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也许并不是每一个男孩子都渴望当兵,尤其是现在,军人的职业已经不被年轻人青睐。在我少女的时代,绿军装是青年人最好的职业。那是70年代,不像现在,五光十色的职业像霓虹灯闪耀。但我敢说女孩子十有八九都是愿意当兵的,因为女兵十有八九不能如愿,所以女兵生活在人们眼中就有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很多当过女兵的朋友这样对我说过:如果再有一次青春的机会,我们还是会选择当兵。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真的,当兵前我就是这样,在大街上看见神气的女兵走过,就想那是我就好了。女孩们,难道你不羡慕她们吗?或许你突然有了一种要当女兵…  相似文献   

2.
1.狂乱的青春从小我就是个惹事包,遇上倪晨之后更是无法无天.诱骗他一起逃课被老班抓住了让他背黑锅,上课一起看鬼片下课被老师叫进办公室.对学习的叛逆,对家长和老师的反感,对前途的迷茫,对青春与长大的困惑,像网一样捆着我那颗躁动的心.迷失自我,一意孤行,脾气倔得八头牛都拉不回,强烈的感情无处宣泄,我的青春就这样压抑着、疯狂着、反抗着.  相似文献   

3.
火车的咣当声,犹如深夜里的鼓点,不断地敲击着我的思绪。坐在窗边,望着满眼的夜色和偶尔闪过的灯火,我还在问自己:有这个必要吗?也许时间的抹布早把你从灿的记忆里抹去,这无关紧要,我只想看看他,看看他过得怎样,也许这是最后一次看他了,过些时候我就会坐上去美国的飞机。我不知道少女的心怎么会突然为一个人开放。那是一个下雪的夜里,我所在的师范学院请来一些小有成绩的校友讲座,最年轻的那位就是灿,看上去也就二十几岁,却有着不俗的成绩,发表了不少的作品。灯光里他那俊朗的脸上洋溢着一种青春气息,还有那充满激情的、带…  相似文献   

4.
科海浪花     
一·根·自·发郭沫若在他的小品文《白发》里写一个不知道名宇的理发姑娘替他拔了一根白发。他在镜子中见到了这动人的一幕,然后说:“啊,你年青的,年青的,远隔河山的姑娘哟,飘泊者自从那口离开你后,又飘泊了三年,但是你的慧心替我把青春留住了。”长白发是衰老的生理现象。苏东坡不是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吗?郭沫若从一根白发的被拔掉,想到了青春的留住,太美了。不过,掉头发,不管是黑的还是白的,都不是表示留住青春,恰恰相反,是老化,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正常的现象。一个人,每天要掉大约45根头发有些人会掉60…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宿舍“座谈会”上我大声争辩,我敢说我是世界上最了解钟倪的人了。这本来是一句极其平常的话,没想到却引起宿友们的一阵哗然。莉嘻笑说,知道了,知道了,你们“关系非浅”嘛,都已经是公开的事了。我气得无话可说,只能在心里感慨:原来那些明星绯闻就是这样被夸张出来的。一场误会抖出童年往事系里要开文艺晚会,我们班选送的节目荣幸入围,班委召开会议,晚会那天演员们该穿什么衣服呢?文艺委员莉说,穿吊带装吧,这样才能尽显青春风采。男同胞几乎一致赞同,能光明正大的看一看女生的“香肩”,岂有反对的道理?偏偏钟倪不识趣…  相似文献   

6.
冠豸 《新青年》2013,(7):54-55
曾经以为青春是一条河,一条奔腾的河,两岸风光无限,一并绚烂。1从镇里考入市重点高中,我全家人都乐坏了。特别是父亲,他杀鸡宰鸭,请了镇中学里所有的老师。那一夜,父亲喝醉了,他抱住我又哭又笑。第一次远离家,到二百多公里外的市里读书。父亲要送我,我拒绝了,想自己锻炼一次。我知道我不可能一辈子都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报名。军训。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我惶惶不可终日。  相似文献   

