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基层法院审判监督庭的现状及其职能定位存在的问题(一)现状调查通过对潍坊市12处基层法院2005年以来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审判监督庭设立十年来所呈现的主要状况: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9年4月27日-28日,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各高级人民法院主管副院长、审监庭庭长,  相似文献   

3.
制度机制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抓住制度机制问题,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创新审判监督纠错机制,方能实现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确保司法纠错公正、高效、廉洁、权威。立足现实需要,深刻认识创新审判监督纠错机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解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及其配套司法解释的施行情况,江苏、广东、贵州、新疆四家高级人民法院对新民诉法实施1年多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四地的地域分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新民诉法实施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并于2008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有关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有七个条文,涉及到申请再审管辖、再审事由、申请再审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期限等内容。本文通过对审判监督程序的思考和总结,阐述了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程序的关系;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设计理念以及其与审判独立原则的关系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山东审判》2011,(6):21-25
为正确理解当前再审审判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与核心价值,并就近三年来的工作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和思考,省法院审判监督二庭和潍坊中院在诸城市联合举办了全省法院首届"审判监督论坛"。现将会议主题发言摘要整理予以刊载,供读者参考。一、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规范与完善有的代表指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主要存在诉权保障与防止滥诉的冲突,有错必纠与维  相似文献   

8.
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运行中存在着"再审难"与"再审滥"的困局。为此,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再次修订需要调整建构的理念,准确定位审判监督程序的性质,坚持辩证施治的方针,注意平衡各种相关价值,同时在此过程中处理好相关的几对关系,并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条件、启动再审主体、管辖、再审审理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予以合理化改造。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理性反思与改革之价值趋向 根据诉讼法有关理论,程序法的价值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内在价值又称目的性价值,体现在程序的公正、自由和效益上;外在价值又称工具性价值,是指实现民事诉讼程序外在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相似文献   

10.
刘计划  李大伟 《法商研究》2004,21(3):138-144
最高人民法院于 2 0 0 1年 12月 2 6日、2 0 0 2年 9月 10日公布的两个司法解释 ,对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增强了再审的可操作性。其中许多规定体现了现代诉讼理念 ,具有进步意义 ,但有些规定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将审判监督程序由职权监督程序改造为权利救济程序 ,并改称为再审程序 ,还应对再审程序继续进行改革并加以完善 ,以充分发挥其救济冤错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人民法院实行立审分离后,在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贯彻实施新刑诉法、新刑法遇到一些新问题,特别是对按新的审判方式开庭审理刑事再审案件的有关问题存在不同认识.本文拟就此类问题谈谈拙见,以求抛砖引玉.文章的主要内容:一、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应正确区分复查与再审.二、审理刑事公诉再审案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再审开庭的范围;(二)再审开庭地点的选择;(三)申诉人、被害人参加庭审诉讼问题;(五)举证责任问题;(四)新刑法、新刑诉法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审判监督程序作出了重大修改,丰富了申请再审法律制度的内涵。2008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审监程序解释》),紧密结合司法实践,具体  相似文献   

13.
一、现实考量:全市法院"服判息诉、终结纠纷"的总体情况本次调研主要以2008年至2010年全市基层法院一审、再审及中院二审及民事再审审结的案件为研究对象。(一)一审案件上诉情况一是在结案数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下,上诉率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二是上诉率水平较低。全市法院三年来的平均上诉率为5.76%,远远低于2010年全国法院12.6%的平均上诉率;三是各法院一审上诉整体情况存在不平衡现象。(二)案件申诉、申请再审情况1.一审裁判案件申诉、申请再审情况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六章确立的“审判监督程序”.规定了人民法院依职权可以提起再审、当事人依法享有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依法可以抗诉,从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审理裁判不当的案件。也就是说,法律在二审终审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一个纠错和制约生效裁判的再审机制.用以纠正那些因一时的证据、时限不足及当事人、审判人员的不当行为所导致的错误裁判,以维护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多数持建立再审之诉的观点。文章在理清相关概念后,从再审的功能及启动主体两方面着力论证了向再审程序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9条的规定,在我国,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以下三种: 一、各级人民法院院长院长具有开始审判监督程序的权力,即刑诉法第149条第1款规定的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有一种观点认为,法律的这条规定不在于说明院长有权提起再审程序,而在下说明有权提起的是审判委员会,因为院长本身无权决定再审与否,要由审判委员会委员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决,而院长本人属于委员之  相似文献   

18.
《天津检察》2009,(1):80-80
为了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规范审判监督程序,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3007年10月28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结合审判实践,对审判监督程序中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规范审判监督程序,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2007年10月28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结合审判实践,对审判监督程序中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20.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审判监督程序作了修改,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问题提供了法律支持。从总体上看,修改内容从我国审判实践经验出发,考虑到了民事审判的现实状况,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由于本次修改属于局部工程,且出台仓促,也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