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2015,(8)
<正>杨靖宇将军生前和死后都受到日军的极大敬畏。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派叛徒向他劝降时他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句话至今在天地间回响。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沒有一点粮食,在场的日军无不受到极大的震撼。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流下了眼泪,长时间默默无语。史料载:这个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举国悲愤。当时齐白石在北平卖画营生。一天,一个日本商人出高价想索取他的画,被他拒绝。后来他贴出字条:“齐白石画不卖给日本人。”  “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北京。一天上午,两个日军军官带一个翻译找到齐白石,以买画为由,诱劝他加入日本籍。他一听就火了,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去日本!你们要齐璜(白石的名),就把他的脑袋拿去!”3人碰了一鼻子灰。为避免敌人找麻烦,齐白石写了一个告示贴在门下:“中外长官要买画,用代表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  相似文献   

3.
江桥抗战后,马占山率部退守海伦,继续与日军周旋,但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拒不支持和声援马占山抗日,使其部队孤军奋战,陷入了日军重兵包围、聚而被歼的危险境地.此时,日军又软硬兼施.为了保存实力,马占山决定接受日军的劝降,答应出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和伪满洲国军政部长.日军为利用马占山的名义招摇撞骗,不得不拨出军费和4个师的装备给马占山使用,并将2个师的军火装备先行运到齐齐哈尔.马占山乘机顺水推舟,提出要亲自到齐齐哈尔去监督军队投诚和整编.并暗中作出走的准备.为了严守秘密,他对准备反正的打算秘而不宣,连他的秘书、警卫都不告诉.  相似文献   

4.
一代名将皮定均,戎马一生,威名赫赫。在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中,共有过三个不同的绰号。这三个各具特色的绰号,从不同的侧面传神地反映了将军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日本人骂他“皮猴子” 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先后任刘邓麾下129师特务团团长和太行5分区司令员。百团大战前夕,5分区奉刘邓首长之命侦察武安县城内的日军守备情况。受领任务之后,皮定均亲自化装进城侦察。在完成任务出城门时,他被久仰他大名的日本人认了出来。危急时刻,埋伏在城门口接应的侦察员先对敌开火,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待日军从慌乱中清醒过来时,皮定均已经悠哉悠哉地骑着毛驴上了半山腰,转眼间就拐进了山坳,气得追击的日军小队长七窍生烟,大叫:“皮猴子的,大大地鬼!”从此,在整个5分区方圆百里的范围内,“皮猴子”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5月18日上午,102岁的"飞虎队"老兵戴自瑾去世。戴自瑾是大陆仅存的几位"飞虎队"队队员之一。抗战中,他驾机炸断了日军重兵守护的黄河铁路大桥,致使日军铁路运输中断了两个月;1951年3月,他受胁迫,驾驶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的专机从台湾飞回上海江湾机场……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览》2001,(4):54-55
一代名将皮定均,戎马一生,成名赫赫。在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中,共有过三个不同的绰号、这三个各具特色的绰号,从不同的侧面传神地反映了将军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日本人骂他“皮猴子” 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先后任刘邓麾下一二九师特务团团长和太行五分区司令员。百团大战前夕,五分区奉刘邓首长之命侦察武安县城内的日军守备情况。受领任务之后,皮定均亲自化装进城侦察。在完成任务出城门时,他被久仰大名的日本人认了出来。危急时刻,埋伏在城门口接应的侦察员先对敌开火,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待日军从慌乱中清醒过来时,皮定均已经悠哉游哉地骑着毛驴上了半山腰,转眼间就拐进了山坳,气得追击的日军小队长七窍生烟,大叫:“皮猴子的,大大地鬼,!”从此,在整个五分区方圆百里的范围内,“皮猴子”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6,(2)
正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老兵方队有一位94岁的抗战老兵,叫陈忠民。这是一位16岁当兵、身经百战的英雄。1938年至1945年,他和日军血战了7年多。1945年,他在浙江金华北部参加闽浙追击战中,与日军拼刺刀时小腿受伤。2015年11月19日,笔者来到长沙县星沙街道采访了陈忠民,也见识了他依旧的军人风采。16岁,进了特别挺进队1922年8月23日,陈忠民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万家村。他走向抗日战场,完全出于一种自觉。他刚出生5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8.
日军在侵略中国过程中灭绝人性地大量使用化学武器,荼毒中国人民至深.而日军的这些战争犯罪与日本裕仁天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裕仁天皇是日本研制化学武器的最高决策者、日军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的主使人,因此他不但是发动侵略中国和太平洋战争的最大战犯,也是日军施行化学战、毒气战的最大罪魁.  相似文献   

9.
正王近山是我军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将,他不仅善打硬仗、恶仗,也非常善于把握战机,果断歼敌。1943年10月24日,王近山奉命率第386旅第16团前往延安,途中巧遇日军"战地观察团",他临机决断,在日军必经之地韩略村设伏,痛击日军。此战,我军以伤亡16人的代价,取得歼灭120余名日本军官的战果。1943年9月,日军继5月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后,又动用2万  相似文献   

10.
孙立人(1900—1990),字仲伦,安徽舒城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他所率新三十八师(新一军)在两次入缅作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3000余人,伤日军75000余人,俘虏大尉以下323人。缴获大炮186座,战车67台,汽车552台,攻取公路646英里。新一军伤亡17000人。  相似文献   

