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并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中东地区长期变化趋势的一个代表性事件。中东地区国家间关系有三个比较突出的变化趋势,一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持续弱化,二是逊尼派国家和什叶派国家的对抗持续上升,三是围绕反对和支持穆兄会的斗争日益明显,这三个关系趋势都导向以色列地缘政治环境的实质改善。越来越多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将是大概率事件,传统意义上的阿以冲突将逐渐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2.
在国庆6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们试图搜集了一些反映中国、印度、日本、古巴、以色列等5个国家发展速度的一些数据,与大家分享。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五个国家,一是因为它们都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建国,或是发生了国体与社会制度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印度1947年独立:日本从1945年起,由近代天皇制向现代天皇制转变,逐渐从一个封建集权制国家转变成民主国家;古巴是1959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以色列1948年建国);二是特意选择了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三个非社会主义国家。看看社会制度对发展速度的影响;三是既包括了人口大国,也包括了人口小国。  相似文献   

3.
今年夏天对中东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血腥之夏。以色列为搜寻被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分别抓去的3名士兵,先后发动了“夏雨”行动和黎以冲突,并将冲突迅速升级为规模和影响力都空前的地区军事行动。然而,正如国际舆论所指出的,导致这场冲突的真正根源还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半个多世纪来,阿以双方围绕着巴勒斯坦问题,冲突不断,先后爆发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而黎巴嫩是同以色列接壤的“阿拉伯前线国家“,在阿以冲突中扮演着特殊角色。从20世纪70年代起,黎南部地区便成为阿拉伯国家反以武装斗争的“前沿阵地”,从巴解组织到黎巴嫩真主党,不断从这里向以色列发动袭击,每每招致以军军事报复,黎以边境冲突不断。  相似文献   

4.
《观察与思考》2007,(2):5-5
1月9日,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次访问是奥尔默特当选以色列总理后首次访华。他也是8年来访问中国的首位以色列总理。访华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与奥尔默特会见和会谈。  相似文献   

5.
陶彦召 《同舟共进》2013,(10):16-18
一位外国人若在以色列,很快便会发现,被当地人问及最多的问题,要么是“你觉得以色列怎么样”,要么是更为直白的“你喜欢以色列吗”——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民族像以色列人这样,如此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余国庆 《时事报告》2011,(11):57-59
出强劲的外交牌:与以色列翻脸,支持巴勒斯坦“入联”,到埃及、利比亚推销民主……埃及《周报》说,“强势的土耳其总理在向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展示土耳其的肌肉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土耳其,一个地跨亚欧的独特国家,近几年声名鹊起,不仅在于其日趋活跃的外交身影,更因其东西合璧、多元包容的独特发展模式而引起了政界和学界的巨大兴趣。然而,作为中东四大传统力量之一及G20成员,土耳其与中国的相互往来、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却相对不足,总体上滞后于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与伊朗。  相似文献   

8.
怀成波 《半月谈》2004,(14):78-80
最近,在中东无核化和修建隔离墙问题上,以色列再次同国际社会对着干。阿盟秘书长穆萨7月16日访问维也纳时指出,海牙国际法庭对隔离墙的裁决是个“里程碑”,是对不遵守国际法的国家发出了一个“信号”。他同时对以色列继续发展核武器发出警告,认为这将致使整个中东“有核化”,并使该地区“陷入动荡”。  相似文献   

