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村落要可持续发展,不仅需保护好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让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就业收入相结合.政府应负起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供给,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和知识分子参与,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社区营造等手段,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内的传统村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充分利用和传承延续.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是城市中最具代表性和具有规模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文化竞争力正演变为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如保护、运用得当,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文章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探讨在不影响历史街区真实性保护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整体开发,使其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相互映照、相得益彰,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营造涉及政府、居民、公众等多个系统层次,需要在政府、公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工作联系。完善历史街区保护的专业支持制度、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有助于形成历史街区保护和振兴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刘宏 《世纪桥》2014,(10):78-79
哈尔滨市道外区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这些建筑既是独具特色的中西合壁建筑,也是哈尔滨近代发展史的见证,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今年道外区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二期更新改造工程,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对绝大多数"中华巴洛克"建筑进行了拆除或部分拆除。这一现状暴露了我市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经调研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作为有关部门今后进行城市改造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16.蓬莱市戚继光故里历史文化街区17.蓬莱市西关历史文化街区18.蓬莱市万寿历史文化街区19.潍坊市潍城区十笏园历史文化街区20.潍坊市坊子区坊子坊茨小镇历史文化街区21.潍坊市奎文区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历史文化街区22.潍坊市奎文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23.青州市北关历史文化街区24.青州市东关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6.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4,(36):26-27
正黎平翘街街区的修整以"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要求,以保护历史原真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为目标,以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和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审慎推进街区的保护和开发。黎平翘街位于中国革命老区黔东南州黎平县德凤镇,地处县城东面,因主街中段下凹,两端缓缓翘起,而得名"翘街",因形似扁担,当地百姓又称之为"扁担街"。黎平翘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也是全国100个红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问题也凸显出来。在城市迅速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仍然存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建筑与街区需要保护、街区历史混淆、城市记忆的丧失等问题,本文结合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实践,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加大投入力度、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呼应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晋江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抢抓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丝先行区建设机遇,坚持固态保护、活态传承和业态提升并重,出台政策文件,设立专项资金,保护传统建筑,保留闽南元素,保存乡愁记忆。突出固态保护。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对历史和文化保护较好的古村落给予整村保护,对有一定规模的古建筑群给予成片保护,对体现民风民俗的单体建筑给予局部保护。实施历史名村、传统民居保护行动,在全市保留修缮10个古建筑群、6500多栋古建筑和一批古迹,为市民、海内外游子搭建回忆过去、寻根问祖的载体和纽带。比如,在城市核心区建设的五店市传统街区,  相似文献   

9.
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济复苏发展时期,农村人口拥入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拓宽马路,盖起新楼房。但是不久人们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建筑改善了,环境却恶化了。推土机随意改变着城镇的面貌,若干文物建筑可能被保存,但历史环境被破坏,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意识到,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有历史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在历史街区内,单看这里的每栋建筑,其价值可能尚不足以作为文物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在老城保护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保护理念上走向了一种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的社会可持续保护之路;二是在保护路径上积极推动街巷整治向街区更新转变,探索并实施了以城市设计为导向、以社区共治共享为根基的街区有机更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老城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改善、街区有机更新与历史文脉保护、文物活化利用有机结合的"北京模式"。  相似文献   

11.
魏晔玲 《前线》2014,(7):78-78
<正>本刊讯2014年6月13日,由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北京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文化——第十六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建设的关系,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节日文化传承、民族文化重建、文物遗址保护,北京城乡一体化的新进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实践等问题产生了一系列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2.
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延续和传承城市文脉,更是为了更好地衔接历史与未来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延续和传承城市文脉,更是为了更好地衔接历史与未来。  相似文献   

13.
南锣鼓巷是北京旧城内知名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和旅游景区。新开通的地铁6号线和8号线交汇于南锣鼓巷南口,带来了交通的便利。  相似文献   

14.
古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是历史文化名城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研究、发掘、利用、传承杭州古都文化,对提升杭州城市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市民凝聚力、创造力,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本文简述古都和古都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着重阐明杭州古都文化具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序列完整、特色鲜明的重要价值和特色魅力;重点提出杭州古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措施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查清家底、加强立法;重点加强"西湖.龙井茶园"、"良渚文化遗址"等"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申遗工作;高度重视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切实加强古都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周围环境与整体风貌的保护与利用;加快抡救保护杭州古都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是成都市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占地面积约53亩,片区内有居民636户,院落56个,房屋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由于年代久远,水井坊街区特色风貌丧失殆尽,成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最大的低洼棚户区之一,改造和保护面临“四高一限”的困境:一是改造成本高;二是群众呼声高,居民要求改造的愿望日趋强烈;三是群众期望值高;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座)曲阜、济南、青岛、聊城、邹城、临淄、泰安、蓬莱、烟台、青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济宁、淄博、潍坊、临沂、临清、莒县、惠民、枣庄、滕州、文登省级历史文化街区(35处)1.济南市历下区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2.济南市历下区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3.济南市历下区山东大学西校区(原齐鲁大学)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17.
范洪根 《唯实》2023,(10):37-40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为新征程上江苏“应该干什么、怎样干得更好”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期间,亲临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详细听取苏州古城保护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利用情况汇报,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体验年画印刷,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备受鼓舞。  相似文献   

18.
喻丹 《当代贵州》2013,(22):26-27
如何保护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遗产,并在保护中谋求文化脉络的延续与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下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个普遍性难题。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应注重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历史和现时的整体保护,倡导尊重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特性,延续村落的文化脉络,维护现代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6)
<正>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人们利用它创造和延续对自然的特定适应方式,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文化多样性历练了人类千百年的智慧,体现了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机制,并实现着独特发展。文化多样性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文化生态观在当今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为例分析文化中的生态。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6,(2)
正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会议指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中央的精神对眉山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