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信托法修改及其信托观念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廉慧 《北方法学》2009,3(4):154-160
日本是大陆法系中引入信托法比较早的国家,日本的信托法经过80多年的发展,在吸收和转化原本来自英美法的信托制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信托法的理论和实践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06年12月,日本信托法进行了大量修改。研究此次修改以及这一修改背后的理论变迁,对我国信托法理论的发展应该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2.
文杰 《河北法学》2011,29(12):171-176
2006年12月日本对施行84年之久的《信托法》进行了重大修改。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受托人的义务、受益人的权利以及信托利用的形态等三个方面。修改后的日本《信托法》确立了民事信托、商事信托与公益信托的共同规则;扩大了信托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空间,增加了大量任意性规范;增强了法律用语的科学性和制度的可操作性。我国《信托法》宜借鉴日本《信托法》的此次修改,在立法观念上加以更新,并对法律规范进行修改和增补。  相似文献   

3.
日本现代法,是战后日本随其经济急剧发展而不断形成的法律群体的总称,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生活实行国家干预,扩大国家行政职能的法律手段。根据促进国家社会福利的日本宪法原理的指导精神而实现。诸如战后出现的有关经济法、劳动法、消费者利益保护法、公害防止法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信托的设立 第三章 信托财产 第四章 信托当事人 第一节 委托人 第二节 受托人 第三节 受益人 第五章 信托的变更与终止 第六章 公益信托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调整信托关系,规范信托行为,保护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信托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第三条 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以下统称信托当事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民事、营业、公益信托活动,适用本法。 第四条 受托人采取信托机构形式从事信托活动,其组织和管理由国务院制定具体办法。 第五条 信托当事人进行信托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1年4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信托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信托的两种法制观念 信托的观念早在罗马法中就已存在。罗马法上的信托观念来源于拉丁文fideicommission,它由fidei(信任)和commissum(委托)构成,其意义上的解释即为基于信任关系为第三人利益将财产托付给他人。罗马法中的许多制度,尤其是在遗赠和继承方面,在开始时都与信托有关。根据罗马固有法律,并不是所有的市民尤其是身处异邦的人民都能够通过遗嘱来安排遗赠或继承,而实际上人们却总是希望向无权接受遗赠或继承的人留下些财产。这样,信托的设立主要就是遗嘱人为了使那些没有能力和资格直接依据市民法受取利益的人而有机会  相似文献   

7.
日本刑事审判的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日本现代行政法的课题[日]和田英夫·倪健民译日本的行政法理论经过战前及战后40多年的构筑、运用,似乎已接近完成。现代正在进入对行政法进行总反思和再构造的过渡时期。此外,以上课题被提出来还有其它两个原因。第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全世界掀起了要求使...  相似文献   

9.
德国信托法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私法领域 ,由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某些法律制度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得到了创造和发展 ,它们的建构虽不尽相同 ,但却相似 ,信托就是其中的一项。英美法系的信托(Trust)在我国已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介绍 ,对大陆法系信托法的介绍仅限于日本和韩国的信托法 ,德国的信托 (Treuhand)仍鲜为人知。日本信托制度是 2 0世纪初叶从美国引进的 ,而韩国信托法则被视为是日本法的翻版 ,因此严格地说来 ,日韩信托法并不能完全代表大陆法系信托法的特点。德国信托法没有继受英美的信托法 ,有其自身的特点 ,〔 1〕 对德国信托法进行介绍有助于完整地了解…  相似文献   