7.
母亲     
很多人不经意间离我愈来愈远了,但母亲却一直矗立在我记忆的深处。无论我漂泊多远,无论我客居何处,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淳朴、善良、和蔼可亲的母亲,永远像那抹灿烂于深秋的枫叶,火红而明亮。在众所熟知的那段日子里,家里常常是等米下锅。外出找粮的大哥最后还是空着两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回来了,他的眼光甚至不敢碰一碰我们弟妹那饥饿的眼神。母亲全明白了,她二话没说,挟上那个被岁月染得黑白难辨的袋子,冲出门去,一头扎进了长满了野花野菜的山韩中。稀得能照见人影的养面野菜粥,映着母亲刚强而倔强的面庞。记得有一次,大哥…  相似文献   

8.
青春的心海     
艾科 《新青年》2015,(4):11-12
【1】我和死党艾梅梅去市一中报到的那个金色的九月,是省城最为美丽的季节。在桂花飘香的校园里,我们邂逅了一位身穿浅灰色卫衣的帅气男生,他瘦高的个子和俊朗的容貌,在众人之中独树一帜。艾梅梅杏眼一挑,附我耳际说:"要是我们能与这个帅哥同班,那该多好,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他拿下。"我嗤之以鼻,两个十六七岁的花季女孩,在青春洋溢的年纪里,暗自做着不为人知的爱情梦,这要是被爸妈知道,拖出去斩首也不为过。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个名叫杜芸凯的帅气男生,果真和我们分到了一个班里。艾梅梅肯定是因为上辈子乐善好施,今生才  相似文献   

9.
正我叫李成秀,今年80多岁。抗日战争时,我才十几岁。那时平谷北寨早被日本鬼子划成了"无人区",说来扫荡就扫荡,我们一见日本鬼子来了就"跑反",这成了家常便饭。村东边半山石砬上,有个地方,坐着可以呆4个人,躺着就只能呆一个人。那地方就我自个儿知道,一"跑反"我就藏那儿去,日本鬼子发现不了。  相似文献   

10.
很长时间了,我的头总是很痛很痛,我以为是工作劳累,就没在意,冬说我是世界上最不会照顾自己的人。我拿起那把桃木梳子轻轻梳理着我的长发,我突然晕了过去,那把梳子掉在地上断了,醒来我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的脑袋里长了个瘤子,良性的,医生说做了手术就没事儿了。可这对于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摸着我的头,觉得自己第一次这么喜欢它,我不能想象把我的脑袋打开再缝上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但我却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否则我的下场和曹操没什么不同。我不想死,我只有23岁,生活美丽得好像九曲回廊的壁…  相似文献   

11.
赏味高三     
(一)
  是学生的都知道,每到临近考试,总有一种大限已到的感觉。就算是开考的前几分钟,走在路上从平时抱着的早餐零食MP5到现在的单词本、课本、笔记本,那认真勤奋的态度连自己都被感动到了。而高三无数次的模拟考,常常让我有死去活来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手炉     
正忽然想起要给女儿买个手炉。这个念头被屋里嘶嘶作响的暖气所蒸腾,被门外呼呼吼叫的西北风所揪扯,使得脑子里只有手炉,只有那设计精巧,上面有许多小眼散发丝丝热气的物件。我知道女儿上学的潇湘,冬天是不供暖的,但我不知道在北方长大,被暖气包裹了18个隆冬的女儿,在突然失去这种温热的拥爱后,会不会有铁马冰河入梦来?是  相似文献   

13.
见怪者才怪     
家有小女初长成,父母师长“女孩子一定要自重自爱”的千叮万嘱后面,还隐藏着一句潜台词,就是“千万不要被占了便宜”。 被谁“占便宜”?当然是被男人。即使少男少女纯情热恋,父母那火眼金睛也是不时地扫描男孩,止住他“过多地”占便宜。 男人占女人的便宜,女人被男人占便宜。我接受的就是这样的青春教育,也这么信了,便把这话很诚  相似文献   

