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州》2014,(4)
<正>8月10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契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赤峰市召开,契丹文化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研讨会由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学院、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赤峰契丹辽文化研究会主办,赤峰市敖汉旗人民政府承办。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长、辽金史专家宋德金等近百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围绕《敖汉旗在契丹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契丹学理论问题初探》、《近八十年来契丹大字研究综述》等学术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2.
《松州》2015,(6)
契丹辽文化是赤峰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具有重要的地区发展意义。通过对赤峰地区契丹辽文化遗存的系统调查,并结合文献记载,掌握了赤峰地区契丹辽文化遗存的全貌。在此基础上,将契丹辽文化遗存结合旅游规划、大遗址保护、文化产业开发等内容进行分类,并科学规划设计,如建设遗址公园、开发"契丹之旅"旅游线路、契丹辽文化特色经济开发区等,使历史文化资源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松州》2014,(2)
<正>任爱君,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6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为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赤峰学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历史学教授、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理事、赤峰市契丹辽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内蒙古草原文化学会副秘书长赤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兼职副主席、中国蒙古史学会常务理事。赤峰学院文物与博  相似文献   

4.
一、觅寻契丹人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战国、东汉时的东胡,西汉魏晋南北朝的乌桓、鲜卑都与契丹族有渊源关系.契丹族与中原王朝的交往,最早见于《魏书》北魏太祖登国三年(公元388年),直到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建立奴隶制政权,经历了500年时间.阿保机即位后,建立“神册”,立长子倍为皇太子,建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国号为契丹;947年改称辽,983年又复称契丹,直到公元1066年再改称辽;共传位九代,于公元1125年,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所俘为止,共统治210年.后来,耶律大石远走西域,建立辽朝,史称西辽.到公元1218年,西辽又被蒙古军所灭,从阿保机到西辽亡国,共有302年历史,自此辽国即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5.
《松州》2015,(1)
<正>巴林左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这里有契丹王朝的皇都——辽上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及四代先人的诞生地,是契丹辽文化的发源地和发祥地。契丹民族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舞台的姣姣者,和唐末的五代及北宋处于同一时期,与北宋形成中国的第二个南北朝时期。契丹民族纵横欧亚草原地带,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巴林左旗辽文化资源富集,现境内发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址遗迹819处,有700余处就是辽代遗址遗迹。其中  相似文献   

6.
《松州》2016,(3)
正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刊发的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孙国军教授撰写的《契丹历史文化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一文,分别入选2016年11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栏目和2016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学术述评"栏目。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契丹历史文化研究的现状,从研究队伍的壮大和学术活动的繁荣、视野的开阔和内容的创新、资料上的突破和方法上的多元、契丹文化应用开发研究方兴  相似文献   

7.
《松州》2014,(4)
辽代马盂山得名于辽代习见的生活器皿马盂;又有永安山、明安山、马云山等别名。马盂山是分散的个体的,喀喇沁旗宁城县平泉县都有自己的马盂山。马盂山又是一个整体,是今日的大兴安岭南麓之七老图山脉。马盂山是土河、三肤河、阴凉河的发源地。喀喇沁旗、宁城县、平泉县同属马盂山覆盖范围的一部分;马盂山(永安山、明安山)在契丹民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是契丹民族的发源地,又是契丹社会上层人物的归宿地。更重要的曾经是契丹时辽朝四时捺钵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8.
李秀 《前沿》2009,(7):188-190
辽代契丹贵族女性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整个封建妇女史上是相对少见的。这主要是契丹民族传统习俗并口当时政权统治的需要,同时也是契丹贵族女性自身适应时代需要不断努力的结果。本文从契丹贵族女性积极参与政治、军事两方面活动,充分展现这些优秀女性的社会价值与理想抱负。  相似文献   

