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佳 《前沿》2012,(14):190-191
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增大,如何切实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让国家巨额资金投入真正发挥成效而不是落入非贫困生手上,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困难,笔者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60度绩效考核理论,提出了几点完善贫困学生认定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经不完全统计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农林、师范类学校中,贫困生的比例高达30%。在当前形势下,探索建立高效合理的资助育人体系,切实解决学生困难,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现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学生情况,在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探讨解决方法,切实改善高校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曾庆璋 《前沿》2004,(5):103-106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持续扩招,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受到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而且还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心理负荷。国家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在高校中逐步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基本上缓解了贫困生学习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但由于贫困生最直接地承受了改革的冲击,所以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  相似文献   

4.
车囿达 《传承》2012,(12):44-45
高校在不断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同时,这类特殊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同样是高校学生工作关注的热点。从贫困生的来源及类型分析出发,结合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治理高校贫困生"贫困循环"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造成难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丧失发展能力的机会,自救能力差,进而在走入社会后再次陷入贫困的自我循环与代际循环.转变贫困生的贫困状态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更需提升贫困生的实际能力.应积极为贫困生提供职业技能学习平台,建构贫困生就业支持网络,增强贫困生的社交能力消减其竞争弱势.  相似文献   

6.
<正> 金榜题名原本为人生的一大快事,但是对于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其实意味着四年窘迫生活的开始。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中特困生、贫困生的比例高达20%左右,即每5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需要救助。为了“不让一个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为了帮助这些贫困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方方面面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耳濡目染的感人故事可谓不少。然  相似文献   

7.
高校应把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纳入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体系中来,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上困难的同时,注意加强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逆境拼搏意志教育等,充分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作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华松 《理论月刊》2007,(12):186-188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高校贫困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容易产生自卑、无望、人际交往困难、敏感等严重心理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受经济、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高校只有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才能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高等学校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据调查 ,目前 ,在全国普通高校中 ,经济困难学生约 2 4 0万人 ,占在校生总数的 2 0 % ,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 5 %— 10 % ,人数大概在 16 0万。因此 ,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 ,是高等学校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他们的生活、学业与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家庭供给的不足和贫困生获助资源的有限使得高校贫困生在巨大的经济开支压力面前非常脆弱,他们对待贫困的态度及其构成的心理上的压力是导致部分贫困生学业困难的直接原因,而能正确认识到经济困难导致的心理压力的高校贫困生在态度和交往上都表现得更为主动、积极。这一结论对我们的助学工作如何从解决经济困难到经济、心理和学业并重有着丰富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借鉴福利社会学中的可行能力理论,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贫困生的家庭致贫类型可分为累积型和突发型两种;贫困生在处理贫困问题时表现出了积极抗争和消极适应两种应对方式。根据上述条件,可将贫困生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累积型贫困家庭中积极抗争的贫困生;累积型贫困家庭中消极适应的贫困生;突发型贫困家庭中积极抗争的贫困生;突发型贫困家庭中消极适应的贫困生。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生,需要从物质、心理、能力以及机会四个方面进行不同侧重的帮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应把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纳入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体系中来,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上困难的同时,注意加强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逆境拼搏意志教育等,充分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作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扩招,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此,各高校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举措,勤工助学是解决途径之一,具有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心理负担、获得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作用,能变单纯"输血式"助学为"输血式"助学与"造血式"助学相结合的新模式,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一剂良药。本文以对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勤工助学学生的调查为基础,从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社会成员身份认同和情感性支持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勤工助学系统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功能,提出应当以勤工助学组织为主阵地,高度重视勤工助学系统在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大量存在成为高校教育的一大问题,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在影响个体行为、态度的自我效能感方面,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否也存在让人担忧的问题呢?本文针对高校贫困新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贫困生的消费水平来说,学生对于其家庭经济状况的认知对其心理的影响更为明显。另外,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中的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普通学生,作为教育者而言,这是一个对该群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发展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必然产物。物质贫困是贫困生的首要难题,而心理问题是目前高校贫困生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既依赖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也需要国家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同时更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刘兴平 《前沿》2007,23(10):87-8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好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困难时期,使他们能够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因此,研究和探寻针对我国高等院校的贫困生的解困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相当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7.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不仅经济出现困难,在就业心理、就业能力上都相对处于弱势.如何加强高校贫困生就业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拟结合社会就业背景基础,从笔者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了其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雷  陈东升 《传承》2013,(4):50-51
随着社会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关注和高校自身积极开拓社会资源,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已渐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重要补充。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利用各种场合和手段,宣传包括贫困生问题在内的高校建设和发展过程面临的困难,吸引社会各界的重视。以校友资源为重点,以贫困生资助为着力点,积极开发社会捐赠。  相似文献   

19.
贫困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起点,也是当前学生资助工作亟待破解的难点,更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部分学生诚信缺失提供虚假信息、地方政府在出具贫困证明可靠性不强等原因,高校在贫困生认定时主要靠主观印象,缺乏客观详实的数据作支撑。基于层次分析法,通过对不同高校、院系、专业学生影响其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构建科学的量化认定指标体系,为实现精准认定提供一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心路解析与扶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下高校贫困学生已近在校生总数的20%。高校贫困生的思想状况比较复杂,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有许多需要我们关注的思想问题。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注重“精神扶贫”,又要多渠道多途径帮助贫困生解决具体困难,这样,才能够让贫困生大学健康成长。一心路解读(一)自卑与自负并存的心理。贫困生经济拮据,生活清贫,他们经常要为缴不起学费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犯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他们常常会因为“穷”而感到心中不自在、心理不平衡,认为贫困给他们带来的是耻辱,因此自轻自贱、自怨自艾,感觉自己时时处处不如人,在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