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部损伤主要分为眼附属器损伤、眼球结构损伤和视功能损害3个方面.《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有关眼损伤的条款分列于两个部分,即面部损伤章节中主要包括眼附属器损伤,而眼球结构损伤及视功能损害相关条款主要体现在视力视器损伤章节.本文就眼附属器损伤的条款进行探讨.眼附属器包括眼睑、泪器、眼眶、结膜、眼外肌.  相似文献   

2.
眼损伤在活体法医学鉴定中比较常见,居第4位鉴于国内眼损伤法医学鉴定文献较少,现将我室几年来所鉴定的134例眼损伤的统计资料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所报告的134例眼损伤,为1984年11月至1988年10月我室受理的眼损伤鉴定案例.全部材料均根据伤后病志和鉴定时的检查所见及鉴定结论列表,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由于眼球的位置暴露,结构极为精细脆弱,为此眼外伤很常见.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际检案中,眼损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笔者就法医临床学中遇到的视力损害鉴定难点进行分析讨论. 1眼外伤特点 (1)伤者多为男性,青少年或壮年,多为一眼外伤,或一侧较重;(2)眼球钝挫伤、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酸或碱化学伤等常见,严重的可以造成眼球屈光间质的混浊或视网膜或视神经的损伤,引起视力丧失;(3)眼的单一损伤较少,往往造成多种组织或结构的损伤;(4)伤后并发症多见,如创伤后眼内炎症、感染、眼内增殖性病变,可继续威胁视功能和结构的恢复;(5)一侧眼伤后对侧健眼可发生交感性眼炎.  相似文献   

4.
刘志兰 《法医学杂志》2000,16(4):228-229
统计了 167例外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资料。在该组案例中 ,男性 140例 ,女性 27例 ,年龄分布在 2~ 72岁 ,其中 15~ 40岁年龄段最多 ;致伤物以拳脚多见 ,占 39.5% ;左眼受伤的占 51.5% ;重伤 71例 ,轻伤 44例 ,轻微伤 49例 ;伤残鉴定以 7级到 8级多见。对致伤物与眼别、致伤物与眼损伤部位、啤酒瓶炸伤等眼损伤鉴定的增多、损伤程度与鉴定时限的把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旨在探讨眼损伤在法医学鉴定中的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眼损伤是法医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戴眼镜的人眼部遭受暴力后,碎裂的镜片致眼损伤后果较为严重。现就近年来我处及包头市公安局120余例眼损伤中,6例涉及该方面内容的案例进行讨论。案例资料一、鉴定资料(见表1)表1 6例钝性物体击碎镜片致眼损伤鉴定资料序号损   伤钝性致伤物眼别鉴定时最佳矫正视力 OD      OS 鉴定时限损伤程度1眼睑穿通伤,角、巩膜裂伤,网脱拳 头右0021022月重伤2角膜裂伤、擦伤砖 头右指数/眼前052月重伤3睑裂伤,瞳孔散大,黄斑病变拳 头右02056d轻伤4角膜穿通伤,虹膜粘连,瞳孔散大,白内障…  相似文献   

6.
功能障碍眼损伤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祝杰  曹杰 《法医学杂志》2004,20(4):225-225,227
在伤害案件中,眼是极易受攻击的部位。单纯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并不复杂,但原有功能障碍的眼球遭受损伤后的伤情鉴定则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收集了2000~2003年我处鉴定的34例类似案件,并选出较为典型的四例进行分析,探讨有关功能障碍眼损伤的伤情鉴定问题。1资料1.1一般资料在收集的34例功能障碍眼损伤案例中,男性被鉴定人24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为2.4∶1。年龄12~65岁不等,其中,10~20岁5例,20~30岁10例,30~40岁11例,40~50岁7例,50岁以上1例。眼别:左眼损伤18例,右眼损伤16例。致伤方式:拳击伤25例,锐器伤4例,钝器伤(不含拳击)5例…  相似文献   

7.
客观视力检测仪在眼损伤鉴定中的应用郑会斌,杜建华,罗伯平在眼损伤法医学鉴定中,应用何种客观手段更能准确无误的反映被检者的视力,并被双方当事人及司法机关所接受,是目前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应用统计学方法选择29例眼损伤案例进行观察,并用客观视力检测仪(以...  相似文献   

8.
霰弹火器所造成的损伤比较复杂,且在“二伤”鉴定标准中没有专门条款,故在损伤程度的评定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介绍19例评定的资料,将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法医同行进行商榷.1.资料:我们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特点、并发症及后遗症、鉴定时间和评定结果等,将19例资料列表介绍如下(见表).2.案例:刘某某,女,28岁,某县金水乡农民,1995年5月19日在石咀村,被人用猎枪击伤.临床检查:神志清楚,右手及腕部多弹眼,约20余粒;右臀部约50余粒.右手活动受限,部分弹眼出血.  相似文献   

9.
郭兆明  黄巍  王旭 《证据科学》2013,(4):454-462
眼损伤法医学鉴定是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难点和研究热点,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鉴定的地方。本文针从两例错误鉴定入手,分析错误鉴定主要原因,一是鉴定人未关注病历材料中显示的重要信息,对病历材料中反映的既往病史、损伤动态发展及检查结果未予重视:二是鉴定人不具备眼损伤检查的基本技能,过度依赖外部信息。三是鉴定人不具备眼损伤的基础专业知识.对各类信息缺乏准确认识.对常见的眼损伤转归及预后不掌握。因此,结合上述问题,笔者建议鉴定人应当采取以下对策阻止或减少错误鉴定的发生,(1)完整审阅病历资料、影像学资料是基础;(4)实施细致、完善检查是关键;(3)准确把握鉴定标准是核心;(4)加强鉴定人专业技能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根本。  相似文献   

10.
眶壁爆裂性骨折法医学鉴定相关问题探讨(附2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眶壁爆裂性骨折在眼损伤鉴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关其法医学鉴定相关的问题,在法医临床学方面少见分析报告。本文对21例眶部爆裂性骨折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其致伤方式,眼部X光片与头颅CT及眶部CT片比较,眶壁骨折伴有眼球结构的损伤情况,眶壁骨折部位及复视情况,鼻眼相关损伤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眶壁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人体保护机制的理由;提出了眶部爆裂性骨折早期易于漏诊、眶部X光片显示率低易造成眼损伤鉴定失误的临床特征,以及鼻眼相关损伤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作者就此类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一些建议,以资法医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