9.
辽代图籍编修以南面官系统下的国史院、起居舍人院、中书舍人院、日历所为主,而北面官系统的大林牙院也似有一定的著述职能。刻印、抄录图书则由印经院等专门机构完成。图书主要见藏于法务库等专门储库,而其它文翰机构也偶有图书收藏。官修图书之外,辽代私人著述同样丰富,且多见刊刻。辽版书籍装帧一方面继承了唐五代以来的刻书方式,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宋版图书的刊刻技法,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契丹民族特色。在书籍传播与流通方面,辽国采取了因地、因时而异的管治策略,对契丹文化的延续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南苑辽地金位作时于为期北射游京猎牧城之政南地。权郊,辽已早代将在时此为契丹贵族春季"捺钵"重要地点,金代曾建有建春宫。元代南苑地区下马飞放泊成为大都城南皇家苑囿。明王朝建立以后继承了这一格局,并在永乐十二年(1414年)对下马飞放泊进行扩展,四周筑起围墙,并修筑了东、西、南、北四红门,将这一皇家苑囿命名"南海子"。清代南苑进行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9,(2):82-85
听评书《杨家将》长大的一代人,对大辽国的耶律阿保机、萧太后已是耳熟能详。这个印象中充满生机、横扫中原的边陲民族,却实实在在留下了许多不亚于唐宋文明的遗迹。闻名于世的山西应县木塔,孤傲挺立于中原文明的腹地;北京两二环路边上的辽天宁寺塔,隐于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建筑中风骨依旧;京城西郊阳台山东麓的大觉寺,在沉寂的山野中任由岁月砥砺。契丹,这个曾统治中国北方210余年的草原民族所建立的大辽王朝曾与北宋.西夏鼎足而立。随着时光的流逝,千余年之前的契丹王朝对今人而言已显得如此遥远、陌生甚至神秘。这个民族从何而来,又如何神秘消失?  相似文献   

12.
《松州》2015,(6)
<正>依据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赤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和奖励工作的通知》(赤政字[2011]14号)精神,赤峰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在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经过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认真组织,公正、公开、公平、严格评选,共评出获奖成果58项。市政府决定,授予刘喜民的《契丹大辽九帝》等2项成果为荣誉奖,授予都玉茹的《回到常识探寻课堂教学之真》等5项成果为一等奖,授予刘喜民、刘浩然的《走进千年辽上京》等15项成果为二等奖,授予勒堂的《宁城铢铢  相似文献   

13.
《松州》2014,(4)
<正>6月15日上午,由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赤峰契丹辽文化研究会、赤峰收藏家协会与龙乡印馆联合举办的"中国印、中国信——印文化进校园"科普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崇文楼前举行。赤峰市社科联副主席张立平,赤峰收藏家协会会长、龙乡博物馆馆长臧洪贵出席启动仪式,我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学生工作处部分科室负责人和历史文化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老师及各二级学院百余名学生参加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4.
一部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力作──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方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邓力群任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序卷》出版了。这是落实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要...  相似文献   

15.
宛平是历史上顺天府的两京县之一,于辽代建县,长期治理京城西部. 宛平县制沿革 宛平县制的初建与北京城的发展密切相关.隋唐以前,宛平县为古代幽蓟地区.宛平之名始于辽,取自东汉末年刘熙所作《释名》,"燕,宛也,宛然以平之义".契丹得到幽云十六州后,将幽州升为五京之一的南京,又称燕京,作为陪都,并设置南京道、幽都府.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幽都府为析津府,改蓟北县为析津县,即后来的大兴县,改幽都县为宛平县,宛平县建制于辽,见证着北京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丽霞  张景明 《思想战线》2003,29(4):114-118
契丹族是辽代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其族源由古代鲜卑的一支演变而来。辽国政权建立后,随着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民族融和等因素的影响,契丹族人口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形成了其人口构成、密度、素质、增长速度、分布状况等方面的特点,他们对中国北部边疆的开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的对契丹、女真民族文化及传世文献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更新拓展文献观念,确立大文献观,从而扩展相关的搜集范围,增加文献搜集整理的途径和层面,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契丹、女真传世文献资料体系,为进一步的深入和拓展研究提供依据,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对契丹、女真传世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也是对契丹族和女真族生活状貌、民族风俗、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定整理与研究,同时还有助于对相应历史时代的还原和追溯,有助于更加直观和客观地了解辽、金两朝社会生活的客观景象、物质文化状况及政治经济状貌等。  相似文献   

18.
《松州》2017,(2)
<正>任爱君教授,中共党员,1962年6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200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契丹辽文化研究院院长、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1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第六届名师奖获得者、2014年赤峰市人才培带人,享受"玉龙人才"称号、草原英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12]67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台经济合作的意见》(辽政发[2012]24号)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进一步深化对台经济合作主要任务分解表》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台资聚辽"攻坚战略是我省规划扩大利用台资布局和推进全省对台经济合作,加  相似文献   

20.
孙国学 《前沿》2009,(11):110-113
契丹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辽文化内涵丰富,特色突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赤峰有着极为丰厚的辽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旅游发展的瓶颈。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资源的全方位整合,统筹规划,系统开发,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同步推进,整体打造辽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