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在1988年的第一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刊登了以笔名郎郎发表的“我们究竟出了什么毛病”这篇文章以来,在大学生当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我们的生活目的应该是什么?我们将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呢?难道就这样看小说、翻杂志、下围棋,看电影,最后混张文凭吗?大学生们在向父母、向老师、向社会诉说我们同代人的苦恼和困惑、丑陋和渴望。在大多数人眼里,大学生是“幸运儿”、“天之骄子”,每个人头上仿佛都笼罩着一个个炫目的光环。是的,当代的大学生是生逢盛世,从小在顺境中长大,从小被父母和老师宠爱,后来又顺顺当当地跨入了多少人为之神往的大学校园,心里好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付出对得起那份工钱吗?”如果每个人下班离开办公室回家的时候,经常能如此扪心自问一下,那么我们的工作状态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为什么可能会有多样化的实现形式呢?我认为,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一是终极动因,即社会生产力状况。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起着决定作用。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马克思指出: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然而,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任用呢?大唐名相魏征,在回答唐太宗李世民提出的这个问题时说得好: “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贞观政要·论择官第七》)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只有德才兼备,才可以任用。  相似文献   

5.
热爱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是伴随着一声啼哭,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度过短暂的一生而又复归于尘土。在这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匆匆地走上一遭,将会上演什么样的人生之戏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局指挥中心大楼的封顶,指挥中心如何建设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我就指挥中心建设及指挥机制改革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指挥中心建设的纲是什么 中国有句成语叫“纲举目张”。指挥中心建设的“纲”是什么呢?是“先进的指挥机制加上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技术”。抓住了这个“纲”,指挥中心建设才不会走入高投入、低效率的“死胡同”。我们知道:有什么样的警务  相似文献   

7.
立德与传神     
什么叫德?往大处说,能够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约束自己本性的人,就叫德,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降低一下标准,我看也可以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机关干部,要坚守哪些道德的信条呢?最重要的一条,就体现在你  相似文献   

8.
以前的10年时间,洛兹集团的存在和发展就像一个奇迹。今后的100年时间,洛兹人大胆预言:要“创世纪品牌,树百年洛兹”。是谁提出了这个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他是怎样一个人?他经历着什么样的理智与情感?体验着什么样的光荣与梦想?编织着什么样的未来瑰丽蓝图?是他——洛兹集团董亨长兼总裁罗奇华先生。他是一个方方面面追求“质量”的人。他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他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思维和国际化理念的人。他是……我们希望走近他,了解他。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多媒体显示:“航天英雄——杨利伟”)师:从杨利伟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生:沉着勇敢、从容镇定、意志坚强、充满自信、幽默开朗、落落大方,处事得体、谦和有礼……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杨利伟是怎样的人?生:道德高尚、心理健康的人。师:我们敬佩英雄、崇拜英雄,也想成为像他那样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像杨利伟一样道德高尚、心理健康的人呢?这就需要: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板书)[设计意图: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增强政治课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向英雄学习的美好愿望。]师:我们既然希…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可以说已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使用比较频繁的词汇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观念已深入人心。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人才呢?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才”一词的解释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这也是我们平常对人才的理解。但是,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中,我们却经常听到或看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在即之际怎样看澳门?这个博彩业颇负盛名,有“东方蒙地卡罗”之称的大都会将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什么样的信心?下面让我们从经济的角度来一番浏览。  相似文献   

12.
延安整风为什么能够搞得那么好,成效那么明显?它在今天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3.
官员外逃 ,自古有之。对于逃亡到国外的犯罪官员我们应该怎样处置 ?花什么样的代价将其缉捕回国刑之以法 ?我们先来看看2000多年前卫国的卫嗣君是怎么做的。卫国有个叫胥靡的小吏逃到魏国 ,卫嗣君要用五十金索回小吏以绳之以法。魏国不给 ,卫嗣君就用左氏这个地方交换小吏。身边的人说 :“用一个城邑交换一个小吏 ,值得吗 ?”卫嗣君说 :“法治无所谓小 ,动乱也不是直接从大处发生的。法治不能建立 ,该杀的人不能杀、该判刑的人不能判 ,即使有十个左氏城邑有什么用 !法制建立了 ,该杀的就杀、该判的就判 ,即使失去十个左氏城邑 ,也没有什么妨…  相似文献   

14.
亚曦  虎林 《群众》2006,(10):64-64
荣辱、是非、义利、生死等等,是人人都会面对并需要作出选择的,正是在这种选择中折射出了人的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的“八荣八耻”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在市场化条件下的前行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在多样化环境中确立了路标。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共产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种说法叫“领导也是人”。这种说法颇得一些领导干部的青睐,为什么呢?因为有了“领导也是人”这个幌子,就可以心安理得讲排场、比阔气、要待遇;因为有了“领导也是人”这个挡箭牌,就可以逢事冠冕堂皇地推诿扯皮、开脱责任;因为“领导也是人”,就可以不顾及公仆形象,甚至干一些不该干的事。因此,我们有必要好好分析一下领导究竟应是什么样的人。诚然,领导干部不是苦行僧,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领导干部也需要像常人一样,维持自己的生活需要。但是领导者的物质利益需求既要在合法的前提下,更要与我们党的宗旨,与我…  相似文献   

16.
人选与选人     
选拔干部“任人唯贤”,这是讲了几十年的一条根本原则。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是贤者呢?怎样才能使贤者脱颖而出受到选用呢?这两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任人唯贤”就会走样甚至落空。曾看到《中国青年》杂志上一篇有关我国大陆各省市公开招考选拔副厅级公务员的报道,给人以清风拂面的快慰之感。选贤任能,终于走出了伯乐识马,靠少数人在少数人之中圈定(当然也有考核)的传统套路,实行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新办法,确实为有志从政的人才敞开了一扇不大不小的门。有些省市还把应试  相似文献   

17.
现实生活中,没有无用的一技之能,只有用的不是地方的一技之能。对于那些身怀一技之能的人,哪怕是不上“九流’的人也不能鄙视他们,只要我们用好了,都能为事业做出贡献。历史上孟尝君不拘一格用“鸡鸣”“狗盗”之徒死里逃生的故事,是不是对我们很有启发啊?战国末期,齐国的国相孟尝君仗义疏财,家里养着各种门客几千人,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从事民政工作的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呢?民政是为民之政,民政工作的核心是为民。温家宝总理在全困第十二次民政工作会议提出“民政干部要努力做一个心诚、心重的人,心诚就是诚心诚意为民服务,心重就是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这就要求我们民政党员干部必须把“为民”作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一、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成才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 ,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 ,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智、仁、勇 ,为什么叫做“达德”呢 ?因为这三者是人类普遍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件具备才能成才。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 ?孔子说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 :知育、情育、意育。孔子又说 :“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仁字从人二 ,,要彼我交感互发 ,成为一体 ,但不是单独一个人完成 ,所以仁字从人二。郑康成解为“相人偶”就是要与人交际 ,人是有情物 ,有别人帮助 ,然后自己的人格才…  相似文献   

20.
休闲长廊     
偷吻 一天中午,长得楚楚动人的罗丝小姐匆匆跑到警察局报案:“刚才我在公园散步时,被一个不认识的男人偷吻了。”“那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知道。”“现在是白天,你怎么会看不清?”警官又问。“因为我每次被人吻时都是闭上眼睛的。”罗丝小姐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