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1992年,拉丁美洲国家以喜忧参半的心情度过了不平常的一年。一年来,拉美国家形势的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成绩,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还面临着许多严重问题,给拉美政治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这突出表现为:一些国家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好转,一些国家的经济仍处在停滞状态,政局动荡不稳;一些国家的经济虽有增长,而政局却受到多种问题的困扰。拉美国家在经济和政治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平衡性,正是1992年拉美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一、经济:喜中有忧就整个地区而言,进入90年代后,拉美经济开始缓慢复苏,1992年继续保持了稳定恢复、缓慢增长的势头。多数拉美国家的经  相似文献   

6.
2014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社会格局基本稳定,选举平稳进行,左派略占优势的政治格局不变,民众的选票在多数国家出现了分化现象,要求变革的声音增强,执政难度增加,部分国家已经或者正在进行政治改革。由于民众对恶化的经济社会形势不满,一些国家社会形势出现动荡。经济增速放慢,各国经济增长情况不均衡,各国都面临着寻找经济持续增长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新办法的挑战。外交关系多元化与拉美一体化和团结趋势进一步加强,拉美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美拉关系有所改善,美古两国领导人宣布将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7.
拉美国家经过80年代经济的持续衰退,开始步入充满希望的90年代。然而,90年代拉美国家的前景究竟怎样?还会遇到什么问题?这些仍然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拉丁美洲当前的经济形势近两年来,多数拉美国家已经摆脱80年代的经济危机,走上恢复和发展的轨道。少数国家经济虽然仍处于停滞状态,但比80年代也有所好转。(一)多数国家的经济出现增长势头。从1991年开始,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  相似文献   

8.
2000年拉美政局在执政71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落选、安第斯地区国家出现动荡情况下,总体上仍保持基本稳定;地区一体化有新发展;对外关系更加活跃、务实和多元化,与美、欧、亚关系均在进一步调整和加强。但潜在的问题和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拉美各国求稳定、求和平及谋求团结合作以提高在世界新秩序中地位的势头不会逆转,拉美在国际上的作用将会增大。一、2000年政局与外交(一)拉美地区形势基本稳定,但出现局部动荡。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国家的社会形势依然严峻,政治、社会问题负面影响仍然存在。1、政局基本稳定是…  相似文献   

9.
2013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其产生的挑战,不少拉美国家都面临改革的压力。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选民诉求呈现分化趋势,传统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政治或宪制改革逐渐成为不少国家的选择;经济增速逐年趋缓,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宏观经济稳中有变,多国面临经济增长与稳定的两难选择,经济结构性调整压力日趋加大;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而重要的变化,中等收入家庭数量的增加与其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并不对称,因而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处于转型期的拉美社会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当经济形势出现波动时,不同经济利益的冲突对转型期社会的稳定和融合形成挑战,对政府治理也是一个重大考验;对外关系继续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但出现新变化,务实外交仍是当前多数国家的重要选择,区域一体化进程出现了由地缘组合向利益导向重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拉美国家社会冲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是社会矛盾不断积累所导致的社会局势失控、社会动荡以及民众和某些社会阶层对国家体制有组织的反抗。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社会冲突,但最根本的社会冲突是由社会不平等、由各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引起的。传统财产占有制度孕育了拉美国家早期的社会冲突,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而社会政策的体制设计缺陷削弱了其缓和社会矛盾的能力。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有潜在的和间接的,也有公开和直接的。20世纪以后拉美国家的社会冲突出现过4次高潮。社会冲突损害了拉美国家的总体形象和投资环境,危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动摇了民众对经济改革的信心,损害了国家的竞争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