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晟  覃敏珍 《人权》2011,(1):13-18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人权保障事业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与此同时,也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保障。具体而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权保障事业呈现出以下趋向:人权保障位阶从法律保障提升到宪法保障,人权保障内容从社会权保障复归到自由权保障,人权保障方式从国内保障延伸到国际保障,人权保障密度从形式保障拓展到实质保障,人权保障主体从集体保障回归到个体保障。  相似文献   

2.
陈伟 《求索》2010,(3):109-111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日趋开放及文明的勃兴,道德个体自由之选择度也得以广泛扩张,然而道德自由度的过度膨胀将会造成道德责任的缺失和道德权威的丧失。从古希腊的“努斯精神”到文艺复兴的“天赋观念”、卢梭的“人生而自由,道德无不被缚”于“枷锁”之中。也就是说,现实之道德自由是有边界的。这种边界就是道德责任,它构筑了道德自由的理性维度。惟有把握道德自由与道德责任这一孪生性维度,方可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曹胜高 《长白学刊》2012,(1):146-148
当前的道德困境,使得我们有必要反思文化的社会属性:我们习惯强调群体的文化共识而忽略了个体的文化自律,使得道德建设无法做到知行合一;习惯强调文化自上而下的教化而忽略了作为个体的自化,使得流于空洞说教缺少自我省思;习惯强调"以吏为师"而忽略了"里仁为美",即不能从理论宣示达成风俗之美。未来的文化建设,需要注意处理好上述三个关系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固有的和谐精神,与源远流长的西方人权文明传统相互交融、化合,将把人权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和谐权本位时代。和谐内含着人身与人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重要素。在此意义上,和谐社会中人们对人权的诉求就具有与前三代人权迥然不同的视野与境界。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至今的人权运动史,可以分为自由权本位的人权、生存权本位的人权和发展权本位的人权三个历史阶段。自由权本位的人权,意欲造就自由的政治制度,但忽略了人与人事实上的不平等;生存权本位的人权,意欲造就平等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但可能导致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权略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保障权经历了由“恩惠”到“权利”的演变。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基本的、独立的人权,它是人类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生存和人格尊严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正义,也得到了一系列国际人权条约的确认。社会保障权还是现代社会的公民基本权利,从形式上看,许多国家都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将社会保障权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从实质上说,社会保障权具有公民基本权利的五个法律特征:对人的不可或缺性、不可取代性、不可转让性、稳定性和母体性。  相似文献   

6.
王彬  褚晓琳 《桂海论丛》2004,20(5):62-65
米尔恩人权哲学通过对先验人权观的批判,以低度道德作为其权利体系的理论起点,这有利于消除人权国际保护中的政治化趋向;低限人权概念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内核,它在人权国际立法中具有可操作性,使人权国际保护从理论必然性走向了现实可能性;普遍人权命题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诉求,普遍人权命题意味着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和人权标准的普遍性,并调和了不同人权价值的对立,从而为人权国际保护的对话提供了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7.
在人权发展史上,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之分。启蒙运动所提出的以个人自由和财产权为核心的自然权利,即"第一代人权"概念,属于消极权利。第二代人权是二战后西方国家承认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人们又称第二代人权为积极权利。第二代人权包括:社会安全的权利、工作权和休息权、受教育的权利、生活保障的权利、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等。住房权作为第二代人权被国际公约提出后,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和立法保障,成为政府的法定义务。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市场化的过度推进,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保障严重缺位,故应该加强对住房权的重视和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人学与现代西文人学的分水岭郭文祥西方人学,从文艺复兴开始讲了二百年的人性,转入近代后又讲了二百年的人权。这两个时代,人学思潮基本上是沿着同一条河床流动的,那就是理性主义人学。到了19世纪下半叶,黑格尔之后,人学开始分流。在德国,理性人学经过...  相似文献   

9.
●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危机呼唤人本主义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一场新的文艺复兴已躁动于时代的母腹,呼之欲出●中欧应该携手,促进新的"文艺复兴"。新的文艺复兴要把过度膨胀的人还原为一个和谐的人,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新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0.
集体劳动权是现代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权的基础。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资矛盾的逐渐显露和现有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滞后,使加强集体劳动权的立法成为必要。应当从完善工会权立法、制定集体合同法、加强参与民主管理权的法制化以及加强集体劳动权的司法保护等方面加强集体劳动权的立法。  相似文献   

