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众关注某种舆论并愿意"搭车"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舆情爆点能够引发其心灵共振,从而形成"共情"的社会心理联结。知情权落地与权力行驶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是"舆论搭车"发生的一个常见诱因;一些媒体传播引导和个别官方渠道舆论应对存在理念、方法的缺失和不当之处,也使知情权与权威力量的冲突时有呈现。对此,我们要转变治理理念,积极探寻破解困境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肖明清 《求索》2014,(8):15-18
当下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是社会舆论的热点。中央领导有改革的决心、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推动、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是中国新一轮改革"舆论场"的形成背景。主流官方媒体自上而下宣传改革,抢占舆论制高点;"民间舆论场"自下而上进行改革诉求,网络围观倒逼改革;"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高度融合凝聚改革共识,创造了有利于"改革舆论场"的传播环境。"改革舆论场"具有鲜明的特点:新媒体深刻改变舆论传播格局;政府牢牢掌控舆论导向;双向互动畅通社情民意。  相似文献   

3.
"5G+VR"技术引领用户进入场景体验时代,驱动新闻舆论引导深刻革新。"5G+VR"新闻具有全知叙事、在场体验的传播效能,"5G+VR"为新闻舆论引导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和技术保障,在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增加情感共鸣、消解偏见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能够为新闻舆论引导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众传媒对于党的执政形象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大增强了政治空间的透明性,拉近了政治系统与公众的距离,便于执政党、政府开展政治传播,宣传和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现代传媒信息传播的无孔不入以及日渐活跃的公众舆论活动也会给党和政府的公众形象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处理好执政党、大众传媒与公众间的信息、舆论互动,是现代传媒时代党的执政形象维护与塑造之关键。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条件,与时俱进地运用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就是党建工作创新的一大亮点,充分发挥党建微信公众平台舆论传播及时性、准确性、便利性等特点,牢牢把握网络领域党建工作话语权,进一步推动党务工作开展,才是党建微信公众平台的舆论传播功能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一个因盗伐林木被关的青年在看守所受伤,送医后不治而亡。警方称其受伤原因是和狱友"躲猫猫"撞墙所致。就在舆论对此事高度关注"、躲猫猫"迅速成为网络热词之时,事件发生地云南省官方公开邀请了网民等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前往事发地调查。当网友从"虚拟"走向"现实",高呼公众知情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的西方国家,政府的外交政策越来越受到公众舆论和新闻媒体的影响,这导致中国对西方国家的传统官方外交面临许多挑战,比如东方主义使得西方人对中国存有深刻的文化偏见,尤其是香格里拉神话对我国的涉藏宣传构成极大障碍,加之达赖集团已然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影响西方公众,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将涉藏宣传有效地整合到公共外交之中,为此我们需要增强文化的独立性,避免"自我东方化"的陷阱,在利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兼用日益壮大的新兴媒体,积极开展议会外交、媒体外交,在交流中增强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话语权,从而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李苑静 《人民论坛》2012,(20):134-135
高校官方微博,为宣传高校形象、传播高校文化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也为公众近距离地了解高校提供了便捷渠道。但同时高校微博也存在着更新速度过慢、信息配置单一、舆论监督和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微博在速度上实现即时更新;在内容上实现丰富多样;通过平等对话实现舆论主导;加大监管力度,净化微博环境。  相似文献   

9.
张研农 《人民论坛》2012,(12):10-11
当前是一个全民的媒体时代与媒体的全媒体时代。我们人民日报社是个传统媒体,而且这个"船"体量比较大。大有大的难处,调头比较难,所以我们现在的总目标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官方声音和民间舆论呼应;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传播能力,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我们这几年做的  相似文献   