11.
“新升隆”轮被炸一1938年10月,武汉已陷入日军三面包围之中。武汉三镇危如累卵。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全权代表,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又是中共中央长江局和《新华日报》的主要负责人,在日军逼近武汉的情况下,临危不惧,经常彻夜不眠,组织群众撤退,转移输送党的干部和物资,组织出版了最后一期《新华日报》,这一期报纸上还有他口授的《暂别武汉》社论。他一直坚持战斗到武汉失守前几个小时才离开。“新升隆”轮被炸10224月日,日军逼近武汉,日本飞机轮番轰炸,形势十分紧急。下午时在周恩来的送行下,由十八集团军驻武汉办事处…  相似文献   

12.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两次亲赴河南,在竹沟、洛阳、渑池、豫皖苏边等地检查、部署抗战工作,后他离开河南,东进苏皖敌后继续指挥中原、华中人民抗战,继续领导河南人民抗击日寇的侵略。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刘少奇在河南抗战中的历史贡献。 一、及时进行组织调整,适应中原抗战需要 1938年5月徐州失守后,日军沿陇海铁路西犯,国民党战场一泻千里,6月日军逼进河南省会开封,蒋介石为阻止日军继续西犯,下令炸开黄河大堤使豫皖苏3省60余县尽成泽国。新黄河东成了日军践踏的敌占区,河西仍为国民党的统治区。我党在国统区、敌占区的工作方针不同,方式不同,给中共河南  相似文献   

13.
首战平型关     
《湘潮》1985,(8)
一九三七年九月中旬,日军企图迂回攻占太原。阎锡山要求我军配合他阻滞日军的进攻。九月二十三日,聂荣臻率115师师部及344旅到了平型关东南的上寨镇,与先到那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6,(10)
正在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建中村,记者见到了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前受阅的抗战老兵卢庆炎。卢庆炎,虽然没有直接拿枪与日军在战场上血肉相拼,却是抗日战争史上一件重大事件——衡阳保卫战的见证者,而且衡阳守军的"最后一电"就是经他的手发出的。衡阳城沦陷后,他也被日军关进了俘虏营。正是凭着坚定的信念,他和战友冒着危险逃出,重新回到中国军队里。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嘉山明光镇驻有日军一个中队,中队长的翻译官刘赐胜,是个死心塌地“效忠”皇军的汉奸,新四军好几个秘密联络点都被他带人破坏了。 刘赐胜平时放荡不羁,爱出风头,身穿日军服,脚蹬大皮靴,腰挎盒子枪和长柄东洋刀,在  相似文献   

16.
<正>1942年日军“五一”大“扫荡”,是抗日战争中冀中地区最为艰苦的时期。到7月,冀中已被平津日军严密布控,在42个县、8000多个村庄、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日军共建立碉堡1750个,修筑“扫荡”公路7500多公里,挖掘封锁沟4000余公里。冀中平原被日军分割成2600多个小格子,日军实行所谓点、碉、路、沟、墙五位一体的“囚笼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库里申科,全名叫格里戈里·阿基莫维奇·库里申科,抗战时期的苏联空军援华志愿队轰炸机大队长。他于1939年4月从苏联出发,率两个轰炸机大队,以"志愿队"的名义,进驻中国的成都地区,帮助中国人民抗战。当时,日军以汉口为基地,不断派飞机对我大后方不设防城市进行狂轰滥炸。库里申科受命带队打击日军在汉口的空军基地。1939年10月3日、10月14  相似文献   

18.
正何健生,1930年担任国民党空军轰炸员,曾驾机26次轰炸日军阵地,所到之处,电光火石,令日军闻风丧胆。后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新中国的空军事业,是中国空军史上极其重要的功勋人物。一展钢翅雪国恨何健生,1910年11月8日出生在广东省连平县蕃豆二街4号。高小毕业后,他考入广东师范学校。1930年,他进入广东空军掩护大队,历任战士、班长、代理排  相似文献   

19.
陈昌喜 《党史文苑》2004,(11):56-56
1937年7月,日军以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蓄意制造事端挑起“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那么当事的几个日本军人最后的命运如何呢?田代皖一郎他是日本佐贺县人,1880年出生,“七七事变”时为中将军衔。1937年7月8日凌晨,田代在司令部召开会议,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7月11日晨,日军统帅部作出向华北派兵的重大决定,还命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指挥不力的田代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闻讯后,羞愤交集,于15日突发心脏病暴亡。牟田口廉也事变发生时,他任侵华日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联队长。8…  相似文献   

20.
血腥报纸 1946年5月15日,高文彬等一行5人飞往日本东京。他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大法官梅汝墩的聘请,到东京工作,任务是搜集日本侵华的证据,为千千万万被日军杀戮的同胞报仇雪恨。 这天,他在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上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的题目是《百人斩超记录》,照片上两个侵略南京的日军少尉军官拄刀而立,脸上露出冷笑。这两个人一个叫向井敏明,一个叫野田毅,他们以砍掉中国人头颅的数量来进行“比赛”,最终以向井敏明砍死106名无辜南京平民“获胜”,而野田毅失败的原因是军刀刀刃砍卷了,无法再进行凶残的杀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