9.
经典的抗争     
今年有一条小新闻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去年以色列的水供应量超过了需求量。这条新闻诉说的是犹太人逆境中经典的抗争。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降雨量严重不足,主要水源是发源于戈兰高地的约旦河。可它只能算一条小河沟。我曾经过河上一座铁桥。停车俯瞰,只见涓涓细流。正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以色列人发明了滴灌技术,对世界农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以色列人在1967年从叙利亚手里夺取了戈兰高地,并在那里植树造林。我于上世纪90年代中访问以色列时.树已成林。我看到.每一棵树都用角铁和铁丝围了起来,以防牛羊啃噬:每一棵树的根部都有一根细细的塑料管在缓慢地滴着水,水量由计算机控制,据介绍用的是再生水。以色列农业三分之一以上用的是再生水.而我国严重缺水的城市还在用自来水漫灌城市绿地。在以色列,地下水也是宝贝,得到了严格的呵护,决不允许污染。海水淡化技术先进,成本低。于是。这么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居然成了一个农业强国,出口大量鲜花、蔬菜和水果。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0,(4):38-38
*世界人均水量8354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多的国家有:刚果共和国298963立方米,加拿大92142立方米,俄罗斯30619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严重缺少的国家有:新加坡193立方米,以色列184立方米,科威特几乎为0。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散记     
位于西亚的以色列,是个充满宗教神秘色彩和战争硝烟的国度。去年夏天,第二届量子化学国际学术会议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开,我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代表,出席了这次有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化学家参加的盛会,从而有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和见闻。难忘的三个展览为期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北京缺水更为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均值的三十分之一,不及世界上以水资源匮乏著称的以色列.  相似文献   

13.
1948年5月14日,巴勒斯坦土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国家——以色列。这个国家虽小,国际知名度很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过去出版有关以色列的书籍很少,相当多的人对以色列国的内幕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今年5月,世界知识出版社推出了杨曼苏主编的《以色列——谜一般的国家》一书,这是一部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佳作,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以色列在人们心目中是个非常神秘的国家。它只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400多万人口,但在多次战争中,越打越强,竟一再打败面积相当于它500多倍,人口达1.5亿的阿拉伯国家,用枪杆子改变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给它划分的边界线,强占阿拉伯国家的土地,还以武力作为外交谈  相似文献   

14.
8300万绝对是一个庞大数字。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14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超过这个数字。而在中国,这是全国残疾人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见闻     
《春秋》1998,(2)
以色列是个在沙漠上立国的小国。我曾随山东经贸代表团赴以色列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时间虽短,却留下许多深刻印象。下面记述的就是我在以色列的一些见闻和体会。“大脑就是我们的资源”以色列是个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它建于  相似文献   

16.
马广东 《前沿》2008,(3):136-138
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是一次有限战争,然而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阿拉伯产油国利用“石油武器”支持同以色列交战的国家,从而导致了西方的石油危机以及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震动,迫使西欧大部分国家和日本迅速转变了对阿——以冲突的立场;石油武器的应用在带给阿拉伯产油国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给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定的打击。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合作所取得的成功也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利益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是一个危机意识强烈的国家。早在同十年代,它已开始研制核武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尽发。10月,埃及、叙利区部队突破“巴列夫防线”,前锋直指以色列边境。以色列腹背受敌,在前所未有的失败面前惊恐万f_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色列军方想到了其景秀的杀手银——以色列秘密制造并存放在内格夫沙波9地中的、全世界尚无人知道的13枝原子弹。在国防$长达扬的请求下,以色列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并通过F使用核武器的决议。以色列迪莫纳反应堆生产的原子弹每一枚的破圩b,都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了阿那两枚原…  相似文献   

18.
科技安全是当代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安全既是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我们既要从科学理论的严密性上定义“国家科技安全”概念,更要广泛深入地研究科学技术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科技安全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维护我国的科技安全等等。笔者仅就一两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根据国际政治学基本理论,组成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要素,一是居民,二是领土,三是政府,四是主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一个国家还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即一定的物质生产能力。但最初的国家安全只包括国民安…  相似文献   

19.
旅行是我选择的解压方式,从去年5月31日搭上开往南宁的火车开始,我的间隔季由此拉开序幕。 去年6月30日,从自然月来算我出发已经一个月了。在吴哥窟的女王宫里淋着大雨仰望这千年的古寺,美丽的雕刻背后的传说我还没有一一看懂,但是美依然是美。依依不舍地离开,古老的地方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只是过客而已。在大雨中淋了个湿透,回去的路上,我想,原来真的一个月了。我以为一个月我能走三个国家,可是我还在第二个国家恋恋不舍。从想走很远的路,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我国的周边关系和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的周边关系和安全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首先是从自己的角度,对外部关系的自我认定,自我定位,在对外关系中和国家的安全决策中是很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