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锐锋 《学习月刊》2009,(23):28-30
10月24日,为抢救落水少年,长江大学的15名大学生用他们稚嫩的臂膀相连搭起了一条通往生命的长梯。把生的希望让给了他人,将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最终,两名少年获救.3名风华正茂的“90后”大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长江之畔奏响了一曲时代壮歌。他们在献出年轻生命的同时.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内涵。生命因“人梯精神”而璀璨。  相似文献   

2.
陶宏开 《学习月刊》2009,(23):32-33
秋阳熠熠照千古,秋风岁岁颂英灵。长江大学“10.24”大学生英雄群体前仆后继,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美德。他们瑰丽的年华展示了辉煌无比的生命价值.谱写出永世传唱的青春赞歌.值得我们老一辈学习、欣慰。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在青少年中还存在着另几种对待生命的错误态度:1、浪费生命——消磨光阴.荒废学业.  相似文献   

3.
生命化德育是以尊重每个学生生命发展为前提,以每个学生的人生幸福为价值取向,把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人性化的德育方式和途径.真正实现道德与生命融合的德育。  相似文献   

4.
叶澜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课堂应该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在品德课堂中.如何体现品德学科的“生命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品德教师.应该比别的教师更充满激情,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1.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2.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3.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4.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5.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6.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7.生活若剥去理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相似文献   

6.
国旗再次为遇难同胞而降.同样深重的哀痛,但传递着更多的信心:国家对生命的尊重已经形成了制度性安排。这一次的举国哀悼.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众望所归。是政治文明的制度结晶。国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势必更加激发国人的向心力和创造力.投入到整个国家的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7.
透明度     
又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的场面,又感受了一次生命的脆弱:那一瞬间.任谁也攀不住它停留的脚步;一个生命的逝去.竟是如此的无声无息。  相似文献   

8.
人体有着很多重要的穴位和部位,它们和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关系十分密切,一旦受到伤害,很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甚至会威胁到生命.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9.
在节假日中.与亲朋好友玩玩麻将.当然无可厚非。但长期沉溺于麻将娱乐中,易染各种疾病,重者会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理论导报》2011,(11):I0002-I0002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20余年的发展,江西残疾人体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残疾人运动员用自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生命赞歌,成就了生命的精彩与辉煌。  相似文献   

11.
他最喜爱的名言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将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一场7.8级特大地震突如其来。无情突袭以四川汶川为中心的方圆10万平方公里的山川、河流、城镇和村庄。霎时间,大地布满伤痕。村庄消失,房屋倒塌,山体滑坡,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中断。上万生命逝去。在废墟中的数万人生命危贻!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人是“万物之灵”,这其实是自封和自诩的,动物大会并没有表决过。卢梭讲:“人生来是自由的,却无时不在锁链之中。”人性是有弱点的, 人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现实中不难看到,女人爱戴项链,男人爱打领带,人总习惯在脖子上套点什么。当今世界,充满竞争,充满变数,要活得自在,要赢得成功,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应当重视加强自我升级.努力养成良好品质。不管是谁,不及时升级,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一个人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却可以通过完善和提升自我.来拓展生命的厚度、丰富生命的内涵、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09,(10):1-1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在隆重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从“党的生命”这一高度重视“党内民主”.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5.
流星的永恒.是它曾以炽烈燃烧的生命照亮夜空.42岁的杜金玉,就是这样一颗流星。这个憨厚、老实、平凡。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青藏高原的送电工人.在2010年春天骤然黑暗的玉树之夜匆匆划过……他的生命之火就这样静静地熄灭了.为这片灾难中新生的土地留下了灯火辉煌的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6.
于邻 《党建文汇》2002,(13):42-42
甲说:“一年又过去了,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又少了一年。”乙说:“新的一年来到了.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又拥有了一年、”又一个人说:“甲用的是减法思维,所以越减越少;乙用的是加法思维,所以越加越多。”而我们,是该用“减法原则”,还是该用“加法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许多人对于生命的重新审视是从汶川大地震之后开始的.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一样,每天过着平凡而又琐碎的生活,从未静下心来对生命有过认真的关注和思考,直到2008年5月12号……  相似文献   

18.
热爱生活     
生活像浩瀚的海洋,不会永远风平浪静.间或涌起惊涛骇浪;生活像一片广袤的原野.不会永远和风徐徐.间或徒生狂风暴雨。惟有迎接风雨、挑战骇浪的心态和勇气,才能驾驭生命之舟,在生活的海洋中航行.猎取光彩的浪花。  相似文献   

19.
《党建文汇》2008,(6):2-5
瞬间破碎的家园.生离死别的亲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组织起来让人们相互温暖、无所畏惧的,集结力量与死神赛跑、庇佑生命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和政府,我们的亿万民众!  相似文献   

20.
庆军 《求贤》2011,(6):28-28
在你的生命里.经历了一些很重大的事情,可是你并不知道。 5岁那年.爸爸下班回来.你跑去迎接他,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不过没有受伤。你并不知道,就在你摔倒的地方往左两厘米.立着一根小钉子.如果你稍微偏一偏,左眼就失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