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留振 《美国研究》2020,34(4):141-155
(新)资本主义史是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前沿领域,近年来已经涌现出了大量论著,其中哈佛大学贝克特的《棉花帝国:一部全球史》一书影响最大,被视为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作。该书旨在以棉花商品的全球史为例重新解释资本主义的发展,探讨资本主义史的本质,并着重强调乡村、奴隶制、暴力、国家在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新资本主义史研究的兴起代表了当代美国史研究的最新和最重要的一种转向,但其中的一些研究方法也受到了经济学家等学者的质疑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第三名是谁     
洛勇 《新民周刊》2012,(31):89-89
2010年年中,《泰晤士报》向140万名读者问卷调查:哪200位是自1900年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家?结果名列榜单前五名的是毕加索、塞尚、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莫奈和杜尚。其中令人意外的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虽然三年前,他绘制于1907年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像一》以1.35亿美元的成交价被化妆品巨头罗纳德.S.劳德收购...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浪漫主义史学对自然的关注赋予了19世纪中期的移民不同于欧洲的自然的属性,这种界定确立了美国人对新土地和新环境的认同。浪漫主义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强调使乔治·班克罗夫特等史学家在对美国立国历程的叙述中,揭示了美利坚民族的源起、民族特性,以及美利坚的民族使命等重要主题。由于浪漫主义史学的观念建立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19世纪中期的美国正处于文化独立和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所以历史著作中凸显的美利坚特性有助于公众认识自身的源起,也使这个年轻的民族找到了未来使命之所在。浪漫主义史学观念对于民族国家历史的认识,推动了理念上和现实中的美国公民身份的塑造,从而推动了美利坚民族认同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提起奥拉尔,熟悉法国革命史的人,就会想起他与马迪厄的论战,却不一定了解他在法国革命史领域中的地位。这种地位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奥拉尔是法国革命史现代科学研究的开创者,也是现代的革命史史学进步传统的第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5.
王希 《美国研究》2020,34(1):122-140,M0006
本文以美国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的里程碑学术创作为基点,结合"新美国史学"的演进,对方纳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进行深度梳理和分析,注重讨论方纳的学术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包括美国社会与美国历史学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展现在20世纪60年代变革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历史学家如何借鉴多重史学传统,来发掘"可用的过去",创造"新美国史学",重新解读美国历史,为一个多元化的美国建构一种新的集体性民族记忆。  相似文献   

6.
中韩学术交流中的宗教研究吴云贵中韩之间的文化交往,肇始于先秦,盛于汉唐,流衍于宋明,重光于今世,可谓源远流长;其领域涵盖政治、经济、科技、人文,涉及典章制度、历法节令、生产工具、百工技艺、史学、文学、语言、宗教,可谓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中...  相似文献   

7.
<正>环境史发源于美国,在国际环境史学界,美国的环境史研究最具代表性。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学者在环境史领域取得了颇为瞩目的成就,研究成果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研究倾向于从总体上梳理美国环境史学的发展脉络,①另一类研究围绕美国环境史研究的一个侧面或某一时段展开论述,比较详细地展示了美国环境史学的部分特征。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高国荣副研究员新近出版的《美国环境史学研究》③一书,探讨了美国环境史的兴起背景、发展演变、学术贡献和理论建构等  相似文献   

8.
叶少飞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1,(2):116-140,157,158
1697年《大越史记全书》的完稿与刻印,标志着中兴黎朝官方史学体系的确立,官员学者继而对其改编、评论,产生了一系列史学著作,其中黎贵惇作《国史续编》,阮俨作《越史备览》,阮辉删成《国史纂要》,供教学之用。吴时仕的《越史标案》发覆最多,对越南的国家起源、自主王朝的历史以及与中国的关系重做评论,体现了"我越"的文化主体性,对《大越史记全书》原有的史论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之后吴时仕之子吴时任为西山阮朝国史总裁,以《大越史记全书》为叙史主干,以家藏《越史标案》为史论主体,又综合采纳黎文休、吴士连、阮俨的史论,于1800年编成并刻印《大越史记前编》,吴时仕和阮俨的私家史学遂得居官修史书之列。《大越史记前编》是继《大越史记全书》之后,以官方力量整合既有的越史著作,重塑越南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在越南史学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1802年阮朝建立之后,鉴于黎末郑氏主政以及西山阮朝篡逆的情况,对这两个时代的史书进行清理。在前代史书基础上修成的《大越史记前编》被弃,但其部分思想观点被阮朝国史馆新修的《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所继承。关于《大越史记全书》的评论和改编,体现了越南古代史学发展的路径与思想,是越南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日本问题研究》全新改版,常设栏目有本期头条、教育评论、经济研究、学人论坛、文学评论、法学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纵横、管理研究、政法视野、特别推荐等。本刊的目  相似文献   

