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核心提示:甲午战争爆发1 20周年的时候,中日关系正经历着建交40年后的一次令人痛苦的倒退,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深总结。今年是甲午马年,正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打下的烙印,难以磨灭。不幸的是,当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时候,中日关系正经历着建交40年后的一次令人痛苦的倒退。个中因缘,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深总结。痛定思痛,应对120年前的甲午战争历史作出检讨,算作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4)
<正>《甲午史鉴》是大陆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史鉴"即"镜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长期关注两岸关系的我,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届满两甲子之际看到该片,感触良多。在卷帙浩繁的历史背景下,"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事件,看到该事件的前因后果,甚至一个国家民族数百年的兴衰。从这个意义来看,"甲午"绝不仅是一场记忆中的战争和一次简单的纪年。  相似文献   

3.
2014年,按照中国天干地支的记法是甲午年。一提到甲午,国人自然会想到120年前中日之间发生的那场激烈而又悲壮的战争。120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忘记过这场战争。在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这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  相似文献   

4.
百年之后祭甲午黎巩之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到现在整整一百年了。在这一百年的前五十年中,日本发动过两次侵华战争。第一次是甲午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日本胜利,中国惨败;第二次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开始的更大规模的武装侵...  相似文献   

5.
曾龙 《统一论坛》2014,(2):66-68
公元1894年,是清光绪二十年,中国干支纪年里的甲午年。在这一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署而告终。日本凭借巨额的战争赔款和殖民掠夺,全面走向军国主义道路。清政府中兴梦碎、积重难返,泱泱中华就此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痛失宝岛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相似文献   

6.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历史的重要转折。从世界史视域下,甲午战争的性质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野蛮入侵;战争的过程是对两国现代化程度以及国家组织的全面考验;战争的结果则意味着东亚国际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而中国长久以来的封闭状态,造成其对工业革命的准备不足、接受不充分,以及中国在近代国际政治领域的幼稚性,是甲午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政客,围绕着战争的责任问题著书立说,企图论证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完全符合国际法”,其中不乏顶尖的国际法专门学者出场,迄今仍噪音不绝于耳。但中国作为被侵略的当事国受害者,多年来,还没有一部专著站出来澄清事实、辨明是非,拆穿这种歪曲国际法的伪道学,令人遗憾。戚其章先生的新著《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一书(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以国际公法为准绳,把法理研究与历史考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次把争论百年的甲午战争责任问题,放在国际法的平…  相似文献   

8.
甲午忠烈谱     
《春秋》1994,(3)
1894年8月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帝爱国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甲午战争虽然由于清王朝的腐朽无能而失败,但广大爱国将士和无数中华儿女,却在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主权的战斗中,奋勇杀敌,血染疆场,谱写下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今年是甲午战争100周年,谨  相似文献   

9.
<正>甲午战争按照国际惯例,被称为"清日战争"。宗泽亚在其撰写的并作《清日战争》中指出,甲午战争是新兴的日本为挑战东亚旧秩序而发起的一场战争。所以,甲午战争的胜利是日本在近代史上崛起的一个"地标",而明治日本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正是这种崛起最直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但也是日俄战争110周年。前者是日本一家侵华,后者是日俄为了东亚霸权大打出手,把中国东北作为战场,而中国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把国土让给日俄作为战场,其民族耻辱远胜甲午战争。那场战争的结局是俄国战败,将中国东北的殖民霸权让给日本。沙俄帝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耻辱,直到1945年通过在最后一刻加入对日战争才报了一箭之仇,通过另一个不平等条约夺回了40年前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权益。  相似文献   

11.
甲午一百年祭俸春华一百年前的今天,是中华民族遭受外辱、被帝国主义列强讹作、欺凌、掠夺的日子。中日甲午战争,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之一。这次战争发生在1894年的下半年,至今正好一百周年。清王朝建立以后,经康熙、雍正、乾隆的极盛时期,由于皇帝为...  相似文献   

12.
甲午百年祭     
《春秋》1994,(3)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过去整百年了。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早就站起来了。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决战争带来的灾难。它像一面镜子,为前进的中国提供历史的借鉴。一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它对前30年中国近代化运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甲午战争一百周年,各种史论文章见于报刊。搞定思痛,字里行间,奋发之心勃然。 然而,这种勃然的深度与广度若何,却令人深思。1994年8月24日《人民日报》转引《水兵》杂志的一则报道说,前不久,三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北京街头进行了一次“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的特殊采访,结果发现有的人对甲午战争一无所知。一位某地汉子竟愣愣地反问道:“甲午是个啥?现在都兴公历了,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年的日子。6月28日,著名书法家、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张飙撰并书《甲午一百二十年祭》书法展览在京举办。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裔炯代表中央统战部参观展览,副部长林智敏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5.
联文 《台声》1994,(12)
如果我们不向历史学习,我们就将被迫重演历史.——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时光荏苒,逝者如斯.甲午战争距离我们已经整整100年了.100年后的今天,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该以怎样的方式祭奠那悲壮与耻辱交织的历史?又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研读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往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几个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名为“甲午百年看海防”的纪念活动,邀请了海峡两岸研究甲午战争的专家学者、甲午海战爱国将领的后裔及其他有关人士三十余人,到甲午战争的发生地威海、大连、旅顺等地参观访问,踏访甲午战争的遗址,凭吊爱国将领的忠魂.  相似文献   

16.
1894年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进而确认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对"体—用"关系认知指导思想的破产,也对战后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史鉴的功能也正在于此。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认真反思甲午战争爆发及战败之原因,对理解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意义尤殊。本栏约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甲午战争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相似文献   

17.
1894年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进而确认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对"体—用"关系认知指导思想的破产,也对战后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史鉴的功能也正在于此。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认真反思甲午战争爆发及战败之原因,对理解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意义尤殊。本栏约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甲午战争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相似文献   

18.
1894年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进而确认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对"体—用"关系认知指导思想的破产,也对战后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史鉴的功能也正在于此。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认真反思甲午战争爆发及战败之原因,对理解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意义尤殊。本栏约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甲午战争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相似文献   

19.
1894年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进而确认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对"体—用"关系认知指导思想的破产,也对战后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史鉴的功能也正在于此。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认真反思甲午战争爆发及战败之原因,对理解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意义尤殊。本栏约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甲午战争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相似文献   

20.
两次中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赵颂尧近代以来,日本先后两次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一次是1894年的甲午战争,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在中国即为抗日战争)。100年前,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50年前,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