14.
《新青年》2003,(5)
细雨:我是一名师范学校的学生,我最近遇到了一点麻烦,想请你来帮忙。那就是我和我的同桌发生了矛盾,我们已经断绝了来往。可是冤家路窄,我们俩又同寝室了,寝室是学生最常呆的地方,因此,我们之间产生的磨擦就更大了。这些事情令我烦恼极了。另外,最让我头痛的是,我们寝室不久前安装了电话,有时别人打电话找我,正好被那个与我有矛盾的同学接到了,她却故意不告诉我。虽然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我们之间毕竟没有共同语言,可我的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不过,有时有人打电话找她,可她不在,电话如果被我接到了,我也懒得告诉她。…  相似文献   

15.
许许多多的回忆都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 近日,和朋友逛商场,看到现代化的收银设备,竟钩起我封尘多年的依稀记忆,想起了当年很多商场盛行的收款方式——票夹。那是今天商场绝对没有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天涯咫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电话那端的一句话,才让我有了勇气和毅力投入枯燥的考研复习之中,报考了这所北京的名牌大学。因为这样离他最近。那天,是我和他分开后的第一个中秋节。白天当他打电话来时,被喜悦和失意缠绕的我调侃地说了一些怪话,诸如考不上就散伙之类。深夜11点半,我从睡梦中被铃声惊醒。拿起话筒,电话那一端的他说:“我今天想了一天,觉得早上你说的话不对。”“什么话?”迷迷糊糊的我莫名其妙。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反正我们能在一起,不管你考不考得上。”我反问:“如果考不上,怎么在一起呢?”呆了一会儿,他没回答,只说今…  相似文献   

17.
从容老去     
A君是我的邻居兼好友,一前途似锦的公务员。35岁这年,在充分必要两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他为自己“置”了一年轻漂亮女同事,按规定是不能配女秘书的,女同事实则就充当了这一角色。也许他的满面春光前途似锦引起众妒,一桩说不清楚的旧事被翻出来,最后他怀揣着和春天约会的梦想进了灰色高墙。其实A君对父母、亲戚、朋友都不错,业务水平也满高,他错就错在这两年总是心性急躁,毛手毛脚,太急于想要抓住什么——我知道那样东西,叫做青春。以前常听四五十岁的人感叹“唉,没几年好日子了”,曾经不以为意,现在却很能理解那种心情。常常离着镜子还很远…  相似文献   

18.
我与父亲     
尽管做了二十多年父子,我还是读不懂我的父亲。对于父亲,我想我是永远也读他不懂的吧,谁叫他是我的父亲呢!我的记忆追溯到最远大概也就是父亲打我那一次吧。那年我4岁,抑或是5岁,挨打的原因可能是我撒尿和泥然后全部抹在了正在午睡的爷爷脸上,不过,这是母亲后来回忆我孩时趣事时说的。至于我,却只记得打得我嗷嗷乱叫而其他人哈哈大笑的情形了,是否作案,我倒忘光了。或许做了吧,不过,也说不准。我7岁的时候,父亲留给我的记忆还是拳头落在身上的滋味,不过这次的原因我已能记得起来,就是因为我不敢去上学,把自己藏在床下不…  相似文献   

19.
12岁那年我小学毕业,因为从课本上学到一些简单的自然、生物知识,我开始感觉父亲特别地愚昧,他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竟然在家里供了一尊泥巴做的观音菩萨,而且每逢重大节日和有什么重要事情,总要摆个供品磕头烧香祈祷一番.我知道父亲的这些行为就是迷信,而我记忆中第一次被父亲的痛打,就是与父亲的迷信有关.  相似文献   

20.
被蓝印花布唤醒的时候 我曾到画家周令钊家采访,他家用蓝印花布做的沙发套,让我人耳目一新。这位出生湖南平江、90高龄艺术大家的乡情,顿时唤醒了我对蓝印花布的记忆,滋生了回家乡去看看蓝印花的念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