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玮 《党史纵览》2013,(11):15-18
1975年7月13日开始。唐由之带着医疗小组对即将接受眼科手术的毛泽东开展了为期10天的术前准备。此时,医疗小组把中南海毛泽东的一间书房腾出来辟为临时手术室。唐由之亲自从苏州和上海订制的全套手术器械、医疗设备,已经在这间临时手术室安置妥当。万事俱备,只等毛泽东的“一声号令”了。可毛泽东虽然每天都接受唐由之的术前准备——冲洗泪囊,每三天一次结膜囊培养、滴眼药水等,但丝毫没有要做手术的表示。  相似文献   

2.
余玮 《党史纵览》2013,(12):17-20
在北京什家口的一栋普通居民住宅楼里住着一位老者.这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人却有着不寻常的经历:他曾多年照顾毛泽东的生活起居.在20世纪50年代初见证过红墙内一代伟人的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3.
余玮 《党史纵览》2013,(4):27-32
2013年12月26日是一代伟人毛泽东120周年诞辰,为了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再现他的音容笑貌,本刊从今年第四期起将设立作家余玮的专栏,陆续刊登由他采写的"伟人身边人细诉伟人身边事"系列文章,通过曾在伟人身边工作过的普通人的深情回忆,向读者再现伟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点点滴滴,展现工作人员对伟大领袖的深切怀念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4.
余玮 《党史纵览》2013,(5):4-10
从参加红军时给毛泽东站第一班岗,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光都是在毛泽东身边度过的。他曾长时间负责安排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并有机会近距离见证一代伟人的喜怒哀乐。在他眼里,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常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个情感丰富、可亲可敬的长者。  相似文献   

5.
余玮 《党史纵览》2013,(7):4-11
"你们常来看看我,到北京来看我……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我一次啊……"毛泽东曾对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如此感慨道。自20岁起,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总共工作了15个年头。在此期间,李银桥结识了毛泽东家的家庭服务员韩桂馨,并在毛泽东的撮合下与她结为夫妇。我在采访时,李银桥和韩桂馨都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那些在领袖身边工作的日子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然而在这两位老人心中,毛泽东的音容笑貌却随着岁月的更替而越发清晰……  相似文献   

6.
余玮 《党史纵览》2013,(8):14-18
周世钊既是毛泽东的同学,又是他的朋友,他们之间有着长达63年的交往。这位曾被毛泽东称为"贤者与能者可以兼的人",与毛泽东有着许多共同的观点、思想和经历,但是,他也从不掩饰自己与毛泽东的不同观点与思想。翻阅周世钊的部分遗稿和毛泽东给他的大量书信,细听周氏后人的讲述,笔者真实地感受到毛泽东之伟大,感受到伟人毛泽东在私  相似文献   

7.
余玮 《党史纵览》2013,(6):4-10
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毛泽东秘回故乡韶山、毛泽东畅游长江……伟人一个个经典的瞬间、一段段珍贵的回忆都被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上,而这些照片连着同一个名字———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历史学家用自己的笔书写历史而钱嗣杰则是用相机真实地记录着历史。他家有一本特别的相册,里面装  相似文献   

8.
《党史天地》2007,(8):12-13
进军井冈山韩伟领路 陈浩、宛希先首战茶陵获胜 毛泽东指示宛希先在士兵中发展党员。 在秋收起义前,毛泽东在安源时,安源煤矿的王兴亚曾对他说:“万一攻打长沙失利,我们怎么应变时,提出兵进井冈山。”自收到汪泽楷来信后,毛泽东曾指示前委召开会议,又经过一番争论,前委书记毛泽东决定执行江西省委指示,准备带领队伍进军井冈山。  相似文献   

9.
伟人颂     
1.毛泽东 毛公天下第一君,泽被华夏得民心;东方巨龙腾空起,神州千载一伟人。  相似文献   

10.
1974年,当人们在新闻纪录片里看到毛泽东那熟悉的面孔时,并不知道此时他因为患白内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看不见东西了。如何为毛泽东安全稳妥地治疗眼疾,成为了党中央的一件大事。经过一年多的筛选,这个任务最终落在了北京一位中医眼科大夫唐由之身上。唐由之从准备到施行手术总共用了10个月时间,为毛泽东的左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在那段时间里,他不仅是一名医生,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同志逝世整整40年了,而毛泽东思想依然横跨世纪,气贯长虹。世界上什么最宝贵?伟大的思想理论最宝贵。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江泽民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永远敬仰和怀念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  相似文献   

