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得到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和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援,同时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今天在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正确评价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充分估计它的历史作用,对于缅怀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广大爱国将士和革命前辈及死难同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激励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从根本…  相似文献   

2.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及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扬万建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这种精神,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对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最...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所取得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是中华民族高奏爱国主义的一曲凯歌。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曾使中华民族能够经受无数自然的、社会的、外来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的磨炼,从而化险为夷,战而胜之!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上海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迁而发展变化的.抗日战争是上海人民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爱国主义具有…  相似文献   

4.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上海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就要闭幕了。在此之际,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对这次会议作一个总结。首先,这次会议准备充分,指导思想明确,是近年来上海党史和现代史学界的一次学术盛会。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我们确定了会议的主题是“抗日战争与上海”,会议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深入开展抗日战争史的学术研究,进一步宣传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总结抗日战争胜利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为振兴中华,建设新上海而奋斗。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在开幕…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所取得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是中华民族高奏爱国主义的一曲凯歌。在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伟大力量。抗日战争唤起了上海人民的觉醒,这种觉醒的共同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  相似文献   

6.
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进一步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席义方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饱受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进行分析与探究,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胜利的观点。从“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和“自强不息”三个方面阐述民族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作的贡献,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着力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英勇无畏的民族气概。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一种将热爱和捍卫祖国利益、推动祖国进步作为自己神圣职责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它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与崇高美德。特别是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得到全面升华,成为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略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伟大精神动力。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落到振兴的历史发展中的伟大转折点,而爱国主义,恰恰正是这个关键性篇章中辉煌的一页。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实际运动。它具有鲜明的阶级内容和时代特征。古代的封建社会,一般说来,爱国主义主要是同反对分裂、反对“民族压迫、反对统治阶级内部昏庸腐…  相似文献   

9.
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经验董凤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值得永远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要通过回顾抗战历史,缅怀先辈们的光辉业绩,总结抗日战争的宝贵经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把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已经50周年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用爱国主义精神铸造的一座历史丰碑。它一举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国武装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显示了中华民族觉醒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今天,当我们民族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眸半个世纪以前的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重新感受当年那奔涌于我们民族血脉中、轰鸣于神州大地上的爱国主义的涛声,它带给我们的激励和启示将是久远而深沉的。  相似文献   

1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快四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省长肖秧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深切怀念为抗击日本侵略献出了生命的先烈们,同时,对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汇》2008,(4):F0002-F0002
从1935年至1948年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大后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培育了延安精神、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觎放战争的胜利,因此,延安又被人们称为“革命圣地”。延安还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双拥”模范城和闻名全国的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这块红色土地。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50年前,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分析和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及历史经验,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教益的。一、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近代中国以至世界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第一,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遭受帝…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的胜利与中华民族的崛起郑德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一改中国历史上反抗外敌入侵斗争屡遭挫折的局面,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崛起和振兴的重要历史因素。(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47周年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主要的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以及推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大业的需要,从整个民族抗战史的角度出发,还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新课题.第一,伟大的爱国主义是抗日战争能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精神支柱.这种爱国主义之所以有  相似文献   

16.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半个世纪后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之反思叶心瑜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十分组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落到振兴的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中国从此结束了外敌入侵时的展战屡败的历史,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惊天动地的伟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伟大历史作用。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缅怀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全民族抗战。从1931年“…  相似文献   

18.
领导要论     
江泽民强调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江泽民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时强调,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美目的是为了温故而知新,为了进一步对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教育,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牢记中华民族这段血与火的历史,放眼未来,为中国的富强和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最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财富。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是我们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  相似文献   

19.
岁月悠悠,沧桑巨变。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在此之际,回顾抗日战争时期的青海,总结历史,沉思教训,警醒国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早日实现振兴中华的梦想,对于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加重要和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到今年已经整整四十年了。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总结抗战时期教育广大党员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爱国主义统一起来,积极投身到保卫祖国反对侵略的战场,保证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四化建设是大有裨益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祖国独立,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的革命的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中的一个特殊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时期。抗日战争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