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锦芳  吴怡 《求索》2012,(6):60-62
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与社会形态的现代进程一致的,文学作为一定时期内的思想启蒙,其体现的是文学的现代性质和现代性精神,这种精神多向的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包括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手法、文学观念在内,这正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性的一种表现。所以,本文写作选取"现代性"这个理论,以此作为一个基本思考和阐释的角度,考察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创作在审美理念层面的内容,进而说明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现代性的价值体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虽是一个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四个方面"断裂问题"的思考,从该"二重性"中归纳出现代性的"同一性"即时代精神、理性精神、主体精神、发展精神,并尝试性地揭示现代性该四个主题精神的最初意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下发生的"演变",从而关注现代性的"同一性"与加深对现代性"二重性"的理解和认识,给予现代性本质的一种澄明。  相似文献   

3.
乡愁乌托邦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基于对中国审美现代性和中国经验的考察与把握,同时也结合对中国悲剧美学精神的理解而形成。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与实践,它一方面从过去探寻那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被破坏了的、但仍具有合理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它又能够在多重文化叠合的当代语境中酝酿属于未来的力量。乡愁乌托邦与红色乌托邦是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两个关键内核,它们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几乎同时产生,二者互相叠合构成了一个双螺旋结构,蕴藉着巨大的、充满着内在张力的情感空间。乡愁乌托邦规定了审美现代性的“中国性”,红色乌托邦规定着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社会主义目标,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中国审美现代性之路才能够基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当代语境通向未来。  相似文献   

4.
闫顺利 《岭南学刊》2007,4(6):90-94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性已经终结,代之而起的是与现代性断裂的后现代性;一种观点认为"后现代死了",根本不存在一个后现代性,所谓后现代性不过是现代性的激进化或现代化的第二波,因此拒绝后现代。无论是现代性主张还是后现代性主张都直指现代社会发展之弊,在解决现代性的重大后果问题上具有异工同曲之妙。他们的争论对于处在一个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背景下的中国发展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现代性的全球化对西方福利国家实践所带来的影响,吉登斯提出了能动性政治观念以应对新的贫困与社会排斥问题,其操作思路主要体现于积极福利与社会投资型国家两个观念中。源于吉登斯对现代性的认识,其能动性政治观念对“福利国家的现代化”持有一种过于乐观的估计,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但它对我们思考国家与公民社会在社会福利发展中的双重性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们何以共同生活——"中国经验"中的"杭州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经验"是"中国经验"中一页亮丽的篇章.杭州以独具特色的城市经营和更新模式,努力与旧式现代性的发展方式分道扬镳,发出了新型现代性的实践先声. "杭州经验"通过社会复合主体这一行动架构,促成了政府与市场、市场与社会、政府与民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以来的90年里,中国的现代性历史经过了三级阶段性部分质变:五四运动集合此前近80年现代性的积极能量,从思想高度解构传统文化.为人民自主革命和制度创新开辟了精神空间;此后直到1979年的60年阃,中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努力突破封建主义传统,同时超越资本主义模式,尝试自主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则针对以往"计划体制"模式,展开了否定之否定阶段的"扬弃"实践,使得中国的现代性在遵循现代化客观规律、契合中国特色中获得科学建构.  相似文献   

8.
李昌修 《湖湘论坛》2004,17(4):44-45
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实践,已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国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在实事求是原则的引导下,建构起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相互贯通的文化意义之系统。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实事求是原则的理论解说和用以改造社会的操作运用,已经积淀为客观化的思想文化观念。而实事求是以其适应中国人思维习惯的传统语言形式,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广为流传的社会语言,有着各种文化含义。当人们说要“实事求是”这一语句时,其包含的意义常常是各不…  相似文献   

9.
张广森 《长白学刊》2006,(2):47-49,96
中国非典型性现代性是在西方现代性催逼之下开始的。由于中国现代性缺乏内在的积极主动性,因此,中国现代性人性矛盾不仅仅是表现为一个精神与肉体相分离的现代性矛盾,而且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消极抗拒西方现代性所导致的性善与非性之恶的矛盾,传统德性人性与西方理性人性的矛盾,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矛盾。如何对待这个人性矛盾,保证中国现代性真正具有“中国印”,是中国现代性哲学担当。  相似文献   

