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洋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带,印度洋核心岛国在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中国发展与印度洋核心岛国的关系,对在这些国家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兼具战略、政治、经济内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以来,中国与印度洋核心岛国在"五通"方面的合作颇具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国际、地区、国家层面的制约和挑战。有鉴于此,中国应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与合作、加大对印度洋核心岛国的战略投入,构建系统战略与维系支点国家并重,从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度洋核心岛国的深度对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与印度在印度洋地区都存在着广泛的政治、经济、安全利益。澳大利亚在印度洋的利益主要为保护海上航道安全、避免印度洋被对澳不友好国家所主导、倡导印度洋地区多边合作等。印度在印度洋上的利益主要包括取得印度洋事务的主导权、保护印度的能源安全、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等。两国在印度洋上的共同利益为合作提供了基础,而利益的分歧也埋下了冲突的隐患。澳大利亚与印度在印度洋上既有合作又有冲突,总体上合作大于冲突。澳印在印度洋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但是合作过程仍然存在变数。  相似文献   

3.
梁甲瑞 《南亚研究季刊》2020,(1):94-100,35,I0004
印度洋地区的海上战略通道价值为世界所公认。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提出了相应的印太战略,印度洋地区的海上战略通道价值更为显著。在法国与印度的印太战略框架中,双方都把印度洋地区的海洋安全视为重点。基于印太战略,印度洋地区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成为法国与印度共同的战略关注。由于印度洋地区的海洋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合作是法国与印度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最好方式,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面对印度洋地区复杂的海洋安全威胁,法国与印度意识到了海洋安全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初步建立了海洋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区域安全治理是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无论是主权国家还是国际组织纷纷加入本区域安全治理之中,履行各自安全治理职责,合作方式已经成为各个安全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选择,这标志着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初步形成,在维护本区域安全和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尽管中国参与印度洋护航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过程中参与较少,作用有限,这种状况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担当的身份严重不符。随着印度洋地缘战略通道对中国未来发展重要性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失效和克服域内外个别大国战略误判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中国参与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渐加大。中国作为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参与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已是不可或缺,并将在引导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提升和夯实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能力和基础、推动印度洋区域安全治理合作等方面有所作为,为维护印度洋区域安全与稳定,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印在印度洋问题上存在战略空间重叠,由此可能带来更多的合作机遇,同样也意味着更为激烈的战略竞争。如果不能合理管控分歧和竞争,则有可能使中印在印度洋上的战略竞争转化为地区冲突,影响两国在印度洋的安全合作与战略利益共享。防患于未然,有必要研究两国在印度洋的战略利益诉求、相互需求以及潜在冲突的可能性,避免战略竞争演变为地区冲突。  相似文献   

6.
古代印度洋的交通与贸易李柏槐古代交通的目的大凡有三:旅游探险、传教取经及贸易,而这三者之中又以贸易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交通与贸易是连在一起的,古代印度洋也不例外。古代印度洋,因南部海域气候恶劣,线路较长,再加之澳洲滨印度洋沿岸为蛮荒之地,故直至近...  相似文献   

7.
胡娟 《东南亚》2012,(2):6-10
印度洋是连接大西洋、太平洋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印度历来致力于成为世界海洋大国,实施控制印度洋的战略。印度排斥其他国家在印度洋的利益诉求,视印度洋为其势力范围。中国由于自身国家利益的增长和安全考虑,日益强调印度洋对巩固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中国急需采取相应对策,有效维护我国在印度洋地区日益上升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8.
印度洋这个人们并不陌生但多年来却被经常忽略的战略海域,近年来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印度洋的战略地位正在稳步上升。印度作为印度洋最大的沿岸国,对印度洋的情结自然更浓,相关的著作尤多。其中,以印度前海军司令、印度洋研究会副主席(主席由总统担任)卡西姆主编的《21世纪的印度洋》①一书最具代表性。该书对印度洋的战略地位、影响印度洋地区安全的因素、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的发展、印度对印度洋的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印度洋地区安全正处于重大变动之中,非传统安全议题正日益凸显,但印度洋地区的安全治理状况落后,存在着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与地区内国家和区域组织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印度洋的重要利益攸关方以及崛起中的大国,对印度洋地区事务的参与和关切不可避免,然而当前部分国家依然沿用地缘政治的权势逻辑透视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一举一动。对此本文主张通过非传统安全治理的参与路径来寻找中国与区域内国家的共同利益诉求,以增强合作的可能性和减少他们对中国的畏惧,相应的措施包括积极通过参与已有多边安全机制、创设新的安全机制、加强大国合作与协调以及自身非传统安全治理能力建设等多个渠道积极参与印度洋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印度洋战略地位的日益上升,美国越来越关注其在印度洋的利益.这主要包括确保印度洋作为国际商业通道的安全畅通、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阻止对美国不友好国家主导印度洋以及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为了实现这些利益,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塑造印度的地区和全球性领导角色;大力发展与东南亚和中东重要国家的友好关系;巩固和强化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的作用;领导或参加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双边或多边行动.由于带有明显的主导性、排斥性和干涉性,美国的印度洋政策对中国在印度洋的利益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