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展的。共产国际的指导包括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是协助中共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领导机构,为中共培养和训练了大批军事干部,并提出要发展工农武装特别是农民武装的正确方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在大革命时期的军事工作中发展起来的革命武装力量,成为大革命失败后武装起义的基础。消极方面是强调发展工农武装必须在统一战线的框架之内,并要征得国民党方面的同意,从而限制了工农武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贺龙在湘鄂边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开辟革命根据地的过程,并分析了贺龙式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集中表现在他这一时期对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首先是毛泽东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体察和对革命的科学总结,对当时社会的农民阶级、中间阶级和资产阶级有清晰的认识,认清了统一战线的同盟军和革命对象的问题.另外,毛泽东还深入展开了统一战线的实践探索,他推动土地改革,争取和改造袁、王绿林武装,宽待中间阶级和俘虏,制定有效政策团结商人、知识分子.这一系列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余部在江西井冈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晋西游击队也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其是党在北方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和尝试,是党领导创建的山西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5.
1926年6月初,叶挺独立团北伐先遣,首战湘东攸县渌田告捷。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最早的一支革命武装旗开得胜之战,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和即将全面展开的北伐战争进退成败的关键之战,是革命军队与工农群众相互配合支持的经典之战,在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从此,叶挺独立团下醴陵、入浏阳、克平江、战武昌,一路闯关夺隘,捷报频传,展示了特别能战斗的特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卢庆洪 《党史博采》2011,(6):52-55,59
1927年9月,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织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武装暴动,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大革命失败后,我党组建的第一支工农革命军。但部队在遵照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进攻长沙时遭到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缝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了一场伟大的工农武装暴动——秋收起义这次起义高举起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旗帜,点燃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开启了中国土地革命斗争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作出了不可摩灭的贡献2007年5月,跟随“星火燎原路.崛起看江西”全国党刊联合采访团,记者来到当年秋收起义爆发的修水、铜妓、安源,重寻当年伟人和先烈的足迹,重温了那段烽火岁月.  相似文献   

8.
"一苏大会"一再推迟召开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革命失败不久,共产党人在全国各地领导了工农武装起义,以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为起点,工农武装割据迅速形成气候.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的认识随着全国武装斗争的进展而发生了重大转变,共产国际认为"中国进到了深刻的全国危机的时期"①,并据此致信中共中央,提出:"我们故然不能够预言全国危机转变到直接革命形势的速度,然而,现在可以并且应当准备群众,去实行革命的推翻地主资产阶级联盟的政权,而建立苏维埃形式的工农独裁"②.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本文试着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描述,以充分了解我党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0.
1921年至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思想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正确分析了战争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确立了建立革命军队和武装工农的思想。这些思想是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军事理论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本文试着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描述,以充分了解我党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后期,由于工农运动的问题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统一战线内部的分化和斗争也日益显露。中共党内围绕着如何对待工农运动以维持统一战线,从而实现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两次大的争论。第一次是关于如何对待工农运动以维持与国民党右派的关系,第二次是关于如何对待工农运动以维持与国民党左派的关系。通过梳理这一争论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理清大革命时期这一段复杂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看待党内争论,如何开展党内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借鉴苏联工农通讯员制度的基础上,开展了党报工农通讯员运动。工农通讯作为党和群众联络沟通的重要渠道,发挥了上传下达、下情上送的重要功能。随着党的工作重心和任务的转变,工农通讯的功能边界逐渐扩大,成为群众监督政权的一种方式。作为一项群众运动,工农通讯员运动既有其历史作用,也有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是毛泽东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对中国革命最重要的贡献。这条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条革命道路所形成的独创性理论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它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刘焱 《党的文献》2007,1(5):23-27
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开辟这条道路的过程中,周恩来较早提出和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红色的黄安     
郑位三 《党史天地》2007,(11):25-28
回忆起大革命时期的黄安,我们记忆犹新的是:农民革命斗争猛烈.革命的知识分子特别多。在初期,知识分子对于向工农群众宣传革命思想,起了很好的桥梁作用;随着农民革命斗争的烈火,又迅速锻炼和改造了这批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7.
欧阳青 《党史博览》2006,(10):30-3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第一次正式称为“红军”,始于1928年5月25日。之所以将自己领导的武装称为“红军”,其中一个原因是借鉴苏联红军的称谓。当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军事工作大纲》指出:“为保障暴动的胜利与扩大,建立红军已为目前的要义。”为此,大纲明确规定:“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军事工作大纲》的颁发,对于各地的军事斗争和红军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大纲颁发之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陆续改称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的最初…  相似文献   

18.
湖南平江、浏阳工农义勇队,是在大革命时期诞生的工农革命武装。从参加秋收起义开始,这两支工农武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行列,伴随着人民军队的发展而演变,为人民军队的壮大作出了贡献。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根据斗争的需要,中共平江县委将农民自卫队、工人纠察队和团防队合编为平江工农义勇队,约1200人,由余贲民任大队长,开往幕阜山区整训。浏阳工农义勇队是在浏阳农民自卫军和浏阳工人纠察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600多人枪。“马  相似文献   

19.
陈永红 《广东党史》2007,(2):F0003-F0003
大革命时期,是广东党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1923年党的“三大”后广东区委认真贯彻国共合作的方针。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揭开了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序幕。在大革命的舞台上,中共广东区委发动和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工农运动  相似文献   

20.
刘志青 《湘潮》2015,(7):124-127
大革命失败后,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被国民党反动派所镇压。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暴发武装起义。其中,在南昌起义军余部支持下,湘南农民起义后建立的农军,成为各地起义中人数较多的革命武装。此后,湘南农军在朱德、陈毅率领下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军会师,先后成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组成部分。1928年,毛泽东在湖南省桂东县正式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亲自对部队进行现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