11.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应采取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融合教育,将传统道德中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充实和丰富到现代道德教育中去,从而实现"古"与"今"的融合、贯通。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主宰下的现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过度保护了其强国优势和跨国巨头的垄断利益,严重扼杀了发展中国家和后起竞争者的发展与创新权利,偏离了普遍的人权诉求,侵害了普遍人权。"微软黑屏"等行径给当前"网络法治"的构建,以及"人权保护"的进步带来极大危害和冲击。因而,应在法治框架内制定新的法律规则,正确处理知识产权拥有者个体利益与全人类集体利益的关系,强调对普通消费者负一定的宽容义务,同时,保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公有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中都有关于自由、民主和人权的自觉意识和观念形态,都并存有绝对自由和相对自由两种传统观念:以亚里士多德、老子为代表的绝对自由观念和以毕达哥拉斯、西塞罗、洛克、孔子为代表的相对自由观念;都有关于民为国本和执政为民的政治思想。在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观念是一种国家政体观念,中国共产党的民主观念是一种国家治理观念;都把人权理解为与生俱来的东西,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生存权,西方近现代文化则强调人的自由权。生存权可理解为"天赋人权",自由则不能简单纳入"天赋人权"范畴。人权是一种自然历史权利,在现实性上就是人的劳动权利。在知识经济时代,建立一种人人共享信息资源的社会制度,是人权赖以充分实现的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由整体、美德到个体、功利的变迁,这种变迁的动因在于社会生活背景的变化和人的地位、生活目的的转变,并且表现出了"物化"、非道德化和过度的个体功利主义等偏颇性.从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性事实和现代化转型的社会需要等角度看,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取向的应然抉择是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美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性的人权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的人权道德是对个体独立性的尊重,个体在性方面的表现或选择归根到底是一种“权利”。传统性道德在国家(社会)权力、完整人格层面解读“性”,蒸发了个体性权利。近30年来。随着社会的整体变迁,中国人主宰自己摸索出情感方面的人权道德,表现出对个体权利的逐渐回归。从行为主体的角度来说,性的人权道德应该是以自已的权利为前进动力,以对方的同等同样的权利为前提,以不侵犯所有相关者的个人权利为界限.以爱情为主导去从事一切性方面的活动。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如果双方之间或者双方与其他人之间发生了权利方面的冲突,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寻找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中间界线,达到“没有受害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生活的时代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过渡的早期阶段,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梁启超感受到了中国固有道德面临的危机,第一次公开明确地提出了"道德革命"的口号,他的"道德革命"思想带有强烈的现代性特征。今日中国仍处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现代性促进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伦理道德的危机与困境。梁启超关于"道德革命"和道德重建的思考,对于深处现代性道德危机中的中国人重建道德秩序和道德信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记者:郑先生,您能否简要地谈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际人权思潮的关系问题? 郑杭生(以下简称郑):当代国际人权思潮,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涉及社会与权利的关系问题.看待这个问题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的下述思想:"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05页)这一点从以"权"为中心的人权的内涵的发展--从第一代人权概念到第三代人权概念中,可以明显看到.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客体关系的建构,道德有三种样态为学者所公认,分别为人的个体道德、行政主体的政治道德和公众的社会公德。在道德实践的真实场景中,道德的三重样态是不断变化、生成的动态系统,具有其内在张力,在交互作用中呈现出个体道德的"个体之利"与社会公德的"社群之善",行政主体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公众的"外在评价",个体道德的"自由意志"与政治道德的"强制规范"的矛盾关系。构建道德三重样态交互重组、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道德动态图景是调适道德三重样态内在张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20)
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到二、三产业就业,相当一部分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经营,承包主体与经营主体分离。顺应这样一个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和农户保留承包权,愿意流转经营权的需要,国家开始实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实行"三权分置",在保护农户承包权益的基础上,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土地经营权流转直接促进了农业实现  相似文献   

20.
陈佑武 《求索》2010,(8):109-110,123
人的主体性意识与主体间性意识在西方自然法的历史演进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铸就了古典人权理论的精神内核。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孕育与发展则为古典人权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使得古典人权理论成为体系化的思想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