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公共管理的发展促进了法定机构的兴起,政府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实行公共企业民营化,以市场机制取代行政管制,而采用法定机构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改革的另一种方式。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目标模式应该是:事业单位依法设立并独立运作,政府相关部门行政首长依法对所属领域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监管并承担政治责任,事业单位自主运作的权力与政府监管的权力应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2.
解决我国收费公路面临的严峻问题需创建法定机构。日本收费公路法定机构"道路公团",特别是"高速公路资产持有及债务偿还机构"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创建中国特色收费公路法定机构的条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3.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是法治政府建设应坚守的一项基本原则。如何划分法定范围是适用这一原则的核心问题。以人权保障为基础的重要性理论应当成为划定法定范围的正向标准,而功能结构主义则构成反向标准;前者是主要标准,而后者是辅助标准。基于此,应将执法性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与所有行政机构设置的报批程序划入法定范围,将服务性行政机构的设置与所有行政机构的规格升降、名称变更以及部分临时性、试验性机构的设置排除在法定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4.
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我国四大法人之一的事业单位,类别众多、分布广泛、情况复杂,其机构改革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配套要求,也是事业单位自身面向社会、进入市场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兴办主体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内部机制不活,效率不高,机构人员庞杂,财政负担沉重,事业发展水平较低.改革应坚持多元化、社会化、现代化和法制化原则.而且,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应结合行业特点和体改要求,确定各具特色的机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机构改革为何越改越难?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一是中国人的“政府全能情结”根深蒂固;二是难以协调解决政府官员们的利益;三是政府双重角色的两难抉择,政府既是“革命者”,又是“革命对象”。我们只有找到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把政府机构改革搞好。  相似文献   

6.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首先要弄清其现状及分类,理清改革的基本思路,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宏观指导不力、微观管理不活.要改变这种状况,至少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对事业单位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事业单位管理跟行政机关的管理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李鹏总理指出,要把事业单位的改革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研究.目前全国事业单位有2千多万人,是财政开支的大头,事业单位的改革搞不好,政府机关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也难以推动.要结合各项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具体研究如何推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问题.李鹏总理还在谈及县级机构改革时,提出了“小政府、大服务”的构想.重视和加强事业单位管理是符合这种构想的.据统计,广东省党政群机关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有人数的比例分别是1:13、1:22和1:21.8.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把事业单位管理摆到编制管理的重要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8.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构成部分。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坚持持续渐进的深度改革,对于乡镇政府面临的角色定位不清,职能界定不清、机构膨胀和人员分流问题,要坚持依法推进改革,采取职能法定、乡镇撤并和内部机构调整、建立公众评价机制、做好人员合理分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多种措施和手段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其在改革方式、重心、目标等方面呈现一以贯之的历史逻辑。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其鲜明特点,包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协同、运转高效,坚持法治与改革相统一。未来需要通过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思想认识、严明改革纪律、坚定政治意志、严格执行方案、平稳有序推进、地方统一实施、落实编制法定等举措扎实推进此轮改革。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的事业单位及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事业单位是什么?事业单位将是什么?这是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回避的两个基本问题。通过概念梳理、法律分析、现实描述,探讨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基本组织类型。通过事业单位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回答事业单位将是公立事业法人。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制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关于行政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也被学界认为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新起点、新突破。大部制究竟为何物?其内在的深层次思考和价值取向是什么?为什么大部制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科学呼唤?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学界论述很少,大多只是停留在共时态的点状思索,本文试图从我国行政改革的历时态回顾中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对按需施教之“需”的理解和落实问题、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定位问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的选择问题是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反思、深入研究,并贯彻到培训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3.
理清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含义、表现形式、职责的来源及其与行政不作为的区别,对规范行政主体的行为,促使行政主体正确、全面履行其法定职责,进一步明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自然人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格权,应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当自然人处于紧急危难状态时,负有法定紧急救助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应履行紧急救助义务,否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鼓励其他负有一般救助义务的主体进行紧急救助,妥善发挥好人条款的积极引导作用,对改善见死不救的不良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刑事程序法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在我国的程序法制化进程中这个原则发挥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存在大量违背程序法定原则基本要求的情况。本文提出刑事程序法定原则的实现途径,以期对解决现代我国程序法制化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积极社会福利,构建积极福利制度有什么意义,怎样构建和政府在其中角色定位和具体职责是什么,对其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我国社会福利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定刑设定根据与设定技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的国家强制力是通过对犯罪行为的刑罚设定来体现的。刑罚设定问题包括法定刑的设定根据与设定技巧。只有社会危害性程度才能作为法定刑的设定根据。法定刑最低刑与最高刑的设定,决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它应该根据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可能程度来设定,而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判断又必须依据相应的价值观念来进行。我国刑法法定刑设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同罪异罚与同罚异害现象;二是存在法定最高刑与最低刑过高现象;三是不同犯罪法定刑之不平衡。  相似文献   

18.
法定原则是法律规定和学界普遍认可的行政处罚原则,其内容应当包括:设定法定、实施主体法定、依据法定、程序法定等四个方面。只有法定原则的内容得以实现,该原则才可能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9.
被害互动理论揭示了被害人在犯罪进程中承担着事实责任,这种责任经规范评价后应该成为影响犯罪人定罪量刑的情节。司法实践不能承受之弊端呼唤着这一情节的法定化,理论和现行立法为其法定化提供了丰富的既有资源。被害人责任法定化应该走一条以刑法分则为基础,以刑法总则为总纲,以司法解释作为保障的渐进之路。  相似文献   

20.
论罪刑法定原则与国际人权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罪刑法定原则是保障人权国际原则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997年我国修订后的《刑法》从完善我国刑事法治、保障人权的需要出发 ,在第 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并废止了类推制度 ,成为我国刑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重点阐述了四个方面问题 :国际人权公约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从国内法向国际法原则的演进及其意义 ,我国刑事立法司法中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情况 ,履行国际公约义务 ,强化刑法人权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