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李克影  孙赣 《党史纵览》2014,(11):34-35
正1948年秋,解放战争已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进行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前夕,毛泽东以战略家独到的眼光为淮海战役设计了方案: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整个战役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聚歼黄维兵团;第三阶段歼灭杜聿明部。1948年11  相似文献   

2.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军作战思想作出相应调整的情况下,毛泽东指导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同实施的与国民党军的一场战略决战。在淮海战役的酝酿和实施过程中,毛泽东根据济南战役胜利后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及时批准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确立作战方针,决定把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投入战场;针对战役发起后的敌情变化迅速调整战役方针,指导中野部队发起徐蚌作战;协调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并采纳其建议,调整战役第二阶段作战重心和歼敌任务,把战役重心调整到战场南线;着眼于抑留和歼灭华北战场的敌军集团,调整战役第三阶段的作战进程,推迟总攻时间。毛泽东的全局指导和前线指战员的浴血奋战,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进行的淮海战役,经过66天激战,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60万人战胜国民党军80万人,全歼国民党军第七、二、十二、十三、十六兵团等5大精锐兵团,被毛泽东称为“南线战略大决战”。  相似文献   

4.
正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是淮海战役主战场之一。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60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到淮河的广阔区域内,对国民党军80万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歼灭战——淮海战役,而其中的双堆集歼灭战则是国共双方进行的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我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及地方武装经过23个昼夜的浴血奋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精锐部队黄维兵团,生俘兵团司令黄维、副  相似文献   

5.
1948年11月下旬,当淮海战役进入决战时期,原国民党第十二兵团第八十五军第一一○师,遵循刘(伯承)邓(小平)首长的指示,在中原野战军六纵队的指导与协助下,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地举行了战场起义,为淮海战役最后取得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一一○师组建经过一一○师的前身曾为冯玉祥将军所指挥的独立第二师。冯、阎倒蒋失败后,冯去山西汾阳,二  相似文献   

6.
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同国民党在淮海地区进行的战略决战。随着战役的发展,投入决战的有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和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60多万人,建立统一的指挥核心,十分重要和迫切。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在电报中指出:“此战  相似文献   

7.
成立于1940年12月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7年3月改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革命战争特别是解放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其中,毛泽东对它的建立与发展,不仅给予了巨大的关注与支持,而且还亲自参与其中的工作,使之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强大的威力。1948年11月初,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在战役第一阶段,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将国民党军黄伯韬兵团围困在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前线部队为加速赢得战役胜利,作出了分化瓦解敌军的决定。他们打电报给中央军委,请求新华社向黄伯韬兵团进行劝降广播。毛泽东看后,立即批示:请对黄伯韬兵团写劝降广播,能…  相似文献   

8.
1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的战幕拉开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就在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下,把国民党60万人马打得落花流水。蒋介石慌了手脚,急令远在千里之外的黄维第十二兵团驰援。第十二兵团是蒋介石嫡系中的精锐部队。司令官黄维自恃部队装备好、机械化程度高,随即于11  相似文献   

9.
正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发展,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多次整编,以形成较正规的大规模野战集团,集中优势兵力,彻底摧毁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共计有东北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野战军下辖若干兵团、军(初称纵队),还有少数独立师,各野战军兵力数十万,完全可以挑起在广大地区独立遂行战略战役任务的重任。其中,这些野战军部队先后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三  相似文献   

