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现实生活中轻视知识、知识分子的事情时有发生,“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抬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传统的“致用”观念对知识价值的影响。以“致用”来判断知识价值的观念,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为人们的一种日常心理习惯,以  相似文献   

2.
历史事实虽然是已经逝去的事情,但历史的记忆在人们的心中是活的,在现实生活中是起作用的.后人可以从历史中学到很多东西.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学习历史不仅在于增长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增长智慧,提高人生境界;不仅在于了解过去,更重要的在于"经世"、"资治"和预见将来.  相似文献   

3.
董恩强 《求索》2008,(9):204-208
20世纪以降,在西方学术的影响下,中国学术开始向现代转化。新考据派学人主张“为学问而学问”,也就是学术独立,远离政治。在求是与致用的问题上,力主求是,而不求致用,这一学术旨趣在抗战前的民国学界占据主流。抗日战争后,在民族主义思潮的激荡下,此派学人的治学发生转向,认为纯学术的研究是一种浪费,转而注重学术致用,以学术服务国家,为抗战出力。此种转向,一方面使史学紧扣时代,担负起史学的致用功能,一方面又偏离了学术的求真宗旨,影响了学术的发展。学术与政治的两难恰好证明二者密不可分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情景体验式教学发源于欧洲,它是把教师的情境设置和学生主体生命体验两者统一为一体的教学法,强调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还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与道德信念的生成与演化,在于个体生命诸方面的整体发展。对于中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而言,情景体验式教学在微观层面上有助于青少年主体性的养成,在宏观层面上有助于道德教育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5.
陈双蓉  归青 《求索》2013,(9):147-149
辞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独有文体,它滥觞于先秦,发展繁荣于两汉,一直延续到清朝,历时二千多年。辞赋艺术自身的演进发展,又不仅契合于中国古代文学思潮,而且与辞赋所表现之文化气象,以及历史上“献赋”“考赋”制度关系甚密,并由此显示出辞赋在各个时代既相承又异趣的艺术风貌。本文从辞赋的源流与艺术智慧入手.着重研究了两宋辞赋特质及其文学精神的重塑.结果显示审美与致用这两大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左右了辞赋观念在两宋时期演进的大部分行程,而当其全部行程结束时,占据支配地位的则是美与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发挥革命历史记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其核心在于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阐释,旨在推动当下人民群众对于革命历史的感同身受,并愿意将革命历史中的精神财富和实践智慧自觉运用于今天的爱国主义行动中。既有革命历史阐释往往尊崇知识性取向的逻辑径路,注重解释革命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正当性,这是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价值阐释的基础,但其凸显的“他者记忆”倾向不利于时空转换背景下个体对革命历史记忆价值的“切身性”理解,也不利于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主义价值的整全性阐发。而从个体生命生存的共通性视角进行阐释,实现革命历史与当代生活的文化共通和情感勾连,有助于拓展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主义价值的阐释路径,形成对革命历史记忆中爱国行为和思想的新时代接续,这在整全性和公共性的意蕴上深化了革命历史记忆的爱国主义价值阐释。  相似文献   

7.
如何把握历史主动是一个集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于一体的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涉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自觉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积累了弥足珍贵的财富与经验。把握历史主动,前提在于遵循历史规律,基础在于坚定历史自信,动力在于尊重历史主体,重点在于增强历史担当,关键在于抓住历史机遇,精髓在于勇于自我革命。系统阐释并充分运用我们党把握历史主动的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代致用之学的转型郜积意汉代学术在武帝之前大抵继承战国余绪,学派各一,谁是谁非并无定论,虽说文景之际尊崇黄老,然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术大有人在,这在武帝丞相卫绾上的奏章中可以看出。到了武帝,独尊儒术,说明学术对象已与前迥然相异。武帝于建元元年(前1...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知识论,知识考古学引入了话语和实践使之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相对于科学史,考古学是从话语角度来看待科学的;相对于科学认识论,考古学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待科学的。考古学对于传统科学史和科学认识论的改造,其目的就在于取消主体。考古学是一种无主体知识论,这直接表现为对历史连续性、真理和起源的反对上。考古学有着对知识、科学的独特理解。考古学无主体知识论对主体的否定,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认识论,不再属于科学认识论的范围,而是一种“反科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 ,以往的政治学理论在关于国家的认识上存在有两种认识途径和两种范式 ,它们所形成的国家理念的主要差别在于 :一者强调国家的阶级性 ;另一个则关注于国家的社会性。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具有社会性的依据 ,提出了 :1、在国家形成的历史逻辑上 ,“安全”与生产一样 ,属于同一层次的历史的“原生地带” ,国家有其非经济的终极原因 ;2、国家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进而在理论上描述了国家双重性质的历史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