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媒体     
南海中国策 南海问题日益国际化、复杂化,面对南海主权声索各方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在南海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当前,菲律宾、越南等国正不断大力加强对南海争议岛屿与海域的控制,试图以此强化其对主权声索的依据。在一些岛礁上,这些国家建立了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其意图不言而喻。假如中国的行动一味迟滞,则可能陷于更大的被动,甚至面临“出局”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近来个别国家仿佛吃错了药,接二连三地搞小动作,挑战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却反过来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倒打一耙,指责中国示强。其用心险恶,行为不耻,搅得南海浑浊不堪。菲律宾、越南的挑衅倒逼中国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9月,中国与东盟正式开始磋商“南海行为准则”。一直以来,如何推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是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南海声索国之间的外交分歧点。但是,近两年来,东盟内部要求尽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的共识日趋明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南亚地区目前呈现出的新局势。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在大陆残存的最后军队通过西南邻国撤往台湾,情况十分复杂,过去学界研究甚少.其中通过越南撤往台湾的国民党残军人数最多,是典型个案.系统考察滞越国民党残军从出境、在越被囚三年半至赴台的完整详情,可以看出,滞越国民党残军的命运受到中国实力以及法国、美国、台湾当局政策和越南战局等复杂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副总理黎清毅同志和越南劳动党中央候补委员、对外贸易部副部长李班同志率瓴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经济代表团,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邀请,于一九六五年六月一日至七月十三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经济代表团访问了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地,参观了一些工厂企业。代表团在访问过程中,受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接待和热烈欢迎。在代表团访问期间,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沿边开放中,崇左担当着"一根扁担挑两头"的角色,一边是"前世界工厂"中国珠三角,一边是正在崛起的"新世界工厂"越南。崇左连接两个"世界工厂",未来的通道价值不可估量。在陆路东盟的前沿,位于中国广西凭祥与越南谅山同登国界线两侧毗邻接壤区域的友谊镇,有一块地形狭长的综合保税区,它东至板召屯,南至弄怀,西至浦寨,北至浦扣克山,规划总用地面积仅为8.5平方公里。然而,就是这个面积不大的地带,却在2011年9月30日正式封关运营后,创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多个亮点——中国首个设立在民族自治区的陆路边境线上,并实现与境外直接相连的综合保税区;中国目前开放层次较高、政策优惠较多、功能较为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  相似文献   

7.
华侨华人为现代中越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经济上他们在越南创办工厂,促进越南工商业的发展;在反帝国主义入侵斗争中,他们和越南人民同仇敌忾,参加了许多战斗;在文化交流方面,他们更是满腔热忱,有不少人成为文化名人;他们创办华文报纸,大力宣传报道越南人民的革命和经济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8.
近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除了菲律宾与越南表现得越来越强硬外,美国等区域外大国亦不断介入,致使南海问题的发展态势很不乐观,南海问题长期化、复杂化的趋势已成定局。面对这种局势,中国应该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合法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1,(7):40-41
塑化剂风暴愈演愈烈,已经延烧对岸,大陆方面宣布暂停台湾问题食品进口,香港和大陆超市、卖场出现退货潮,厂商也纷纷将问题产品下架。起云剂祸首昱伸公司在大陆设有工厂,其大陆下游厂商是否受到波及还需要进一步追查。  相似文献   

10.
越南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是东南亚较具实力的国家,同时也是南海争端的重要因素。研究越南武装力量,尤其是海上武装力量,对于全面了解越南的海洋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越南海上警察于1998年正式成立,它加强了越南海上执法,维护了海上安全,是越南海上人民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越南海警的基本情况、职能任务、权限、与其他部门的配合等方面作简要介绍,以期对其海洋战略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受中越北部湾海上划界正式生效以及南海争端日趋白热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南海渔业从传统的北部湾湾口内近海捕捞向北部湾湾口外(主要是"三沙"即中沙、西沙、南沙群岛一带)深海捕捞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与领土安全的重中之重。北海市侨港镇是1979年6月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共同建设的、中国境内最大的越南难民安置点,也是目前我国南海地区渔业生产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在上述转型发展过程中,该镇渔业生产受到了包括渔民整体文化水平急需提高、渔船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渔港建设维护需要整合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的制约。对此,国家应该从推进海洋强国战略有效实施的高度,对当前南海渔业生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南海渔民大规模地从近海向深海捕捞转型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门的调研,并提出应对策略,从而增强南海渔业生产在捍卫国家主权方面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南海风云     
近一段时间,南海问题又抓住了人们的眼球,不仅疆土相邻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向中国叫嚣,甚至还有不相干的国家针对南海问题指手画脚。南海,为何屡起风云? 美丽富饶的南海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位于我国的南部,面积约有356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珊瑚海、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星罗棋布的岛礁、沙洲、礁滩共有270多个,组成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4个群岛。她由西向南、向东依次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毗邻,是我国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国家以及欧洲、非洲等地区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其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其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太平洋。海南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南海区域的主力军,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同时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海南是全国唯一的经济特区省份,管辖着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具备周边省份所不具备的海洋资源优势和背靠大陆、面向东盟与连通海上丝路的区位优势,再加上国际旅游岛建设已形成对外开放的态势,因此,海南应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12)
<正>"丝绸之路"在2000年前贯通,从古老的中华文明,跨越千山万水,穿越亚洲腹地,直达欧洲与非洲。如今,这条被称为人类最伟大道路的沿线再次被唤醒",一带一路"将重新把沿线人民联通"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6,(5)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强调指出,菲方对于南海仲裁案的做法不合法、不守信、不讲理。同时,驳斥了部分大国提出"中方企图南海军事化"的言论,提出"军事化的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的著名论断。由于南海特殊的战略位置,使得南海海域成为诸多大国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台湾地区从马英九上台后便强调其南海主权,且有意推动与大陆的南海开发合作。这给两岸解决争端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虽然两岸合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阻碍,但在南海问题上,两岸的合作既有利于维持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1,(12):47-48
“在中国56个民族之中,高山族是大陆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在台湾当地,这些少数民族则被称为台湾原住民。台湾在古籍中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前334年,越王亡国,越国予孙散居在江南海上。这里所说的江南海上就是指福建沿海、  相似文献   

17.
刘锋 《新东方》2010,(6):20-23
南海背靠中国华南大陆,东临菲律宾群岛,南接大巽它群岛,西邻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是一个由东北朝向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南海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个群岛,共有270多个岛屿和岩礁。  相似文献   

18.
童庆平  洪民富 《传承》2009,(6):138-139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维护我国在南海的权益,必须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南海主权争议正是因为美国基于霸权利益的政治和外交干涉,正在变成东亚区域安全脆弱的根源。虽然美国在嘴上口口声声地说是为了维护南海的"航行自由",但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担心中国海军力量的崛起。围绕着南海岛屿的主权争议,一直以来都是东亚区域安全与合作的难言之痛。不仅是中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之间,即便是东盟国家内部,例如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之间也存在南海岛屿的主权争议。解决这些争议,不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7月引言1.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面,通过狭窄的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个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半闭海。南海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东临菲律宾群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2.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这些群岛分别由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岛、礁、滩、沙等组成。其中,南沙群岛的岛礁最多,范围最广。3.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