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二个字:一个是"听",一个是"讲"."听"是调查了解,掌握情况,"讲"是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听"是"讲"的前提,"讲"是"听"的结果."听"是为了"讲",要"讲"必须先"听",两者辩证统一.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善于学会"听".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弘扬敢争"领头雁"、敢做"急先锋"、敢啃"硬骨头"、敢为"拓荒牛"、敢治"太平官"的精神。其中,敢争"领头雁"是内在动力,敢做"急先锋"是客观需要,敢啃"硬骨头"是群众期盼,敢为"拓荒牛"是毅力展现,敢治"太平官"是从政底线。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二个字:一个是"听",一个是"讲"."听"是调查了解,掌握情况,"讲"是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听"是"讲"的前提,"讲"是"听"的结果."听"是为了"讲",要"讲"必须先"听",两者辩证统一.因此,领导干部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善于学会"听".  相似文献   

4.
叶凌 《唯实》2012,(11):61-65
"三创三先"是新江苏精神,是江苏发展之魂,是江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三创三先"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创"与"先",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创"与"先",是提升地方精神的"创"与"先",是引导公民道德、价值观建设的"创"与"先"。正确认知"三创三先"的丰富内涵,可以为更好地践行"三创三先"、发挥"三创三先"引领作用做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两学一做"的实践逻辑表现在:一方面,"一做"是"两学"的落脚点。"做"合格党员的实践不但是"两学"认识的来源,而且是"两学"学习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还是检验"两学"认识发展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两学"是"一做"的理论指导。"两学"是"一做"的时代指引,只有严格的"两学"才能推动"一做"取得成功,,实际工作中要反对走样的"两学",防止"一做"走向形式主义,最终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与"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书法创作中经常提及到的"生熟问题",是书法创作中需要处理好的一对辩证关系,也是从书法学习到书法创作的基本规律,包含着深刻的艺术哲理。从"生"到"熟"是必然、从"熟"到"生"是突破,即"由生而熟"是继承,"既熟能生"是创新。  相似文献   

7.
城乡关系是经济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和不断调整,我国已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其"新"在多方面得到体现:一是由城乡分离与对立向城乡融合转变的新阶段;二是由"城乡分治"向"城乡统筹"转变的新理念;三是由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的新理论;四是由生产力"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转变的新条件;五是由"城乡二元化"向"城乡一元化"转变的新制度;六是由"城市片面发展"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探索》2014,(3)
"中国梦"具有质和量的内在规定性。"中国梦"的质就是"中国梦"的阶级性,是我们认识"中国梦"的起点;"中国梦"的量是指它的实际发展的阶段、程度和水平,使我们对"中国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中国梦"的度是质与量的同一,是保持"中国梦"特定质的量的限度,也是"中国梦"在道路、理论和制度等方面的阈限和范围,它使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当前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9.
"评法批儒"是"批林批孔"运动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如果说"批林批孔"运动是"文革"末期一次政治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动乱",那么"评法批儒"则是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次特殊时期的灾难.从学术史的视角审视这场打着学术旗号的所谓"学术"研究,尽管相关的研究不无涉及,然大都是点到为止,而且大多是在"批林批孔"题下作一般的述论.因此,对"评法批儒"运动的起源与变迁进行学术史的分析,一则可见这一特殊时期"学术"是如何被亵渎,二则可见学术研究共同体的学术操作如何失范.  相似文献   

10.
台湾"公投"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它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畸形儿,与"台独"是一对孪生怪胎,从一开始,"公投"就与"台独"结下了不解之缘,"台独"是"公投"的战略目标,"公投"是"台独"的战略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这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物,是"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合力所致,是国家宏观调控下"双赢博弈"而非是"逆市场化",当然,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既要贯彻"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又要遵循市场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德性涵养由"德性"和"涵养"两个概念互动形成:"德性"可以通过"品质"和"德行"进行诠释,"品质"和"德行"是"德性"一体两面;"涵养"兼具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涵盖着"修养"之意,为此,"德性涵养"可以诠释为"德性"和"德性的现实化",即它既是"德性",也是"德性"的践行和现实化。德性涵养的实质是"得",即获得"德",它是德性涵养的最终形态,也是德育事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一位省级领导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座谈会上,提出"做一名合格党员至少要从六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坚持原则,不做"老好人";二是严守底线,不做"糊涂人";三是乐观向上,不做"抱怨者";四是坚定信仰,不做"墙头草";五是敢于创新,不做"守旧派";六是真抓实干,不做"摆拍者"。这六个方面,是合格党员六条"看得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探索》2015,(4)
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合作主要受制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以态度、能力、权威、团队、仪表等为基础的人格因素,二是以年龄、性别、时机、地点等为基础的情境因素。现实中信任合作是双方交互的过程,是"利益"与"情感"的博弈,是"竞争"与"合作"的较量,是需要培养塑造的意识。作为教学本身的体验学习是亲身"体验"的过程,是个人与社会交互的过程,是"行"与"知"互动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与研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品"是人的品格和道德;"行"是人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修养。"品"是内心的,"行"是外在的。人们通常是通过外在的"行"来体现内在的"品"。"品"和"行"两者合一,才是人应有的真正品行。做官先做人,做人应有品行,党员干部更要重品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新时期如何治党,从"严"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可简要概括为"五严":一是思想建设"严"—"补足钙";二是组织建设"严"—用"好"人;三是作风建设"严"—纠"四风";四是反腐倡廉建设"严"—"零容忍";五是制度建设"严"—扎"笼子";从"严"治党,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副秘书长们     
《廉政瞭望》2013,(6):16-17
他们是位居中层的"过滤器",是能进能退的"救火队",是不可缺少的"润滑油",是签"拟同"的"有关领导"。他们是副秘书长。与领导在一起,他们是办事员;与领导秘书在一起,他们是"副秘书";与部门在一起,他们是领导。  相似文献   

18.
牧仁 《理论研究》2014,(6):28-3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实现"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建立"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社会发展要求。"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思想的外部延伸,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对外发展战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加快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耀南 《新视野》2005,4(1):64-66
中国哲学在处理天地万物的"关系"方面,有一个一贯的追求,就是力图保持事物原有的无限多样性,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和"理想."和"是对"多样性"的一种追求,"和"是处理"多样性"之关系的一种方式,"和"是保持"多样性"的一种联合.中国哲学明显地是以"和"为上,以"和"为贵,以"和"为高,以"和"为追求.此种"和"理想与"和式思维",对于纠正"全球化"的偏差,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冇"是个有意趣的字,音"卯",意"没有",跟"有"反义。现在的网络热词是"冏",但"冏"跟"冇"相比,意趣就差多了。"冏"仅仅是人一时的情绪状态,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