12.
中共湖南省委常史委唐振南、王文珍、贺正合著的《刘少奇与毛泽东》一书,最近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初读全书,掩卷凝思,笔者深感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称道和肯定:(一)选题的开拓性。毛泽东和刘少奇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王要成员,他们合作共事长达近半个世纪。作为毛泽东主要助手的刘少奇,在实践工作中给予了毛泽东极大的支持和配合,是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而在理论建树方面,刘少奇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所做的系统总结,或者补充、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许多观点,或者对毛泽乐…  相似文献   

13.
《党史天地》2007,(8):8-9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宛希先、陈仕榘支持毛泽东兵退湘南 “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曾在同部分政治局委员商量分工时,提了毛泽东。瞿秋白很赏识毛泽东的才华。一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经瞿秋白手问世后,不仅震动中国,连共产国际也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和瞿秋白可为难得的知音。但当瞿秋白要毛泽东留在中央当宣传部长时,毛泽东婉拒了,他决心上山下湖,与绿林好汉交朋友,做改造土匪工作。国共分裂,国民党要杀共产党,眼下头等事是要抓枪杆子。瞿秋白无奈,批准了毛泽东的《湘南暴动计划》。毛泽东还要求中央从南昌暴动部队派一、二个团参加他计划中的秋收起义,瞿秋白同意了。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人。我曾在中南海担任警卫战士,毛泽东的伟人风范给我留下永生的记忆。 毛泽东工作讲效率。他习惯于夜间办公,白天休息。每天夜里,他都通宵达旦地工作。60年代,中国处于最困难时期,为应付国际国内的斗争,他废寝忘食地工作。深夜工作累了,便出来在丰泽园散步,然后又回去  相似文献   

15.
生活根本不知道你是谁 男孩15岁,已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不过他所体验到的世界并不阳光:有的同学身上揣着花不完的零用钱,穿名牌,骑最好的山地车,生日在大饭店宴请朋友;而有的同学连交学费都成困难,更别说穿名牌摆阔气了。男孩自己属于后者,他心里装着无数的疑惑。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实干家。青年毛泽东即颇具实践精神。他早年曾参加著名的少年中国学会。参与主持这个团体的李璜曾回忆说,有一段时间,他"每周必与毛会晤,会见十余次之后,深深了解到,以毛之性格而论,可能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7.
余玮 《党史纵览》2013,(9):14-18
经典名作的另类"注释""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泽东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首发在1957年1月的《诗刊》创刊号上,当时无人知道这首词是答周世钊的,也无人知道是出自毛泽东给周世钊的信中,且题目与个别文字有变化。  相似文献   

18.
平凡 《党史博采》2011,(10):25-30
10.在返回香山的途中。司机发现路当中有一颗手榴弹/毛泽东搬进中南海/和叶子龙在同楼办公的。还有代总参谋长聂荣臻 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后,筹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组建新的人民政权成为头等重要的大事,一些民主党派领袖和无党派知名人士被邀请到北京。他们都住在城里,同这些人会面交换意见,是毛泽东当时的一项重要工作。他通常在下午进城,半夜以后方回双清别墅就寝。周恩来等人则整个白天都在城里办公。  相似文献   

19.
梁衡 《学习导报》2010,(14):33-35
三 接下来,毛泽东走长江与走黄河的心境不同。在黄河流域,主要是勾起了他对战争岁月的回忆和对老区人民的感念,深感现在民生建设不尽如人意,得赶快发展经济。而走长江一线更多的是政治反思,是关于在这里曾发生过的许多极左错误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梁衡 《新湘评论》2010,(14):33-35
三 接下来,毛泽东走长江与走黄河的心境不同。在黄河流域,主要是勾起了他对战争岁月的回忆和对老区人民的感念,深感现在民生建设不尽如人意,得赶快发展经济。而走长江一线更多的是政治反思,是关于在这里曾发生过的许多极左错误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