10.
信托法的基本原则周玉华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正在逐步引进信托制度,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制定信托法。信托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信托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1.信托财产上权利与利益分离原则。源自英美法系的信托制度,信托财产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王涌 《中国法律》2012,(5):28-31,86,89
中国《信托法》从2001年颁布之後,产生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是民法法系固有的概念与信托法的冲突的问题;另一方面法律实务对信托法的需求很强烈,但是,立法中一些概念、条文的含义不清,模糊领域存在,影响中国信托法的应用。以下就中国《信托法》中所存在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建设,将推进法律文化、法治文化的研究。法治文化是指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文化类型;法治文化由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组成,前者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等,后者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体系。法治文化就是法律的意识形态和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一般来说,观念支配行为,思想决定行动,而良好的制度和规范又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系。法治文化建设就是制度性文化建设与观念性文化建设的结合和互动。法治文化建设既应该高度重视法律制度的建设,也要高度重视对公民观念的塑造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陈界融 《证据科学》2009,17(2):141-144
认定事实是适用法律的前提,证据法为认定事实的基础法或根本法。自1999年始,在王利明教授、陈光中教授、江伟教授、张保生教授等一大批学人推动下,中国证据法学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证据法在中国正在成为显学”。张保生教授所描述的“四个标志”即是这一现象的概括和总结。中国证据立法,一方面将人类先进的、能够适应中国国情的证据立法例和证据文化尽纳其中。另一方面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兼具证据法理论支撑的惯行做法,提炼加工到证据法立法中。使我们制订出来的证据法,既有理论前瞻性,又有实践可操作性;既能适用于中国社会需要,又能为他国证据立法提供强大的法理支援。为此,证据法应当适时关注如下一些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法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化解社会冲突、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孕育和发展起来。它是与公、私法相并列的法律领域,日益显示出在促进实质公平和正义、平衡平等与效率、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社会法正在并将继续发挥较之于公、私法更大的优势和后劲。社会法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根本一致的,是后者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该主动而非被动地关注和发展社会法。  相似文献   

15.
军事刑法若干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现代军法理念为指针 ,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军事刑法的三个主要问题 :( 1 )将新刑法中军事刑法与普通刑法的关系界定为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 ,并指出我国军事刑法不属于所谓的“军法部门” ,而是统一刑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 2 )对我国“并重主义”的军事犯罪概念进行检讨 ,并对我国如何重构这一概念作了探讨 ;( 3 )对军职罪范围的合理性进行反思 ,并针对这一范围过小的缺失 ,探讨了我国未来修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信托财产与中国信托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信托法比较简约 ,多原则性规定。因此 ,对于信托制度的许多问题 ,有待深入的理论研究 ;对信托法的具体规定 ,也有可质疑之处。我国信托法应坚持信托财产独立性原则 ,并完善公示制度 ,妥善平衡信托关系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人们因环境危险而产生的心理上恐惧、因有毒物质引发的染色体变异和新兴技术对人类未来产生的不确定影响三个方面的问题给现代环境法提出新的挑战。心理上恐惧被美国环境法所忽视,这缺乏相应的法理基础,也与其他相关法律领域对精神损害的处理方式不一致。对染色体变异本身是否构成损害以及是否构成损害的危险各方争论不一,还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对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美国环境法采取的应对措施通常是不作为。  相似文献   

18.
关于行政综合执法几个理论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综合执法,在目前的行政管理活动中,作为一种行政手段被广泛使用,但对这一句空见惯的 问题,又缺乏必要的研究,使行政综合执法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从行政综合执法的产生、模式、 特征、类型、法律属性、可诉性问题以及诉讼被告的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信托法》第五章若干缺陷新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卫 《政法论丛》2006,(3):47-52
我国《信托法》第五章为“信托的变更和终止”。该章尽管条文不多,但却存在诸多问题:受益人或受益权变更的规定混淆了不同的法律关系,并导致不公平的结果;信托终止某些法定情形的设定在法理逻辑上难以贯通,混淆了信托终止与信托无效的区别;信托财产归属的规定与信托终止的某些法定情形不能契合;受托人权利救济的规定不利于保护权利人利益,并存在用语上的不当。上述问题的存在减损了《信托法》的立法水平,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当下中国学者的法律信仰研究的理论前设和结果实际上是对法律的神化.然而,法律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局限性,这决定我们在法律之上只能产生法律信任,即理性主体对这种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局限性的法律的宽容和尊重.从本体意义上说,法律信任是一种关系性质的信任,它以三大支配关系为特征.从价值意义上说,法律信任是法律权威性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