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欢 《理论建设》2022,(6):39-45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与优良传统,是党带领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历史经验,也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立足新时代,系统审视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现实转化,要瞄准时代定位,把握其内在规定性与运行逻辑,打好“组合拳”,即以自我革命的意志落实管党治党、以自我革命的胆魄强化党的建设、以自我革命的方式开展反腐败斗争、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践行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2.
艾国  王雪梅 《唯实》2004,2(2):13-17
精英与大众观念的演变虽然最终会有大致相同的结果,但却常常展示出不同的进程.制度的变迁往往以精英观念的转变为前提,而制度的运行却有赖于大众观念的更新.观念演变有其自身的逻辑,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都无法彻底背离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鉴于脱离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制度创新往往难以为继,因此,制度设计者们应着重在传统中寻找创新的基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新时代进一步坚持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源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忧患、自省、革新的思想。历史逻辑蕴藏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中。实践逻辑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是自我革命的力量来源,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自我革命的重要目标,自我革命是引领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将“三个务必”作为自我革命的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共产党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自我更新、自我创新,践行"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品质和属性的历程。这一历程有着独特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与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突出体现了科学性效度和人民性旨趣,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五大子体系的理论注解未能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国特色,也未能完整描述法治体系逻辑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耦合性内在机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属于"2+3"逻辑结构:法律规范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是静态意义上的两个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和法治保障体系是动态意义上的三个运行体系。规范体系和运行体系之间存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相互衔接的内在耦合性。"2+3"法治体系逻辑结构是中国特色的党政融合政治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法律和党规一体化制定、实施的实践为内在机理提供了政治事实验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自我革命具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首先自我革命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其次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再次自我革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自我革命是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有力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有效路径,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命力的力量之基。推进自我革命进而实现长期执政的逻辑进路在于:从意识自觉上,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省的修养方式;从自我革命主体上,需要培养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从自我革命的对象上,需要客观认识并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短板和问题。自我革命贯穿于党的建设过程的始终,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我革命是党经过不懈努力,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以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有着鲜明的生成理路和运行逻辑,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其理论逻辑由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无产阶级革命史观及人民的立场方位所决定,历史逻辑由我国政权更迭、国际共产主义曲折发展及百年管党治党历史经验的凝结所构成,实践逻辑由解决党内问题的重要方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及深入推进社会革命的需要所彰显。分析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的三重逻辑,对深刻把握自我革命的内涵价值,全面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龚培河 《求实》2016,(1):28-34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思想认识领域到社会实践领域就变成了由"四个全面"相互协调、有机整合的动态系统,这不是一个物态化的事物,纯粹属于实践活动性质的事物,其内在逻辑就是贯穿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各种矛盾关系的反映。共时态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矛盾,历时态分析贯穿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积极的自我否定和消极的自我否定,全景视角下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特征,这就为共景视角下分析其实践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遵循:以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抓手、阻力-压力-动力转化、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协调性与全面性辩证统一、党员身先示范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精英俘获与基层治理:基于我国中部某村的实证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祖佩  曹晋 《探索》2012,(5):187-192
后税费时期,以村干部为代表的体制性精英、以乡村混混为代表的社会精英以及以私营业主为代表的经济精英形成利益联盟,共同垄断资源下乡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村庄公共利益空间,形成固化的村庄权力结构。利益分配结构以及合法性排斥结构。文章借用发展社会学中的概念,将这种后税费时期基层治理生态称为"精英俘获",并试图放在后税费时期的基层治理机制中理解精英俘获得以出现的内在逻辑。精英俘获极大削弱了后税费时期资源下乡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16,(5)
村庄精英结构是理解村庄治理逻辑的深层基础。基于村庄的分化程度和利益密度等两个变量的配置,形成了制度化整合型、竞争性分裂型、原子化分散型和结构性均衡型等四种精英结构类型。以精英结构为基础发育形成了村庄治理结构,二者呈现出不同的关系模式,蕴含着不同的村治动力,从而塑造并形成了规范型、压制型、策略型和简约型等四种村庄治理模式。精英结构在兼顾村庄结构变量的同时也吸收了微观层面的精英动力学因素,从而构成了外部结构规定性与精英个体能动性之间交互与融合的平台,弥合了二者的断裂。以精英结构为基础可建构一套理解村治逻辑的中层理论,深化基层治理视域中的精英研究。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新时代政德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二者具有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的一致性。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纪律建设能够维护和深化政德建设内容,增强政德建设的实效性。纪律建设和政德建设一体推进有机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有助于在全社会构建良好道德环境,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保障权力运行符合人民需要。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人们多关注于外部条件的改善而忽略其内在自我的发展。本文借鉴"自我更新"教师发展理念,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作用、职业困惑与倦怠、职业发展与提升等方面探讨自我更新意识和能力对辅导员职业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变与常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是一汪清泉,流动是它的常态.若停滞了,就会变成一汪死水.“变”是一种自我更新,就像年年春天,树木会长出新叶.自我更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吸纳新的知识新的思想的过程.一个人是否有活力,不仅要看他外在的精力,更要看他内在的思想.而思想的活力,离不开“变”,离不开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4.