10.
试析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国际化与文化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研究出现国际化和文化转向两大潮流.国际化潮流使美国外交史研究更加重视多国视野和多国档案,以及对国际关系中越来越活跃的非国家行为体的关注,并导致外交史演变成为国际史和跨国史.而文化转向则从过去强调权力与利益的物质主义解释转向文化的解释,改变了外交史学家的史学观念和对国际关系中文化因素的看法,并为利用新的史料开辟了广阔前景.国际化和文化转向使美国外交史研究逐渐走出危机,并有可能重新赢得在史学大家族中倍受尊崇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作者详尽地分析和考察了明朝永乐年间中国与暹罗 (今泰国 )的国与国关系 ,研讨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同时对一些史学公案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立论颇具新意 ,资料翔实 ,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怎样评价法国大革命中以罗伯斯比尔为代表的恐怖行为,这一直是各类史学作品中的争论焦点。本文作者博采各家观点,论述了法国著名作家阿那托尔·法朗士的《诸神渴了》这本历史小说的新颖之处。法朗士不是把法国大革命看成“铁板一块”,而是把他真诚拥护的1789年原则和他深恶痛绝的1793牟暴行区别开来,将人物的政治行为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思想背景、文化环境联系起来,通过清晰的分析和批评,不仅重建了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而且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公民的理想和怀疑,使这本小说成为众多描写法国大革命的文学作品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美国清教研究百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孟媛 《美国研究》2006,20(1):130-148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百余年来美国的清教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文章认为,专业化、系统化的美国清教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20世纪30年代,以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SamuelEliot Morison)和佩里·米勒(Perry Miller)为代表的一批哈佛学者,打破了美国传统史学侧重新英格兰殖民地政治史、制度史考察的框架,着眼于清教思想的研究,推动美国清教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20世纪60年代以来,清教研究的视角和研究主体随着大量清教徒原始文献的编纂、出版及西方史学思潮转型发生变化,清教研究在美国空前繁荣。不过其固有的零散化、细碎化特征也愈加突出,致使清教研究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有所损害。  相似文献   

14.
南朝齐梁之际惠皎的《高僧传》较之早出的僧祐《出三藏记集》在取材上多有借鉴,但在叙述方法上却大有不同.在《高僧传》代表性篇目《鸠罗摩什传》中,惠皎记述了更多人物,借助人物间的对话、矛盾与冲突,展现了鸠罗摩什从小乘到大乘转变的心路历程,再现了当时佛门内部不同思想交锋的情况.惠皎改变了早期僧传作品倚重史料收集,不重细节刻画的倾向.《高僧传》的记述,不仅在篇幅字数上有大量的增加,为高僧形象的"立体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且《高僧传》的文本在注重史料的同时,更具文学性.这种文学性的手法,并不是完全的故事虚构,而是通过冲突性的情节,对手形象的塑造,着力再现高僧的"精神本真",呈现时代的"内在精神".惠皎自如地穿梭在文学与史学之间,一方面更好地贯彻作者弘法传教的著述意图,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想象与虚构,更加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佛教内部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慧皎突破了传统高僧传记的撰写观念,运用"出文入史"手法,着力探寻历史人物与时代思想背后之"真实",对后世高僧传记的撰写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新的叙述方式,受到了中国传统"纪传体"史学观念与创作手法的影响,亦是佛教传记文学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要英 《新民周刊》2022,(34):79-79
正如他在《曦园拾零》中所指出的:“人类文化的生生不息,犹如一条长河,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不断交流才会使大河滔滔汨汨,不致干,显示出蓬勃的朝气和持续的生命力,史学文化亦然,且更具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中,丹东和罗伯斯比尔这两个人物之间的联系太紧密,对比太鲜明了。人们熟知,奥拉尔和马迪厄——一对亲密师生,两位史学大家,竟在本世纪初(1908年)由于对丹东和罗伯斯比尔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李剑鸣 《美国研究》2003,17(2):136-150
近年来 ,美国史领域的几位前辈学者相继出版了自己的文集。这些文集不仅集中展示了他们个人的治学业绩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美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杨生茂教授的《探径集》② 就是这样一本书。《探径集》主要收录了杨先生自 6 0年代以来发表的大部分论文、随笔、书评和序跋 ,体现了他在史学上的重要建树 ,可以从中看出他的研究重点和治学风格。他将这本文集定名为“探径集” ,原意是谦指他个人在学术上的探索 ;实际上 ,他的“探径”活动对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和教学 ,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探径”的足迹杨先生早年熟读经籍 ,打下了厚…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主要遗产。今日俄罗斯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的科学研究发展状况仍然受到各国政治经济和教育科技界的关注。本文从俄罗斯继承的遗产、面临的困境和重整旗鼓的努力三个方面对俄罗斯高等教育中的科研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系统地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日本问题研究》2010,(2):F0004-F0004
《日本问题研究》全新改版,常设栏目有本期头条、教育论评、经济研究、学人论坛、文学评论、法学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纵横、管理研究、政法视野、特别推荐等。本刊的目标是“办一流刊物、发一流文章”。所有关于日本研究方面的佳作均是我刊刊载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日本问题研究》全新改版,常设栏目有本期头条、教育评论、经济研究、学人论坛、文学评论、法学研究、哲学研究、史学纵横、管理研究、政法视野、特别推荐等。本刊的目标是"办一流刊物、发一流文章"。所有关于日本研究方面的佳作均是本刊刊载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