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疑聚众淫乱罪罪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明确聚众淫乱行为的含义后,从聚众淫乱罪立法化是立法者无视行为人权利的表现以及聚众淫乱行为是有受害者、与卖淫行为相似的违法行为两个方面论述了将聚众淫乱行为定罪而处罚聚众淫乱上游行为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体系解释是刑法解释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国刑法条文对聚众淫乱罪的表述比较简单,导致其在具体适用过程中还有一些尚待明确的问题。体系解释下聚众淫乱罪之客观行为应当兼具侵害法益的"涉他性"和"情节严重"两个要素。这一解释结论既是基于刑法体系协调性的考虑,也是刑法处罚合理性的实质要求。通过体系解释,有助于消除该罪在司法适用过程中的疑问,准确界定聚众淫乱罪的客观行为,从而合理确定聚众淫乱罪的处罚范围。  相似文献   

3.
关于聚众淫乱罪的存废问题,更多的学者是站在法律与道德规制的边界角度进行评述.甚少有学者站在犯罪构成的角度对聚众淫乱罪的除罪问题提出主张。笔者认为,聚众淫乱罪犯罪构成中的“公然性”、“聚众性”、惩罚的对象范围以及立案标准等均存在立法缺陷,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法学上自由的含义在于:自由是法律上的权利,其边界就是不能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自由和对自由的合理限制是对立统一的。法律对自由的合理限制通常体现为通过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南京副教授换妻案再次引发人们对聚众淫乱罪的追问与反思。聚众淫乱行为究竟属于公民行使性自由行为还是一种犯罪行为?对聚众淫乱行为的性质应当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第一,自由人权的保障力度;第二,追责入罪的合理根据;第三,程序运行的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5.
在"马尧海案"之后,关于聚众淫乱罪的争议更加激烈。多数民众对聚众淫乱是持宽容态度的。对私密性淫乱与公然性淫乱不加区分地进行刑罚制裁是值得商榷的。德国公法中的制度性保障理论并不能证成聚众淫乱罪的合宪性。相反,聚众淫乱罪是违反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和平等原则的。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维护伦理道德,却牺牲公民的人权,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法律人必须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取消以聚众淫乱罪为代表的偏见的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6.
网络裸聊是一种新型网络视频交流形式,从实然的角度看,聚众式裸聊和牟利式裸聊应当构成组织淫秽表演罪和聚众淫乱罪。  相似文献   

7.
聚众哄抢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条是对聚众哄抢罪及其刑事处罚的规定。这里所说的“聚众哄抢”,主要是指聚集多人,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聚众哄抢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财产所有权,而且侵犯了社会正常的管理秩序。构成此罪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犯罪主体是聚众哄抢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  相似文献   

8.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指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权利或国家机关工作秩序。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使用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行为。《刑法》第242条第2款中规定:“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苏哲  相似文献   