10.
1948年的11月6日,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统一指挥下,我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同发起了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经过两个多月鏖战,至1949年1月10日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55.5万人。其中,华东野战军歼敌1个“剿总”前线指挥部、4个兵团、18个军共计44.3万余人(包括起义投诚4.4万余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兵团汇聚了冀鲁豫军区和豫皖苏军区的主力精华,特别是从冀鲁豫根据地走出的3支野战纵队(第1、7、11纵队)均融合在该兵团,血脉纯正,战力上乘。兵团司令员杨勇为我军著名战将,具备大兵团指挥才能,在他的带领下,5兵团纵横捭阖,所向披靡,为解放大西南作出了重要贡献。兵团成立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中原野战军各纵队集结于豫东、皖北一带休整,准备整编。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所属部队组成第3、4、5兵团。第5兵团下辖第16、17、18军,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为原主力1纵的军政首长。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是在毛泽东指导下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同实施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毛泽东通过正确把握战局发展,适时作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变化,始终掌握着战场行动的主动权,为夺取战役各个阶段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指导淮海战役期间作出的重大决策变化主要包括:根据战场形势发展变化,逐步扩大了战役的规模、任务和使用兵力;在战役第一阶段果断作出了调整战役方针的决策;在战役第二阶段作出了及时调整作战重心和歼敌任务的决策;战役第三阶段依据战略全局的需要,作出了调整战役作战进程的决策。  相似文献   

13.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塔座落在濉溪县南端的双堆集镇。纪念塔始建于1976年,历经5载,费尽周折。在纪念淮海战役胜利50周年前夕,我们走访了当年双堆纪念塔兴建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办公室的部分同志和一些建设者,粗略地了解了这一宏伟工程的兴建始末,现于介绍,以飨读者,、 双堆集是淮海战役主战场之一。5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里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英勇作战,围歼了国民党精锐部队黄维兵团12万人,生俘兵团司令员黄维、副司令员吴绍周,取得淮海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写下了可歌可泣、震撼山河的诗篇、据不完全统计,在这片  相似文献   

14.
正〉〉战前态势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举行辽沈战役。辽沈、济南战役的胜利,加上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人民解放军增  相似文献   

15.
刘志青 《党史博采》2023,(12):49-53+66
<正>黄维(1904-1989),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蒋介石的得意门生。淮海战役中,他指挥的第12兵团下辖4个军12万余人,是国民党军精锐兵团。其中,第18军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美械装备,齐装满员。但是,由于在浍河地区优柔寡断、廖运周战场起义、消极防守待援,黄维兵团处处被动挨打,最后遭受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联合进攻,被全歼在双堆集。  相似文献   

16.
正1949年10月,参加完开国大典的刘伯承、邓小平被毛泽东请到了中南海,二人被要求即刻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根据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11月1日,酝酿许久的西南战役打响。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发起川黔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国民党军宋希濂、罗广文部的川东防线。11月30日,解放重庆,并乘胜进击,迅速控制了从简阳到邛崃的大片城镇,截断了国民党军南逃路线。  相似文献   

17.
1948年12月5日至14日,淮海战役进入关键时刻,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率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进驻淮北相城,前后10天。在此期间,华野指挥部一方面调兵遣将配合中原野战军歼灭黄维兵团,一方面精心部署围歼杜聿明集团,为夺取淮海战役的完全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鉴于目前这一史实尚未引起史学界的注意,本文略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气势宏伟、波澜壮阔的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它的胜利,对后来进行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是,在辽沈战役前和战役发展过程中,作为东北局、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主要领导人的林彪,却对率领部队南下北宁线作战,尤其是对攻克锦州作战曾几度产生犹豫和动摇,险些失去大决战战机.1948年,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出现了更有利于我党我军而不利于国民党军的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同志于2月7日在给林彪等东北  相似文献   

19.
1948年底,是蒋家王朝在大陆气数将尽的时刻,继辽沈战役之后,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的围歼战即将开始。深陷我中原野战军重围的国民党军黄维兵团已插翅难逃。11月23日晚,蒋介石突然急召化学兵司令汪逢栗和联勤总部司令郭忏,声言要造10万颗化学弹解救部下。汪答:缺化学原料和化学炸弹壳。11月26日,郭忏报告蒋介石:为对付日本侵略,1936年我们曾生产1万枚毒剂弹,一半是芥子气的,一半是催泪瓦斯的。抗战时,交给了空军,但  相似文献   

20.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以解放军的彻底胜利而结束。傅作义深受震慑,平津的国民党军不断收缩兵力,准备随时从海上南逃或西窜。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提前结束休整,挥师入关,会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迅速完成了对北平、天津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