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青海省三所劳教所自1999年12月至2001年7月共收容“法轮功”劳教人员59人,其中男31人,女28人次,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0岁,大中专以上学历的26人占“法轮功”劳教人员总数的47.3%,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中共党员14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03,(8):16-17
济南市劳教所是1999年底开始收容“法轮功”劳教人员的,现在教人员120名。对“法轮功”劳教人员的教育转化既是劳教机关一项全新的工作和当前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所党委经过深入调查、反复论证,一致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十里坪劳教所是一个综合性的劳教所,常年收容劳教人员达3500余名,劳教人员构成、地域、群体和罪错类型复杂多元,其中吸毒劳教人员占了在所劳教人员的57.32%;盗窃、诈骗等罪错类型的劳教人员基本上是外省籍劳教,占了在所劳教人员的26.43%。同时,还担负着全省男性“法轮功”劳教人员的教育转化任务,场所安全防范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基于这一现状,我所在确保场所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立足所情,因所制宜,确立了以半开放式为重点的管理教育模式。通过全所民警的努力,探索实践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推行半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探索(一)…  相似文献   

4.
为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用亲情的力量加速劳教人员的改造。2001年11月27日,郑州市白庙劳教所邀请部分劳教人员的家属来所,共同召开了“亲人在呼唤”帮教大会。“法轮功”劳教人员王某的儿子向劳教人员讲述了几年来“法轮功”对其家庭的危害:在其父逐渐沉迷于“法轮功”并动员全家全部参与的时候,他惊诧于“法轮功”的“魔力”,翻阅了一些“法轮功”的经文。在看过这些书后,他感到其中的内容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通篇上下不过是以“人通过修练法轮大法能够成仙成佛、走向圆满”为诱饵而设下的充满诱惑…  相似文献   

5.
对抗型劳教人员是指不认罪错,不服管教,违规违纪,不接受劳教所教育矫治的劳教人员。虽然此类劳教人员占收容总人数的比例不大,但他们行为异常,心理偏差,反矫治特征明显,给民警的管理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的所管秩序,是劳教场所安全稳定的重大隐患。根据我处2009年确定的64名重点劳教人员的违纪分类情况上看,其中:不服管理的29人,打架斗殴的7人,自伤白残的12人,诈病伪病的1人,其他类型的(包括所内盗窃、考试作弊等)15人。  相似文献   

6.
来到巍巍嵩山脚下,滔滔黄河岸边,在郑州市白庙劳教所——这个收容男性劳教人员的场所,你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特殊的集体、一群特殊的园丁:身为普通的女性,她们少了一些妆红粉黛,却多了一份刚毅与威严;身为人民警察,她们不但具有魄力与胆识,而且又多了一份柔韧和细致。在教育转化的岗位上她们锲而不舍、竭尽全力、默默奉献,以特有柔情铁骨,使一批批男性劳教人员幡  相似文献   

7.
戒毒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劳教戒毒已成为戒毒工作的主战场。从武汉市劳教系统收容劳教人员近10年的实践来看,吸毒劳教人员与日俱增,据今年全市劳教工作会议公布的资料显示,吸毒劳教人员占劳教人员总数的51%以上。如何加强对吸毒劳教人员的管理,如何提高毒瘾戒断率、提高教育矫治质量、降低复吸率,是现在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劳教民警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严峻问题。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代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吸毒劳教人员管理及教育矫治专业化模式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第三劳教所始建于1981年,1999年12月从偏僻农村迁至许昌市效。2000年开始收教“法轮功”劳教人员,同年7月被确定为”全省邪教人员教育转化基地。两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和国家“团结、教育、挽救”的政策,不断探索教育转化的新方法、新途径,在确保场所安全的基顾上,努力提高教育转化质量。2001年3月,我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同‘法轮功’邪教组织斗争  相似文献   

9.
“负案劳教”是近几年来劳教执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摸清“负案劳教”人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加强管理教育,是当前劳教执行工作的突出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对青岛市劳教所“负案劳教”人员情况做了调查。基本情况在青岛市劳教所现有的劳教人员中,通过调查,已掌握的“负案劳教”人员占所内劳教人员总数的5.1%。分析其构成特点:一是中青年的多,20~30岁的占“负案劳教”总数的88.4%:二是“多进宫”的多,占46.1%;三是劳教期间转捕的多,占26.9%;四是侵财型罪错的多,占76.9…  相似文献   