10.
"代汝节"是嘉绒藏人最为重大的年度仪式,其仪式过程与神话意义所显现的"神圣历史",对于嘉绒历史上王权观念之辨析极为关键。这种介于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王权观念恰是藏彝走廊社会人文特质的一种反映,也是地方封建的文化前提和政治结果。其对反思当代西方学界基于神圣王权而衍生出来"绝对主权"之学说,以及基于中国历史现实建构一种更为包容的社会理论,均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1.
门豪 《新东方》2016,(4):53-58
当代中国场域置于全球化和现代性二重架构中,市场机制发生了由外发式"介入"向内生型"嵌入"的推演。他国经验与我国实践均表明社会主体及其心态,由"结构抗拒"到"主体认同"的一般流变;在中西两种话语与历时性比较中,我国地域社会文化复合性、治理情境复杂性之表征逐渐明晰。笔者从四个方面探析了市场机制中公共领域的现代性回应,展望了中国模式的"社会性再造"、社会治理与制度创新等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雅斯贝尔斯立足其存在主义哲学而提出的教育学思想,意在为20世纪因价值虚无主义的威胁而坠入迷途的德国教育指明出路,其核心在于阐明使人达致“真实的存在”所必需的三种教育方法,即:教育者通过启迪受教育者的自由天性,引导其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自由“生成”自我的教育方法;教育者借助艺术、科学、哲学的精神之力“陶冶”受教育者灵魂,唤醒其内在的超越性、提升其精神层次的教育方法;教育者经由与受教育者平等而充满爱意的“交往”,达致双方精神上相互感应、相互映照、相互激荡的教育方法。这套以引导受教育者自我塑造、达致真实“存在”为根本旨归的教育理念,与将受教育者视为规训、强制、训练之客体的传统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的不同,代表了20世纪西方思想界为化解资本主义“现代性之困”、重建人类人文精神家园所做出的一项杰出的智识努力。在教育某种程度上同样面临着人文精神失落的困局、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迫在眉睫的当下中国,深刻领悟这一教育理念的精髓要义、哲学根基和实践旨趣,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康德和福柯先后对"什么是启蒙"这个经典问题所做出的回答,显示了启蒙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启蒙精神也就是批判精神,启蒙不但塑造了现代性,也塑造了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批判的哲学态度和气质,后现代性和现代性一样,都是启蒙精神的时代表征,都揭示了主体的生存态势。  相似文献   

14.
谢玉亮 《前沿》2012,(9):42-44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置于现代性的文化背景下,践行于当代中国人的现代性精神生成。面对当代中国人的多元文化境遇和精神生活的世俗性转向,当今精神家园建构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和乌托邦两个维度。精神家园的建构就在努力寻求理想与现实、神圣与世俗之间平衡的路上。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以民族危机开始,从被迫性接受到植入性嵌合、从外源性输入到内源性生成、从参与性学习到贡献性建构,文化现代性在中国进行了从自发到自觉并全面展开的现代化历史实践,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建立起了本质联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输入性文化变量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时间”和“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话语,不断更新和优化着中国文化和文明秩序,并以其奥趣题旨和宏大论域历史地渗透于中国文化现代性的生成与建构中,中国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性质和言路在寻驿中择定,价值和使命在启蒙中自觉,路径和意义在建构中呈现。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因为日常生活领域是人类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场所,它蕴含着人类价值认同与社会共识建构的深层机制。伴随着现代性文明的出现,日常生活理论逐渐成为当代价值观引导的重要方法论,把青年价值观引导融入日常生活具有根基性、渗透性、稳定性和博弈性。青年价值观引导的日常生活三重向度表现为:青年价值观引导的日常需求向度,解决青年的社会满意度问题;青年价值观引导的日常实践向度,解决青年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问题;青年价值观引导的日常交往向度,解决青年道德精神和理想信念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三十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已经自然延伸至进一步的"社会建设"和"社会认同"建设阶段.这种需要创新精神的"社会建设",将在传统的"国家"和"家乡"观念之间建立和强化一种"中间层面"的公共领域,从而让生活受到经济发展影响的中国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和责任感去参与工作与生活所在地的社会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和推动青年群体关注和介入当代中国内含深广的社会建设事业,可以强化他们的社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他们获得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8.
"空间清洗"总是伴随着一种永恒的时间观念的想象和建构,同时这也是一种永恒的文化形式和社会结构在物质空间中"绘制"(mapped)的过程。"空间清洗"试图"清洗"的是那些与永恒性(eternity)格格不入的各种生活体验、言辞和社会实践。文化亲密性因为"藏匿"着诸多令人尴尬的文化特质,因此也是永恒的时间和文化形式清洗的主要对象。分析文化亲密性在西方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的理论生成过程,同时需要结合具体案例来呈现文化亲密性层面对于空间绘制和清洗所采取的种种"能动性"策略和实践知识。在"空间清洗"这一高度形式化的地貌绘制过程中,应该给那些鲜活的生活方式留下足够的"文化亲密性"空间,因为后者恰恰是在日常生活的"散漫"和"无序"中体验并感知形式和制度的存在,由此产生的忠诚意识开启了地方社会最为重要的民族国家的共同体想象之旅。  相似文献   

19.
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开始了合理化的建构过程,形成了自由、民主与批判等精神传统,并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各个层面。现代大学的精神传统,就来源于启蒙的现代性运动,通过科学、理性与民主的阐释,从而使大学升格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中国大学的启蒙精神,也并不缺乏现代性的积极特质与价值诉求,但随着"现代性"自我建构的深化,却逐渐陷入了一种与"启蒙"背反的困境。在具体的实践语境中,权力、市场和知识勾勒出了中国大学启蒙精神困境的复杂面相。实际上,中国大学精神的现代性危机,也是全球大学"平庸化"的精神症候的折射。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现代性生成的精神积淀和重要内容,公益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社会-他人(含人化自然)-自我"之三维存在中有着重要的生成背景.其中,民间社会自我保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精神缘起的现实动因;利他的价值取向构成公益精神崛起的内在动力;对组织的更高拥有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自我价值的多元赋予与实现为公益精神提供了意义世界的目标指向.这种多维视角中公益精神的生成审视对于现代公民的责任担当与社会和谐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