实行精英主义是"新加坡之谜"的关键所在。精英主义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判断谁是精英。在新加坡获得精英身份的途径就是由资深精英予以认可。李光耀认为,政治精英主要包含了"品性"、"动机"、"人格"和"意识"等内在要素。这些内在之物需要通过对善治有共同信念、价值观的精英之间的持续对话才能深入了解和把握。人民行动党已经形成了一套运作有效的精英选拔制度,其核心精神就是对话,这一角度有助于重新认识"新加坡之谜"。  相似文献   

15.
王小鹏 《探索》2022,(3):95-107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要依靠“自我”而非外力进行党的建设?这一问题背后隐含着党的建设的独特逻辑和内在规律。从政党类型学的视角出发,提出马克思主义内力塑造型政党的概念和分析范式,有助于在解答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揭示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机制问题。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生成与作用彰显、政党引领型国家的生长发展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运行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未来逻辑决定中国共产党是内力塑造型政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修正错误、保持肌体健康分别为内力塑造型政党提供了精神动因、价值动因和现实动因。引领机制—回应机制—执行机制—保障机制构建起党自我革命以内为主、内外联动的动力体系,形成内力塑造型政党动力机制的完整实践图式,系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外在环境以及与人民互动中进行自我革命性锻造的动态过程。新的百年,百年大党要以“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实践自觉与政治自觉,塑造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引领共产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代议制的建构是政治精英基于救亡图存的目的所主导的制度移植。对于清末民初时期的政治精英而言,既希望代议制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政治权威,而且还能够满足政治利益偏好的实现。然而由于现代工业尚未形成,其从事政治活动并不是出于阶级利益诉求,这就难免会使各政治主体围绕国家政权的权力博弈关系脱离现实经济利益的制约,从而使制度的内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当代议制的运行规则无助于其实现政治目标的时侯,往往会放弃代议制的运作逻辑,转而走向通过军事斗争垄断权力的政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的客观要求,保持先进性、战斗力的必然路径,是党进行政治建设、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必然举措,自我革命是贯通党的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党面临社会复杂条件的必然选择,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指向。坚持自我革命的正确方向、坚持自我革命的价值导向,坚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是自我革命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维度,《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文本变迁反映着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历史逻辑演进规律,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反映理论创新与价值实现的必然要求、历史发展与现实实践的客观需要、政治生活与政治生态的内在诉求。党的政治建设理论阐释与现实实践,深刻体现出党的问题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对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自我净化进程、改进自我纠错机制、主动提高自我革新能力具有深刻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我革命视野,科学认知依规治党的内在机理,深入洞察依规治党的推进规律,对于以党的治理法治化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法治化引领中国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自我革命视野下依规治党的多维逻辑表现为时代逻辑:应对新的执政环境下党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的必然要求;问题逻辑: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现实逻辑:引领法治建设和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历史逻辑:国内外政党管党治党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实践逻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从严治党法治进路的科学谋划。  相似文献   

20.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是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产生背景、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对于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党的理论、把握党的执政理念及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