9.
网络直播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诸多弊端。其中,网络直播涉黄是比较典型的问题,挑战着法律与道德的底线。然而司法实践对此类案件的定性不一而足,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因此,有必要理顺网络主播直播色情内容与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组织淫秽表演罪和聚众淫乱罪之间的关系,以规范实务中罪名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因大风、交通事故等因素导致财物散落一地时,往往会发生聚众哄抢事件,这在心理学上俗称为"破窗"现象。解读"破窗理论"对及时防控聚众哄抢引发的犯罪具有现实客观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1年8月8日上午新《刑法》实施后上海市首例聚众冲击公安机关案,由上海市黄浦区法院一审审结,审判长陈平建在法庭上庄严地宣判:“被告人叶志华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被告人叶惠芳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被告人许鸿金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和聚众斗殴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至此,涉及此案的11名主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至12年,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企业家被殴打案情缘于今年3月1日晚上9时许,此案的主犯之一——上海中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浦东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12.
解析群体性事件中的“聚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众"不仅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特征,也是刑事法律上的一个重要术语.从法理上分析,群体性事件中的"聚众"与刑事法上的"聚众"应是同一概念.但不同国家的刑事法律由于其法律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聚众"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以文理解释为基础,根据生活逻辑原则,肯定国民的经验、情理、感受的合理性和公众的认同感,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对群体性事件中的"聚众"做出合乎法理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刑法关于专利权的刑事保护唯一的假冒专利罪,已不能满足专利权刑事保护的需要。扩大假冒专利罪的规制范围或者将冒充专利行为纳入假冒专利罪中是不适宜的。鉴于侵犯发明专利权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建议增设非法实施专利罪罪名予以刑法规制,以完善我国的专利权刑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庄严的审判大厅,坐满了表情严肃的听众。被告席上站着一个年轻姑娘,苗条丰满的身材,秀丽的额前轻拂着刘海,小巧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微微向上翘着,透出几分少女特有的幼稚天真,但也掩饰不住一丝淡淡的哀愁。她那双忧郁的眼睛紧紧盯着审判台上那些威严的法官和人民陪审员们。 那个害怕听到的威严声音终于在她耳边响起来了:“……被告人胡晓霞聚众进行淫乱活动,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聚众淫乱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1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胡晓霞  相似文献   

15.
李银河女士最近为轰动一时的“南京换偶案”作公开辩护,并随后委托人大与政协委员向司法部正式提交“取消聚众淫乱罪”提案。实际上,李银河所提出的“性法律批判”,己经在其《性的问题》一书中得到全面的阐发。  相似文献   

16.
案情:民间流行一句口头禅:"捡得等于买得",在这种思想驱使下,侯某某和莫某某等人不顾失主的阻挠,强行搬走他人遗失的电缆,结果构成了聚众哄抢罪。今年6月的一天,侯某某从永福驾车到鹿寨拉水泥,途中发现一卷黑乎乎的东西摆在高速路行车道上,便靠边停车查看,发现是一卷电缆。由于电缆很沉重,侯某某便打电话找朋友帮忙。  相似文献   

17.
论伪造货币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是与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古今中外各国的刑事立法都毫不犹豫地把伪造货币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予以刑法上的严厉打击,以维护货币的独力与稳定。本文就伪造货币罪的概念、构成特征、司法认定和刑事处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开设地面赌场罪与聚众型赌博罪之间的区别在于赌场与赌博场所的不同。赌场有赌博场所本身不具有的自动吸引性、持续性和控制性特征,这三点特征既是划分赌场与赌博场所差异的关键,也是认定开设地面赌场行为是否构罪的核心。开设地面赌场行为是否构罪并不需要考察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营利的目的;赌场的经营不需要具有固定性特征;《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不能适用于开设地面赌场罪。  相似文献   

19.
聚众堵塞交通枢纽事件,是指非法聚众占据公共道路、铁路、拦截汽车、火车、冲击车站、码头、机场、设置障碍、堵塞公共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破坏交通运输的违法犯罪活动。其特点是情况多变,影响重大,互动性强,带有组织化趋向,具有煽动性和反复性。聚众堵塞交通事件的处理是武警部队经常遇到的任务之一。(一)中途拦阻,防止聚集闹事人群向预定现场前进时,应当在其前进路线上的适当位置组织拦阻,力求将其阻于途中。拦阻线,应当选择在道路较窄、附近迂回道路较少的路段,尽量避开重要目标、繁华街区和桥梁、涵洞、建筑地等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段。拦…  相似文献   

20.
分裂国家是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犯罪,古今中外均将分裂国家的行为予以入罪并配以重刑。中外刑法的反分裂立法有其共同性,但也有显著差异。我国现行立法法定刑结构科学合理,但对分裂行为的规制不够合理,完善现行立法应拆解现有罪名、进一步明确罪状、将组织、领导、参加分裂国家组织行为单独“入罪”,从而重构分裂行为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