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外交战略理念的转变:由强调"斗争"到主张"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外交战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强调"一边倒"和"反帝反修"为主要内容的"斗争观",逐渐转变为当今主张的"国际合作"。中国外交战略理念的转变不仅是为了顺应当前和平、发展、合作时代潮流发展,而且也是为了实现我国和平发展和与各国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需要。如今,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观,推动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开创了以多边合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外交工作,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是外交工作的生命"。他就国际关系和对外战略策略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开创了大国外交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外战略与策略思想主要有: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要努力发展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改革;继续坚持发展党际关系的方针;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因此,努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贯穿习近平对外战略与策略思想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个总的出发点是搞和平外交,多交朋友,不树敌,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推进世界和平事业。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和平本质所决定的,适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与发展时代和多极化趋势需要的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它为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冷战后新形势下中国和平外交工作的指南,对中国审慎地处理好未来国际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在新的国际政局下,邓小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和平外交的原则和策…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的国际合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下,邓小平以战略家的胆识和气概,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和历 史契机,在总结多年外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其内容丰富的国际合作思想,为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 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浅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清 《理论月刊》2002,(6):10-1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实行对外开放,制定了一系列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成为指导新时期中国外交实践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杨娜 《传承》2011,(17):32-33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是19世纪在欧洲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适应当时革命形势要求而产生的。在无产阶级反抗阶级压迫的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和平思想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而在全球化的今天,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和平思想对我们如何创立和平的国际发展环境也有着强烈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爱军 《湖湘论坛》2008,21(2):14-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全面而深刻的阐释,既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创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是同所有国家全方位的友好合作和多领域的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发展与和平的统一,将实现与世界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丰富的国际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共同作用下发生的,经历了三次飞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第三、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系统的和谐世界论,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思想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和策略思想的形成与新中国外交实践紧密相连。面对西方重围与大国围困的外交困难局面,毛泽东指出退让没有出路,必须以斗争求和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他强调“不两面作战”,在美苏矛盾中捕捉到改善中美关系的契机,同时回到阶级分析方法,将“美国”与“美帝国”区分开来。毛泽东使用“三个世界”取代“冷战”的概念,以在美苏夹击中打开胜利的局面。他认为全球治理有“两套逻辑”,应该探索出一条“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的援外模式。毛泽东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对于观察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矛盾、外交实践和“一带一路”建设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靖 《人民论坛》2015,(10):66-69
习式外交,顺应了国际社会多极格局发展的趋势,开拓了新型大国关系,强调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问题的根本立场,使中国外交由被动变主动,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外交面临的困难局面。  相似文献   

11.
略论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芹 《前沿》2002,(4):20-23
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本质的把握是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毛泽东国际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形成 ,对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 ,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毛泽东为新中国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 ,为恢复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和维护人类的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黄真  陈岳 《长江论坛》2009,(1):12-18
本文通过历史和现实三个时段(封贡体系时期、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外交分析,得出两点结论:第一,自古代社会起至今,合作而非对抗是中国对外行为的基本选择。中国积极寻求与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合作。第二,中国合作性外交的目的在于实现国际秩序和世界正义的统一。本文认为,封贡时期的东亚秩序本身就是正义的,维持秩序就是维持正义,中国在封贡时期的国际合作保证了秩序与正义的统一;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与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基本秩序,同时又通过反霸反帝反殖斗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追求世界正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组织,遵守国际规范,与世界各国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同时又通过反霸斗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建设“和谐世界”推动世界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和谐的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奋斗终生的目标,也是毛泽东等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和谐世界观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世界思想的继承,亦是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对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战略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是一个开放而复杂的体系。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回顾建党以来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演进历程,理性分析思考中国在新形势下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和路径选择,无论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还是指导现实中国外交实践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更大程度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于中国利用世界技术、资金、市场和管理经验,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国际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变动,特别是在全球关注反恐斗争的形势下,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有利于中国集中精力搞建设;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毛泽东外交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辟分析国际形势与时代特征,深入揭示和总结新旧中国的国家性质与外交实践而形成的外交理论体系。在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外交战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进入新旧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它不仅是应对当时复杂国际局势的权宜之计,还是为了中国国家利益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进入新世纪,"和平崛起新道路"、"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是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新的继承和发展.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国际法思想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剖析这些机遇和挑战,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法思想意义重大。目前,人类共同关注的利益逐渐增多,马克思主义国际法思想的发展也应从国际和平、和平共处等"共处国际法"向人类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共进国际法"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话语权是各大国博弈的重要方面,话语权决定国家的制度性权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并没有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中国国际贡献的增加同步,还存在一些短板。近年来,基于中国本身以及与世界关系的变化,中国从多个角度提升国际话语权。在外交领域,中国外交不断提出新理念,完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外交理论;加大主场外交、元首外交、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力度,以国际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努力塑造外交新格局,提升国际话语权。未来,中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理念和传统思想的宣传,处理好制度改革与制度增量的关系,加强中国在地区秩序和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提高话语能力,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能够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贡献等相匹配。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面临重组的态势下,我国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固有的外交理念所提出的时代抉择。构建和谐世界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体现了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贯主张,突显了中国责无旁贷的大国责任与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