10.
民间社会舆论的生成与国家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地方治理的开展有关。在社会舆论生成的过程中,地方士人介入并进行价值引领,使社会舆论以各种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扩大了社会舆论传播的范围、丰富了传播的对象,传播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为官民之间的舆论互动创造了条件。同时,在官方"允协舆情"的处理过程中,社会舆论产生的社会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起到减缓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伯贤  李星驰 《桂海论丛》2015,31(3):98-102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促使公众所处的话语环境发生了深刻嬗变。新媒体语境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有正面的影响,如高度便捷的传播渠道、日益透明的信息环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突发事件的知情权、表达权;新媒体的诸多传播优势,有利于当事方主动设置议题,放大正面声音,把握舆论主导权等。但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如极易诱发突发事件舆情危机高频出现;极易导致传播失序、谣言盛行;舆论导控越来越难等。文章针对这种趋势就如何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提出了要树立正确的危机应对观,理性面对各类突发舆情;要注重提高舆论引导的时效性,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要讲究话语策略,增强舆论引导的说服力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舆论媒体,微博不仅极大地释放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而且对于中国的政治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一些热点事件经过微博的快速传播和扩散,屡屡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而一些官方媒体在面对微博上引发热议的相关事件时却常常表现为"缺位"和"失语",甚至因此遭到强烈的质疑和批评,引发严重负面效果。因此,在微博时代,官方媒体应高度重视微博等新型媒体的功用,建立与微博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积极争取微博时代的话语权,重塑官方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官方报纸不具备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在媒介缺失的社会环境下,公众舆论是如何生成和表达的呢?通过梳理林语堂先生《中国新闻舆论史》(英文版)的脉络和观点,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几次舆论高潮的发展和特点。有关中国舆情史的考察表明:如果提供合适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古代中国的政治批判精神就会兴盛,公共舆论就能够成为一种民主力量。  相似文献   

14.
即使在民主时代,政府对网络舆论进行适度干预也是必要的,但越须为其划定合理的界限,实现政府舆论控制权与社会公众舆论表达权的平衡。政府网络舆论干预应该体现合法、合理、适度的原则,既能保证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对网络舆论及传播进行协调和控制,又能保证公众的独立性与自制性,使公众网络舆论权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5.
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公安机关必须积极深入研究各种交流手段,将禁毒相关知识以各种途径传递到不同类型公众身边,并及时回应各类舆情,以交流互动的形式解决各类公众存在的疑点,最终将公众的思想引领到健康的轨道上来,高度重视和加强禁毒舆论引导工作,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第一时间抢占舆论阵地最高点,把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平安和谐稳定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在媒体和公众的合力之下,不少贪官落马。然而,仍有不少舆论热点的反腐事件有成为"半拉子工程"的倾向。舆论热点成为"半拉子新闻",与媒体和公众趋热避冷有关,也由于调查手段有限、调查权威不足。当媒体和公众联手将负面事件追成舆论热点后,调查的接力棒就交给了有关部门。个别地方、部门在事件曝光后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已经成为突发事件危机公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充分理解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快速进行突发事件中的危机公关,有效地引导公众舆论,构建良好的舆论传播环境,成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政府和媒体共同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8.
当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做好人大的宣传工作,需要明确三个理念,即以公众利益为基石,以公关理念为手段,以民生情怀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舆论传播的使命是搞好宣传工作、积极有效地进行舆论引导 ,这是媒介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同时 ,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内生性和复杂性 ,这历来是一个难题。观察近年来我国媒介的舆论传播实践可以发现 ,我国媒介舆论传播在宏观上正在经历一些显著的变化 ,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笔者将之概括为社会性、专业性和个性化这三个方面 ,它们在积极的层面上使舆论传播的图景趋于丰富和立体化 ,并且构成未来媒介舆论引导的重要技术关节。1.社会性 :由单一的国家权力视角拓展到公众的社会权利视角。媒介的舆论传播是一项具有鲜明功利性的活动 ,它总是从一定的…  相似文献   

20.
在军事对外传播中,智库可以通过若干独特优势,发挥大众媒体、官方机构难以代替的功能。适应当前国际涉军舆论环境的变化态势,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是提升军事对外传播实效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