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天堂实验纪事(四)———回眸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建立□杨洪涛领袖与创建者的对话当人民公社化的浪潮在全国风起云涌之际,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主席乘坐的专列停靠在遂平火车站,听取山查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创建人的口头汇报。参与汇报的人有:遂平县委书记蔡...  相似文献   

2.
天堂实验纪事——回眸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堂实验纪事———回眸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建立杨洪涛庄严理想化作千古笑料卫星人民公社的出世是前无古人的。那些凝固为《章程》的词藻,完全是在少数人头脑中空想出来的东西,而非新社会制度的胚胎,用强制手段搭配后,进入沧桑轮回之中,日久便风化成千古笑料。从吃...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人民公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漠 《小康》2007,(11):50-55
悠悠黄河将华北平原一分为二,平原上的南北二省皆由河而名,又因那个时代紧密相连。河南省遂平县的查岈山人民公社,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民公社。当年一颗震惊全国并把浮夸风推向巅峰的小麦"卫星",使得3个月就有30万人前来朝拜,它的"人民公社简章",成为指导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文件,可谓"风光无限"。但其间,社员们却饱受其苦,深受其害。文革结束后,它已死寂无声;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被媒体称作中国最后的人民公社。在那个浮夸肆虐的年代,周家庄则坚决抵制浮夸风,使村民平安熬过了那个灾难岁月;而在全国的人民公社瓦解之时,周家庄则断然延续了那一时期的模式,今天仍然健康地发展。不难发现,这"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同样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工作为何徘徊不前,论证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和广大民众来说,1958年绝对是一个“凯歌行进”的年代。国外,“东风压倒了西风.而且将继续压倒西风”。国内,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胜利召开。大炼钢铁运动取得预期成效,全国共完成钢产量1108万吨.人民公社运动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粮食亩产量连放“高产卫星”。“一天等于二十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等激情洋溢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相似文献   

6.
《今日上海》2014,(7):11-11
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金山枫泾镇的人民公社旧址进入了新的保护名单。专家认为,“人民公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较早的、时间跨度最长的基层管理机构,其旧址虽然年代近,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创造》1959,(4)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计中指出:"人民公社应当实行统一领导、分极管理的制度."这是人民公社管理的根本制度.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政权组织的基层单位,是我国迅  相似文献   

8.
赖德荣 《当代广西》2007,(17):16-18
历史上,地处广西最大冲积平原浔郁平原的贵港,曾经繁华和辉煌过:秦始皇统一全国时设置在广西最早的郡治桂林郡,持续16年之久、波及全国18省、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起义,广西苏维埃运动的开端劳五暴动,广西第一个人民公社先锋人民公社,亚洲最大的制糖企业贵糖(集团)股份公司……这一切都与贵港密切相关,足以证明她过去拥有的繁华和荣耀。  相似文献   

9.
《创造》1958,(5)
办好公共食堂,保证群众吃饱吃好,是当前一项政治任务.它关系着千百万群众的生活,关系着生产大跃进,也关系着人民公社的巩固.(一)富民县勤劳人民公社,全社7,682户,29,101人.在建立人民公社的同时,先后办  相似文献   

10.
在整顿人民公社当中,我同几个同志参加了楚雄县前进人民公社莫家村小队的一个辩论会.本来这个辩论会开始打算辩论的主题是:人民公社实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好呢还是继续实行原来的评工记分的办法好?但是通过这个辩论,却很自然的把问题引到对待劳动人民是靠说服呢还是靠压服的思想作风问题上去.会开得很热闹.事情是这样的:楚雄前进人民公社莫  相似文献   

11.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过程中,城市人民公社也掀起过高潮,而学术界对此研究比较薄弱.从对城市人民公社作以历史考察,可以看到它所具有的不同于农村人民公社的特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的综合性的人民公社不仅已经出现,而且已经在若干地方普遍发展起来,有的地方发展得很快,很可能不久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一个发展人民公社的高潮,且有不可阻挡之势。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的不断的跃进和五亿农民愈来愈高的政治觉悟。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基本上战胜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后,发展了空前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创造了可以基本上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末,人民公社撤销,生产大队解体,处于“几不管”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果作村,矛盾纠纷层出不穷,赌博、盗窃之风盛行……  相似文献   

14.
一、财政贸易管理体制必须适应人民公社成立以后的新形势。自从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农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规模较大的、经营项目单纯的农业合作社,合并和改变为规模较大的、农林牧付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为我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提供了一种最好的组织形式。它不但在现阶段是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并且将发展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  相似文献   

15.
张桂远 《传承》2010,(3):80-81
1958年,商城县超英人民公社的经验和做法引起了报刊的广泛关注。从报刊的文章看,思想宣传在超英人民公社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58年,商城县超英人民公社的经验和做法引起了报刊的广泛关注.从报刊的文章看,思想宣传在超英人民公社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58年是极其特殊和不平凡的一年。下面是本人在这一年亲历的几件事情。在大队食堂吃饭一成立人民公社,各村就改称为“大队”。并且为体现人民公社的  相似文献   

18.
人民公社制度的另类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公社曾经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它的解体,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很多人认为这是公社的土地公有制对农民的激励不足造成的。从劳动力产权这一新的角度来看,人民公社的解体是由于公社对劳动力产权的安排导致了劳动力产权残缺,这直接危害了农民的直接利益,对农民激励不足,并最终导致了人民公社实践的失败。  相似文献   

19.
我省人民公社化,是在十月份钢铁铜生产和秋收秋种紧张的两线作战中实现的.到处办起了人民公社,才能够组织全民力量胜利地进行这个空前规模的战斗.经验证明:哪里人民公社办得好,哪里的钢铁铜野战前线和秋收秋种后方都同样取得显赫的胜利;如果哪里对人民公社稍为迟疑,哪里的前线和后方就不能够及时的组织起来,就产生领  相似文献   

20.
陈涛 《前沿》2008,(1):232-235
社会系统内部既不存在单一的正向功能,也不存在单一的负向功能。人民公社制度在促进国家积累、维护土地改革成果、规模经营与集中生产、保护弱势群体、规避风险、引进先进生产工具、促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正功能,同时具有盲目计划、滥用劳动力资源、脱离生产实际、忽视经济建设、形成城乡二元格局和效率低下等负功能。对人民公社的评价与考察必须要深入到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