10.
徐新昌 《中国司法》2001,(12):24-25
劳教人员民主管理就政治制度而言,是依法保障劳教人员享有一定的民主权利,让劳教人员过一定的民主生活。从管理意义上看,是在民警直接管理下,实行劳教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一种管教方法。近年来,湖南省白泥湖劳教所将民主管理制度原则贯穿到劳教人员的日常管理实践中,实行民主推荐民管员、班组长,民主测评民管员、班组长,对劳教人员奖惩实行评议公示等,不断探索在民警直接管理下的劳教人员民主参与、相互监督、自我约束的管理新机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深化劳教人员民主管理的可行性深化劳教人员民主管理是管教方式的一…  相似文献   

11.
李陵军  陈涛 《中国司法》2009,(12):47-50
为进一步加强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执法水平,切实解决1、别劳教所执法制度不完善、执法管理不科学、执法监督不到位,少数民警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水平不高等制约劳教工作改革发展、影响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形象的问题,司法部今年在全国劳教所部署开展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省各劳教场所积极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和专项整顿,“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专题教育等活动。  相似文献   

12.
所谓重点劳教人员,是指在劳动教养改造过程中的危险分子、顽固分子、难改造分子和反改造分子,以及其他危及场所秩序稳定的劳教人员。实践证明,有效地做好这部分人的教育转化工作,对场所改造秩序的稳定和改造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这项工作也是整个劳动教养教育改造工作的难点。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做好重点劳教人员转化工作的必胜信心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对头了,认识跟上了,具体工作才有了基础和保证,也有了方向和动力。那么如何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呢?其一,我们认为需要明确这项工作重要性和…  相似文献   

13.
对少数民族劳教人员集中管理及教育挽救工作,是指把各地的少数民族劳教人员分别集中到该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的劳教所,实行统一管理和教育。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跨地区操作,相关理论工作应当进一步引起重视。下面,笔者结合所在民族地区劳教工作实际,就这项工作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劳教场所而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要突出教育工作的主业地位。深圳市第一劳教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精神为指导,落实司法部劳教教育创新发展和推进课堂化教学的要求,在长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场所管教工作实际,提出了以劳教人员课堂化教学的“精品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精品项目”,推动劳教人员教育质量的提高,力争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依法严格管理科学文明施教———谈莫干山劳教所对吸毒型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傅冬根我们浙江省莫干山劳教所是全省唯一收容改造女劳教人员的场所,也是司法部确定的全国3家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的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随着禁毒斗争的深入开展,我所收容的吸毒型女劳教人...  相似文献   

16.
信息广场     
郑州市白庙劳教所推进教育矫治工作河南省郑州市白庙劳教所以促进劳教人员思想、心理、个体基本素质和生活技能向社会回归为出发点,围绕解决劳教人员深层次的思想症结和个体思想改造,创新教育工作模式,丰富教育工作内容,拓展教育新领域,从四个方面大力推进教育矫治工作。一是以  相似文献   

17.
王达 《中国司法》2006,(12):46-47
一、引之近年来,劳教人员“多进宫”的现象在各劳教所都普遍存在,且在各劳教所的劳教人员构成中占较大的比例,“多进宫”劳教人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再次被劳教的时间间隔较短;二是绝大多数属财产型盗窃行为。因此,这种具有普遍性、突出性、短时间性和财产型多发性的现象,不  相似文献   

18.
绿城卫士     
当飞舞的银蛇还未停止脚步,骏马的嘶鸣已依稀可闻。在迎春花即将盛开的时候,郑州市白庙劳教所传来了喜讯———一大队教导员孙豪杰荣获郑州市首届“绿城卫士”称号。他是郑州市劳教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荣誉的取得是孙豪杰从事劳教工作18年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孙豪杰作为大队教导员、党支部书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带领全大队民警开拓进取,带出了一支素质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民警队伍。作为一线管理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大队民警承担着管理和教育的双重职能,具有双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司法》2003,(1):22-23
浙江省十里坪劳教所现有民警、职工540人,收容劳教人员3500余名,是全省最大的劳教所。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有力地推进了队伍建设和劳教工作的全面进步。1997年被司法部命名为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并荣立集体一等功,还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并多次被评为省政法系统、省司法行政系统、省劳教系统的先进集体,有12人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先进个人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20.
刘花 《中国司法》2006,(8):27-29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是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侵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劳教所由于收容的劳教人员性质特殊、人员集中、艾滋病预防控制方面的客观不确定因素较多,极易成为艾滋病的高发和高流行区域。当前,劳教场所艾滋病防控实践工作的现状表现为“三高三低”。一是各级重视程度高,总体防控水平低。从上到下的各级单位和领导对艾滋病的防控工作都非常重视,但劳教场所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系统协调要求高,运行模式效能低。劳教场所艾滋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