动已经引发出许多...  相似文献   

19.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股与法人股不允许上市流通,因该规定与股份的特点——可转让性相冲突,上市公司在实践中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为非流通股的转让探索出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推动着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1999年7月1日生效的证券法将股权协议转让作为上市公司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正式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20.
《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的形式: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作出了规定,对收购者主体以投资者这一概念予以界定。理论上讲,投资者应当包含自然人投资者,然而比较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自然人投资者能否获得上市公司收购者的法律主体资格却颇值得怀疑。本文结合现行法规与当前证券市场实践,对这一问题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